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繪畫素材分析圖片


名詞解釋:印象派,點彩派

  1、印來自象派,也叫印象主義,19世紀60—90年代在法國興起的畫派。當時因克勞德·莫奈的油畫《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記者嘲諷而得名。1874年第一屆印象派畫展在巴黎卡皮西納大道的一所公寓裏舉辦,有31位印象派畫家參展。在藝術觀點上,印象主義畫家反對當時占正統地位的古典學院派,反對日益落入俗套、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雷态福舉武置繪畫(Romanticism),而是在C.柯羅、巴比松畫派和G.庫爾貝等人的寫實畫風的推動下,吸收荷蘭粉分況動免詩吧、英國、西班牙、日本、中國等國十做哪植助缺助菜露哥家繪畫的營養,同時受現代科學,尤其是光學的啓發,認爲一切色彩皆産生于光,于是他們依據光譜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來調配顔色。由于光是瞬息萬變的,他們認爲隻有捕捉瞬360問答息間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奧妙。因此在繪畫中注重對外光的研究和表現稱村那爾偉,主張到戶外去,在陽光下較輸依據眼睛的觀察和現場的直感作畫,表現物象約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變化。由此印象主義繪畫在陰影的處理上,一反傳統繪畫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印象空要師蘭誰派繪畫用點取代了傳統繪畫簡單的線與面,從而達到傳統繪畫所無法達到的對光的描繪。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地  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2、新印象派,或稱新印象主義是繼印象派之後在法國出現的美術流派。19世紀80年代後年期,一群受到印象主義強烈影響的畫家掀起了一場技法革新架導套玉控孫談銀動序。他們不用輪廓線條劃分皮志古根但而減負首哥才形象,而用點狀的小筆觸,通過合乎科學的光色規律的并置,讓無數小色點在觀者視覺中混合,從而構成色點組成的形象。  新印象派的奠基轉直人之一保羅·西涅克在其著快直南市雙吃故态作《從E•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義》(1899年) 中爲新印象主義下定義說:“他們是自1886年以來發展了分割主義技術的人,分割主義用色彩和色彩進行光的混合,以此來辦表現自己的意圖。”分割主義排建美專從技術的目的,是采用光學原理将純粹的色彩用小紅令試常擴參國點塊的方法,彼此相鄰近地排列在教英含延當親指成明界畫布上,以求得比在畫闆上進行色調混合更高明的亮度。所以新印象派又叫作點彩派。  新印象派的理論主要包括:①色彩的分割理論,校少及分割法。②主張色彩、線的表現性與情感的特質相結合。新印象主義既是印象主義的某些技的先的載甲推作似舊染法和科學實踐相結合的産物,同時也是印象派(憑直覺、憑經驗的寫實主義)向古典主義(重法則、重理論、重秩序)的轉化。 代表人物有喬治·修拉、保羅·西涅克、卡米爾·畢沙羅、M. 呂斯、H.-E. 克羅斯等。  新印象主義的倡導者是喬治·修拉,代表作是《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1884–1885),把他開創的理論加以發揚的畫家是保羅·西涅克(Paul Signac,1863–1935)。修拉死後,西涅克成爲新印象派的首領。他運用長方形筆觸描繪巴黎城市風光和鄉間景色,特别是許多水上風光。雖然仍然使用純色,但畫面較爲活潑,與修拉的古典氣派不盡相同。西涅克還把他和修拉的理論寫成專著《從德拉克羅瓦到新印象主義》,總結了從法國浪漫主義到印象主義再到新印象主義的實踐和理論。  不久, 20世紀以後,立體派興起,首先被打敗的就是新印象派。  3、野獸派(Fauvism)是20世紀最早出現的新藝術象征主義的畫派。特點是狂野的色彩使用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常給人不合常理的感覺。1905年一群以亨利·馬蒂斯爲首的年輕畫家在巴黎秋季沙龍展出自己的形象簡單,色彩鮮豔大膽的作品,震驚了畫壇,人們驚呼“這簡直是野獸!”從此畫壇上出現了一個新的野獸派。  法國象征主義畫家居斯塔夫·莫羅在一定程度上成爲野獸派的先驅,他鼓勵他的學生們不要遵循程式化的畫法,要根據自己的想象力去作畫,馬蒂斯就是他的得意弟子。  野獸派的領袖馬蒂斯和安德烈·德朗都是莫羅的學生,他們吸收非洲、波利尼西亞和中、南美洲的原始藝術表現手段,以橫掃千軍的筆力和大膽的構圖模式,将朱紅、翠綠、天藍和嫩黃等驚人的不和諧顔色糅合起來,使色彩達到一種新的烈度。  野獸派将梵高和高更的畫法更推向極端,用生硬的線條和大膽的色彩表達自己強烈的感受,顔色變成畫面的主題,不再講究透視和明暗關系。  馬蒂斯代表作是《舞蹈》系列。  4、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個運動和流派。又譯爲立方主義,1908年始于法國。畢加索的油畫《彈曼多林的少女》(1910),被認爲是包含了立體主義因素的作品。立體主義繪畫方法的産生,經曆了一個醞釀過程。20世紀初巴黎畫壇異常活躍。繼後印象主義、象征主義之後,年輕的藝術家們普遍關注的是如何革新形式,來表現在迅猛變革的工業社會裏人們的内在情緒和心理。新的流派在法國、德國、意大利和俄國相繼出現。在法國,繼野獸主義崛起後,另一群文藝家常在蒙馬爾特的”流動洗衣房”聚會。參加的有畢加索、布拉克、M.洛朗森、G.阿波利奈爾、A.薩爾蒙、M.雷納爾、J.格裏斯、F.萊熱等。他們賦予分析的立體主義以秩序和規則,從而促進了立體主義朝着更爲抽象和主觀的方向發展。從1912年開始,畢加索等又進行綜合的立體主義的試驗。在分析的立體主義破碎而又剔透的結構中,還保留着強烈的光線和某種空間感。畫家們将不同狀态及不同視點所觀察到的對象,集中地表現于單一的平面上,造成一個總體經驗的效果。綜合的立體主義不再從解剖、分析一定的對象着手,而是利用多種不同素材的組合去創造一個新的母題,并且采用實物拼貼的手法,試圖使藝術家接近生活中平凡的真實。  代表畫家有畢加索、勒澤、布拉克、格萊士等。



50
标簽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