觀潮 兩個外國美術流派 色彩風景畫 語文試講教案
試講課件篇三:《觀潮》試講教案 下面以《觀潮》的新授部分爲例進行展示:(第一部分導入和第二部分解決生字詞省略。) 3小組合作,感悟壯觀 1.合作學習提示: a.你喜歡文中的那一句,爲什麽?你能把你喜歡的這句話讀的讓你們組内的同學也喜歡上它嗎? b.你在學習中有什麽問題,你們小組是怎樣幫助你解決的? c.通過小組合作,你都學懂了些什麽? 2.組建合作小組 3.組内合作學習(感悟發現法) 4.反饋合作成果,構建全體讀書感悟氛圍。 5.引導小組感悟。 a.朗讀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課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引導發現大潮雄偉壯觀(想象和實踐表演); d.感情朗讀。(引導發現法) 6.聽聽讀讀,發現作者觀潮順序 (1)學習潮來前 a、讀潮來前江面景物的語句,體會大潮來前江面上平靜的美。“橫卧”,運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動的寫出了潮來前江面上的平靜。 b、找出描寫觀潮人群的詞語,及一早到鹽官鎮看潮,體會觀潮人群對大潮急切的期盼。 c、再讀第二段,看圖想象畫面,體會江面的特點及人們此時的心情。 (2)學習潮來時 a、知潮聲: 讀寫潮聲的句子,讀一讀,說說自己的體會。 從“山崩地裂”一詞,你感受到了什麽? 人們的心情怎樣?(由“人聲鼎沸”的喜歡,到“有沸騰起來的”情緒高漲,最後對山崩地裂的驚歎。) b、知潮情: 讀寫大潮樣子語句,讀一讀,說說自己的體會。 播放錢塘秋潮教學課件。 讀出大潮壯觀及喜愛之情。 c、知其序: 作者是按什麽順序寫潮聲、潮形的?(由遠及近)找出空間轉換的詞語。 d、訓練學生說潮聲、潮形,變說邊談感受。 要求學根據按闆書内容,用上空間轉換詞語互相說說,邊年說潮來時的景象邊談感受。 (3)學習潮頭過後 a、學生自讀課文,思考:潮頭過後江面的景象是什麽樣的?你又體會出什麽? b、引導學生通過“霎時”一詞體會出江潮變化之快;從“餘波還在漫天卷地般的湧來”理解出潮頭洶湧,餘威猶在;從“江水已經漲了兩丈來高”體會出大潮之洶湧。 c、有感情的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6.總結全文,體會寫法 (1)、回應開頭,總結闆書:錢塘江大潮爲什麽自古以來被成爲天下奇觀? (2)、作者怎樣将這一天下奇觀,展現給我們的? (作者按時間順序和由遠及近的順序來介紹錢塘江潮,又抓住大潮來時的聲音巨大、浪頭罕見的特點來寫大潮,同時通過人們的反應來襯托大潮之洶湧。) 試講課件篇三:《兩個外國美術流派》試講教案 教學目标 1.知識與技能目标:了解和認識新古典主義畫派和印象主義畫派的基本風格特點,理解他們在造型、用色、用筆等方面的不同之處。 2.過程與方法目标:通過對作品的分析比較,達到能對兩種繪畫風格進行評述,和表達自己見解的目的。 3.情感态度和價值觀目标:擴大藝術欣賞的視野,培養學生發現美、感悟美、創造美的能力,激發懂得藝術、樂于學習藝術知識的熱情。 教學重點:新古典主義畫派與印象主義畫派的基本風格和特點。 教學難點:自主描述兩種藝術風格之間的差異。 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觀察法、讨論法 課型:新授課 課時:第一課時 教具:PPT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拿破侖嗎?生:知道! 師:誰能和老師說下拿破侖的故事呢?生:拿破侖是…… 師:同學們說的都不錯!那麽老師來和大家說一下《拿破侖一世的加冕》的`故事 (學生欣賞作品《拿破侖一世的加冕》,結合講述這幅畫的背景故事引導學生觀察。) 師(總結):在這個時代裏,藝術觀念得以更新改變,風格問題開始出現,沼幸馐兜淖非蟛煌的風格樣式。由此在19世紀歐洲出現了各種不同的美術流派。下面老師帶領大家了解這個時期的兩個流派的基本風格和特點,及其之間的差異。(黑闆闆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大家欣賞19世紀歐洲的倆幅作品安格爾的《布羅格利公主像》和馬奈的《吹笛少年》,仔細觀察二者的區别。 提問:你所看到的兩幅作品在藝術風格上有何不同?分别給你怎樣的感受?(學生回答) 教師歸納:《布羅格利公主像》造型精細,色彩和諧,《吹笛少年》造型具有适度的“寫意性”,色彩關系比較響亮。 指出兩幅畫所代表的畫派――新古典主義畫派與印象主義畫派 1、展示新古典主義達維特作品《拿破侖一世的加冕》《馬拉之死》,分析這些作品的特點(引導學生從造型、色彩、構圖、主題上去分析) 造型方面:重視素描和輪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其畫風莊嚴、單純、理性。色彩方面:較爲優雅。 構圖方面:強調完整性。 主題方面:多選擇重大曆史或社會題材。 教師引入“新古典主義”的概念――強調古希臘羅馬的市民英雄主義,強調客觀描寫,強調理性和共性。構思明确,宏偉莊嚴。(黑闆闆書新古典主義的主要特征) 2、展示印象主義莫奈的作品《日出 印象》《睡蓮》,引導學生自己用語言描繪這些作品的特點。 引入“印象主義”的概念――内容貼近現實,倡導自然,力圖客觀的描繪視覺現實中的片刻,表現純粹的光的關系。(黑闆闆書印象主義的主要特征) 三、課堂讨論 出示《賀拉斯兄弟的誓言》、《霍松維勒女伯爵》、《紅磨坊街的舞會》、《舞台上的舞女》等作品,引導學生前後四人一組,讨論這些作品分别代表的是什麽藝術流派,每幅作品造型、色彩、構圖、題材方面的特點。 在學生彙報陳述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完善。并請學生說一說,哪個畫派給你印象最深? 四、課堂小結 複習和強化本課的知識點(學生集體讀誦黑闆所寫的倆個畫派的特點),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鼓勵性的評價。 五、作業安排 布置課外任務:19世紀的歐洲除了今天所學的這倆個畫派,還出現了哪些其他的畫派?這些畫派各自都有什麽特點?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有哪些?(激發學生在課下進行探讨的熱情。) 試講課件篇三:《色彩風景畫》試講教案 教學目标 1.知識與技能目标:讓學生初步了解風景畫藝術的特點,風景色彩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對風景畫的欣賞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标:鼓勵學生積極嘗試創作,學會自我表達,自我欣賞,提高創造力。 3.情感态度和價值觀目标:通過對風景畫的學習,激發學生熱愛藝術的情感,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創作。 教學重點:風景的色彩關系與透視規律。 教學難點:風景創作色彩的表達,透視規律的應用,及情感的體現。 教學方法:講授法、觀察法、演示法、練習法 課型:新授課 課時:第一課時 教具:PPT、水粉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身邊有哪些自然風光是你們覺得特别美的,可以用自己的話描繪出來跟老師分享嗎?生:咱們池州的九華天池特别美…… 師:嗯,老師也覺得特别美,那麽大家想用畫筆将這些美麗的風景描繪出來嗎?生:想! 師:那麽老師就帶領大家學習色彩風景的基礎及描繪方法。(闆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1、 色彩基礎知識認識 三原色:紅、黃、藍 三間色:由三原色中某兩種原色混合得橙、紫、綠 複色:原色+間色=複色間色+間色=複色 冷暖色:冷色p暖色是顔色給人的冷暖感覺,是人的心理作用。紅色與藍色是冷暖的兩個極端。 (提問:大家找一找這一課裏面展示的圖片中哪些屬于冷色,哪些屬于暖色?) 同類色:同種顔色加入白或黑得到深淺不同的顔色。 類似色:在色環上相鄰的顔色。 對比色p補色:兩種不同的顔色并置在一起就會産生對比。在色環上處于180°的一對對比色稱絕對對比色也就是補色。例如:黃與紫、藍與橙、紅與綠。 2、色彩的三要素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稱深淺度,是表現色彩層次感的基礎。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區分色彩的主要依據。 純度:就是色彩的飽和度。 3、色彩在繪畫中的運用 (引導學生欣賞教材中莫奈的《草垛系列》油畫) (1)固有色:物體本來固有的顔色,在畫面上一般在物體過渡面上。 (2)光源色:可分爲自然光和人造光 (3)環境色:指物體周圍的顔色,在暗部反映明顯 (4)三者相互關系:光源色越強,固有色越弱;環境色越強,光源色越弱;固有色越強,環境色越弱。 4、風景的透視規律:近大遠小,近實遠虛 5、風景畫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問:風景畫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教師總結:多姿多彩的風景無處不見,但是我們要用我們手中的畫筆來描繪,記錄這美麗的畫面,并且賦予他生命的意義,情感的色彩。 給大家展示下風景畫創作的步驟圖(一邊展示一邊講解,引導學生聯系實際) 風景畫的畫法: ① 構圖:在整個畫面中物體的擺放位置,有中心構圖,三角形構圖,S形構 圖等等。 ② 起稿:在構好圖的基礎上,用熟褐或群青把風景寫生的對象的大體位置,比例 勾畫出來。 ③ 鋪大色調;從寫生對象的主體開始上色,确定畫面的冷暖關系,鋪好大 色調。 ④塑造;開始對主體進行細緻刻畫,在對其次體進行刻畫。 ⑤調整;對畫面進行調整。 三、課堂練習 欣賞學生的優秀作品,學習運用倆種方法進行色彩風景畫創作。 1、擴畫法:通過想象,将風景圖片的某一局部擴展,描繪成一幅完整的風景畫。可改變原圖色彩關系或形式,進行創造性的表現。 2、改畫法:以風景圖片爲素材,經過自己的構思和添加,變成新的畫面。 注意事項:(1)構圖合理 (2)色彩協調豐富(3)想象力豐富 展示學生的作品,鼓勵學生建立美術學習檔案袋,充分肯定學生的創作,畫的好的及時表揚,畫的不好的多加鼓勵。 四、課堂小結 本課介紹了色彩風景畫的方法與步驟,構圖與起稿、鋪大色調、深入刻畫、調整完成,完成表現一幅完整的色彩風景畫。在風景寫生的實踐過程中,隻有通過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探索,我們的繪畫技能技巧才能得到進一步地提高和升華,才能畫出優秀的作品。 大千世界,自然景物蘊藏着無窮無盡的美,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觀察力,加深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還有助于培養審美能力,激發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五、作業安排 運用寫生法進行色彩風景畫創作:課後學生觀察生活周圍的風景,利用周末閑暇時間進行色彩風景寫生。 注意事項:注意安全,注意保護環境,最好可以結伴成群出去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