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中的超现实主义图像语言(安东尼·布朗解读)

安东尼·布朗是一位世界级的绘本大师,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中国家长非常熟悉的,很多人把安东尼·布朗与“超现实主义”联系起来,安东尼·布朗自己也在一些采访中谈及他对“超现实主义”的钟爱,为什么他对“超现实主义”如此情有独钟呢?

安东尼·布朗

“超现实主义”诞生于动荡战乱的时期,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意识与潜意识),主张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是一种思想自由活动,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又没有任何美学和道德上的成见。

我们都熟知弗洛伊德的著作《梦的解析》,也知道他的“精神分析”与梦是分不开的。

梦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梦有时空图景,但是梦中的事情并不遵循纤皮嫌逻辑关系,梦中的时间也不遵循线性化的序列图像,梦中的空间结构也不是欧几里德式的空间结构。

“超现实主义”为了解放潜意识,所以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常用转录梦境的手法。

“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经常会在创作的时候,手持一根勺子睡觉来取得灵感。因为在即将入眠时,手中的勺子会掉落在地上,把他惊醒,这一刻就是他记录梦境的好时机。

“超现实主义”建立在无所不能的梦境上,建立在思维未加导向的活动上,从世俗的、逻辑的统治中解放出来。

小贴士

“超现实主义”流派大师:

基里柯 (1888-1978) 形而上的绘画风格《时间之谜》。打乱了时间、空间的关系。

达利 (1904-1989)《记忆的永恒》以传统、真实的创作技巧描绘超现实的物体和对象,被称为梦的照片。

马格利特 (1989-1967)自称用画和别人交流的思想家 ,《形象的叛逆》画面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烟斗,可是在图像下方做出了说明,这不是一个烟斗。

马格利特

达利

安东尼·布朗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曾提及:当我十一二岁第一次看到超现实主义画作的时候,就入迷了。那种感觉就像你阅读一本书第一行的时候,就发现很熟悉。我曾经想象过各种梦境的、超现实的世界,但那是我的秘密。人们一般是不愿意听你讲梦境的,那很自我,也很无聊。后来我在学校的时候,也受到过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当我决定要做绘本的时候,原来的那些想法就出现了。我的第一本是《穿越魔镜》,就是一个关于想象的神奇故事。我想我的超现实主义,真正来源是孩子们自然的、无所不在的、超现实的想象世界,而不是那些名作。

孩子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毁手幻想的生物。

用孩子本身的想法来做孩子自己的书,想必这就是安东尼·布朗最真切的创作源头。

《穿越魔镜》

—  超现实主义&儿童幻想世界  —

在《穿越魔镜》中,安东尼·布朗用可识别的变形形象营造出的梦境般的场景。

小男孩托比在烦闷的生活中,发现了一面握大魔镜。

他穿了过去,发现了截然不同而又光怪陆离的世界。

等托比再次穿越魔镜回到现实,与开头对比,魔镜中的他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 面对魔镜,镜子呈现的不是镜像,而是托比的背面。

右图是马格利特名作《不能被复制》。

▲ 仔细看托比在穿越魔镜之前–穿越魔镜之后,在镜子中的成像对比。安东尼·布朗运用这种有他独特印记的“超现实图像语言”,把托比的情绪起伏描绘得耐人寻味。

基里柯《街上的神秘和忧郁》

▲ 把基里柯《街上的神秘和忧郁》中时空的矛盾手法,运用在左图中。

试想,如果我们把橙子看做太阳的代替品,那么阴影的方向就更让人产生了强烈的矛盾感。

▲ 隐身的人与马格利特名作《漫游者》。

▲ 街角的画框与马格利特的画框。

▲ 马格利特的《戈尔达礼》用天空降落无数戴着礼帽的男子来营造阴森和不安的感觉;而安东尼·布朗换成了唱诗班的儿童,透露着安详和美好。

▲ 从壁画中走出来的狮子,与马格利特的《思乡》中的狮子。

安东尼·布朗不是简单地为我们讲了一个好玩的奇幻故事,而是运用了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结构、重组,让画作不再独立,而成为了一个连续的故事。

《谁来我家》

—  超现实语言&内心活动  —

超现实图像语言是一种绘画的语言,更是一种叙事的语言,就像其他绘本中的色彩、明暗一样,都是为故事服务的。

在《谁来我家》中,更是显得炉火纯青。

小女孩凯蒂和爸爸相依为命,虽然没有妈妈,但是爸爸对她的爱也让她感受到了家庭的幸福。然而有一天,来了一对母子——肖恩与他的妈妈玛丽。肖恩偶尔喜欢恶作剧,给凯蒂辣的糖果、带来了把脸吸黑的香皂、还有一坐就会发出粗鄙声音的橡胶垫……

爸爸因为玛丽的到来忽视了凯蒂。偶尔还会因为要单独和玛丽出去,而把凯蒂和肖恩委托给一位临时的老保姆。

凯蒂受够了,在她的一次爆发之后,玛丽和肖恩搬出了房子。日子回到了最初的轨道,爸爸渐渐沉默。凯蒂也开始惦记肖恩的玩笑还有玛丽的那堆衣服……

在爸爸提议一起去看望玛丽和肖恩时,凯蒂一口答应了。

日子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跟随着故事中凯蒂的的情绪升高,超现实的绘画语言出现。

▲凯蒂在火车站等去往妈妈家的火车时,火车隧道的这一头和那一头有着截然不同的天空,这象征着凯蒂现在的生活看起来波澜不惊,但是缺少妈妈的生活是残缺的不幸福的,而有妈妈的地方是她所向往的。

▲多次用到了明暗对比的超现实绘画语言暗示,在玛丽出现的页面中,都是明亮及温暖的色彩。象征着凯蒂和爸爸的家庭中有新的成员——玛丽和肖恩,是很美好的。

▲墙上挂着蒸汽火车头的照片,但火车头冒出的浓烟却从照片里飞了出来;天空中飞翔的海鸥,原来是长着翅膀的小白熊;

玛丽家花园里开出的花,是一些煎得很嫩的荷包蛋……

都是非常丰富的“超现实图画语言”。

▲而本书的每一片天空,都是没有变化的,连上面的海鸥飞行的姿态都是出奇的一致,而海鸥也是马格利特常用的素材。这也许就象征着:现实的生活并没有改变,而在生活中上演的故事却因人的心境不同而选择不同,这是自我的成长。

鸟在马格利特的作品中象征着不受约束的思绪,不可捉摸、无法解释、不断流转的意念。

安东尼·布朗善用绘本来表达家庭问题,比如《大猩猩》、《朱家故事》也都是相关的题材。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在获得了多个世界级专业大奖之后,还能被授予“桂冠童书作家”(Children’s Laureate)这一荣誉的原因。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也曾说:图画书适合任何年龄层次的读者,是不会因我们年龄的增长就被弃之脑后的。

好的绘本总是能让孩子读出趣味,也能让大人读出自己的理解。

读书也就是这样一件奇妙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解读与理解,我们在书里站得位置不同,所以会更包容。

读童书、了解自己

关注豆包团子

马格

马格利特最为代表性的超现实主义画作为一幅审静裂更音烧尼写有《你看到的不是烟斗》的烟斗画作。创作于的都台1929年,名为《形象的叛逆稳初振误(The Betrayal of Images)》。此画经常被用来解释超现实主义的观点,并用于书籍和教学上。此外后世的学者认为马格利特母亲的投水自杀对他心理有很大的影响。此格层速院永具厂史十比神点可由他许多关于破碎的女体画作看出。一个人不360问答必睡熟了才做梦。在光天化日之下,梦也会降临。必越正如比利时画家雷尼·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1989-1967)所发现的那样,事实经验以过错位后也会形成梦。马格利特在接触到基里科和恩斯特的画以前,一直从事广告设计和壁纸设计,并因此获得了显然是广告画家的那种拙朴技巧。正败咐是运用这些技巧,他做出了一些令人瞠目的发现。马格利特在巴黎附近也居住过三年(1927-1930),当时布列顿称赞他的和能表现在“式对视觉现象进行试验……显示语言和思想形象的从属性之上”。马格利特的贡献不仅在于将语言和思想的重要性置于视觉形象之下,还在于通过建立起词语和符号之间新的对等关系,打破了逻辑因果关系的常规。
起初,马格利特的某些技巧,如渗色的云石圆雕(bleeding g marble states),同浪漫主义形象中为追求轰动效果的雕虫小技并无二致,但这些方法很快就得到了改进。1929年他在布列顿主编的《超现实义义的革命》最后一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物体、物体的形象以及物体的名称之间都不存在非有不可或不可转移的联系。“树叶”一词也可以完全用一幅大炮的图画来代表。马格利特就这样使自己的思想从熟悉和日常习惯的参照物中解脱出来,遵循超现实主义的戒律,下牛案采太感和从日常事物意外的并置中探讨其隐藏的秘密,从最平淡的情景中揭示出深尘橡刻的恐怖和喜悦。在《光的世界》(1954)中,深夜里郊外街道旁的一间小屋被阴影包围,同时又被街灯照亮。万物诉器声清游示训起病硫皮仿佛都安详地入睡了,只有头顶上方的空中溢满了正午般派枯旁的光亮。由于人们无法对此做出解释,所以只得让矿这个谜存在下去。在《倾听的屋子》中,视觉上的谜使人们无法找到合乎逻辑的解决办法。是苹果太大,屋子太小,还是屋子太小,苹果太大?无论那个答帮马除针超面案正确与否,人们都无从知道。幽闭恐怖的感觉达负室伯才将在这里非常强烈。恩斯特、达利和马格利特等画家,比利时的保罗·德尔沃(Paul Delvaux,1897年生)和罗马尼亚的维克多·布罗纳(Victor Brauner,培1903-1966)一直是“用艺水手画梦”的大师。在表现的强度和表达的复杂性上,他们既有达利的“妄想狂式批评方法”又有马格利特的冷静错位法。对于他们,蒙德里安的抽象画中被荒弃的屋子,如霍安·米罗(Joan Miro,1893年生)所说,根本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26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