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音乐苏联

勋伯格的音乐到底是属于什么主义的?

阿诺尔德勋伯格的音乐属于西方现代主义、表现主义音乐相关介绍:1.表现主义音乐: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出现于德国,特点为直接表现人类的精神与体验,与旧有传统完全相反,它完全无视过去的调性规律,它反对印象主义的客观性,它认为艺术既不应该被“描写”,也不应该被“象征”,而更应该直接表现人类的精神与体验。2.现代主义音乐:泛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以后,直到今天的全部西方专业音乐创作。扩展资料相关背景:阿诺尔德勋伯格从表现主义美学思想中汲取灵感,先后创作了一批无调性作品,成为第一位放弃调性的作曲家。如单人剧《期待》和说白歌唱《月迷彼埃罗》(1912)等。这些作品表现了诸如绝望、恐惧、紧张、痛苦等病态心理或情绪,音乐语言夸张、变形、怪诞。在《月迷的皮埃罗》中,勋伯格还发展了一种介于说话与歌唱之间的说白歌唱。无调性阶段的重要作品还有《五首管弦乐小品》,戏剧配乐《幸运的手》等。1920年以后为十二音技法时期。经过长期的探索,勋伯格在无调性音乐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组织音乐材料的新方法,形成了所谓十二音音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诺尔德·勋伯格


苏联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 Dmitry Dmitrievitch Shostakovitch (1360问答906-1975), 前苏联重要的作曲家。生于彼得堡,十一岁开始创作,十三岁入列宁格勒 音乐学院,1925年以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引起国内外的注目。一生创作体裁广泛,数量极多。1937年首演的《第五交响曲》显露出自己的创作风格:旋律酸剑拔弩张, 节奏繁衍多变,情绪强烈,创造大胆,富有哲理性。他的不少作品带有某些现代派的特征,曾引起争议。 他的主要作品《无致京式列宁格勒交响曲》、清唱剧《森林之歌》、《易北河西岸》等电影配乐、歌剧 《叶卡捷琳娜·伊兹梅洛娃》、舞剧《黄金时代》、声乐套曲《犹太宪木棉善往民间诗歌选》等都影响较大。 尼古拉耶娃(Tatiana Nidolayeva,1924~)前苏联女钢琴家、作曲家。演奏曲目广泛,尤以演奏巴赫作品著称。 齐莫菲耶娃(Lyoubov Timofeyeva,1951~)前苏联女钢琴家。演奏曲目广泛,包括德国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作品和前苏联音乐家作品。演奏不追求强烈的音响,强调真挚纯朴的抒情意境。.阿斯克纳奇(Vadimir Ashdenaz主井曲攻固y,1937一)前苏联钢琴家、指挥家。演奏继承莫斯科学派的传统技法,技巧高超,节保穿数味固所开奏感敏锐。善于表现戏剧性内容。切尔卡斯基(Shura Cherka前sky,1911~)前果突面苏联钢琴家。对浪漫格伯帝心船鸡江乐派的作品有独特爱好,尤擅长演奏柴科夫斯基和李斯特的作品。演奏技千促案配拿纪功际施抗致巧精湛而豪放,具有气韵恢宏的特点。



36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