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 洛可可藝術特點和代表人物!
洛可可建築風格的特點是:室内應用明快的色彩和纖巧的裝飾,家具也非常精緻而偏于繁瑣,不像巴洛克風格那樣色彩強烈,裝飾濃豔。德國南部和奧地利洛可可建築的内部空間顯得非常複雜。洛可可裝飾的特點是:細膩柔媚,常常采用不對稱手法,喜歡用弧線和 S形線,尤其愛用貝殼、旋渦、山石作爲裝飾題材,卷草舒花,纏綿盤曲,連成一體。友梁洞天花和牆面有時以弧面相連,轉角處布置壁畫。洛可可風格反映了法國渣亮路易十五時代宮廷貴族的生活趣味,追求纖巧、精美又浮華、繁瑣,别稱爲好枯「路易十五式」,一度風靡歐洲。洛可可風格的裝飾多用自然題材作曲線,如卷渦、波狀和渾圓體;色彩嬌豔、光澤閃爍,象牙白和金黃是其流行色;經常使用玻璃鏡、水晶燈強化效果。
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國的華铎、夏丹〔Chardin〕、布雪〔Boucher〕、福拉哥納爾〔Fragonard〕等 ;意大利的 提也波洛〔Tiepolo〕;英國的霍加斯〔Hogarth〕、雷諾茲〔Reynolds〕、根茲巴洛等。
洛可可藝術代
莫劄特、海頓、伏爾泰、布歇、弗拉戈納爾等。
1、莫劄特
沃爾夫岡·阿瑪多360問答伊斯·莫紮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奧地利薩爾茨堡,古典主義時期奧地利汽衣活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
1劃掉驗飯使急城761年,首次作曲。1762年,莫紮特及姐姐在父親的帶領下,開始去歐洲各無玉壓大爾格點益阿國獻演,并獲得成功。1764年,創作首部交響曲《降E大調第一交響曲》。
1772年,16歲的莫紮特被任命爲薩爾茨堡宮廷樂師,結束了長期的旅行演奏生活。1781年,脫離對雇主的依賴,成爲曆史上最早的自由作曲家。1782年,歌劇《後宮誘逃》在維也納首演。
1784年,完成題獻給約瑟夫·海頓的六完資首弦樂四重奏。1786年,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在維也納首演。1787年,被任命爲宮廷作曲家。1791年,歌劇《魔笛》首演;12月5日,莫紮特逝世。
2、海頓
弗朗茨·明支圖三延品微導約瑟夫·海頓(Franz Jo場積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出生術新孔菜派毛員漢根于奧地利南部的羅勞,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奠基人。
海頓是一位多産的作曲家。一生共創作了100餘首交響曲、80餘首弦鎮古統從樂四重奏、30部左右的歌劇,以及彌撒曲和宗城度蒸露論省切教禮儀曲、康塔塔、清唱劇等。
因爲在交響曲和四重奏領域作出的貢獻,獲得“交響曲之父”、“弦樂倒興僅向四重奏之父”的頭銜。同時,因其性情溫厚、熱愛兒童、關心下屬,獲得了“海頓爸爸”的别号。
3、伏爾泰
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法文:François-Marie Arouet,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筆名伏爾泰(法文:Voltaire),18世紀法國啓蒙思想應圍收家、文學家、哲學家才擊僅燈抗衆視卷滿變零。
伏爾泰是十八世紀法國資産階級啓蒙運動的泰鬥,被譽爲“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主張開明的君主政治,強調自由和平等。
代表作《哲學通信》《路易十四時代》《老實人》等。1778年5月30日逝世,享年83歲。
4、布歇
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1703—1770),法國畫家、版畫家和設計師,是一位将洛可可風格發揮到極緻的畫家。曾任法國美術院院長、皇家首席畫師。出版過《千姿百态》畫冊。
5、弗拉戈納爾
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Jean Honore Fragonard,1732—1806),法國洛可可風格畫家。
其代表作品有《秋千》《讀書女談面經直受孩》《闩》《狄德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