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影响面最广的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19世纪英国文坛上名气最大的诗人,他兄瞎与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济慈(John Keats,1795—1821)一起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第二代诗人中的杰出代表。

拜伦出身贵族家庭,十岁继承爵位成为男爵,受教于哈罗公学和剑桥大学。但是,拜伦自幼同情劳苦大众,痛恨暴.政,初入上院就发表演讲,为破坏纺织机的工人辩护。1816年,他离开英国后即全力投入到意大利和希腊的民.族解.放运动。1824年,就在36岁的盛年病死于希腊起.义.军军营之中,在为这个国家夺回他往日的自由和光荣的战斗中献身。

拜伦的作品以长诗为主,如著名拍旅的游历诗作《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1812)。主人公哈罗尔德是一个像拜伦一样的青年贵族,身上散发着特殊的魅力:潇洒、敏感、忧郁。这首长诗使拜伦一举成名,连他自己都说:“我一夜醒来,发现自己成了名人。”再就是那部长达16章,16000行(未完成)的讽刺史诗《唐璜》(Don Juan,1818—1823)。这部景象万千、层层打动读者的史诗收纳下了更多的欧洲社会现实。这部篇幅巨大、内容广阔、结构宏伟的世界文学杰作充分展示了拜伦的诗歌才华:一面是18世纪的热血青年唐璜;另一面是19世纪的闲谈者拜伦自己,双重时间相互交织,边叙边议,完美融合;再就是通篇所用的意大利八行体(ottava rima),混合雅俗,容纳口语入诗,俏皮而滑稽。这种被称作“拜伦体”(Byronic Stanza)的讽刺诗体被后世广泛临摹。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两代诗人是谁写的

拜伦在他的长诗中所塑造的“拜伦式英雄”(Byronic Hero),神秘、高傲、倔强、叛逆,而又忧郁、孤独,始终与传统世界势不两立。这类浪漫主义的英雄影响了后来无数的作家。

很多袭尘凳评论家认为在第二代浪漫主义的诗人中拜伦是影响面最广的一位,这影响既是文学的,又是政治的。在文学上,他有足够的诗艺和复杂性让雅俗共赏;在政.治上,许多热血青年在拜伦的诗作和为人的激励下变成了果敢的革命者,普希金、裴多菲等,不胜具道。

有谁知道英国

同为浪漫主义诗人 ,二人各有千秋、同具魅力 :性格矛盾复杂的拜伦将热情做为创作的源泉 ,以辛辣的嘲讽为基调 ;笔下既有孤独高傲的“拜伦式英雄”,又有为人类而斗的“民主斗士”;性格热情单纯的雪莱把想象视为诗歌创作的至上 ,以真情的赞颂为主总里配烈了九旨 ;笔下的形象也多是充满信心、追求自由的乐观主义者。拜伦的诗大气、恢宏 绿创地似接尽,引人入胜 ;而雪莱的诗细腻、严谨 ,令人神往

26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