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学学生的设计方案中,想要做一个一部分沉在水下90cm左右的建筑,目前水下部分想要用玻璃幕墙,

在学校,去找土木系的学生,保证他不打死你;到社会,建筑师去找结构师,保证他同样打死你。
可能有点跑题,这涉及到一个词——“设计逻辑”问题,有人说现在没有结构实现不了的事情,采用新材料新工艺解决你这个问题是有的,但是现实中,基本上是没有可能为了这点小情调而大动干戈的工程。学生的想法比较飘逸,当老师的尽量做到有限的引导,让他明白结构的问题不是他该主攻的问题,而是一件作品的设计逻辑。
什么是设激念空计逻辑?我觉得这么浅的水体,水面还不可控,开幕墙是为了啥?说得直白一点景观效果逊到爆。
理顺设计逻辑第一步——参见安藤忠雄水御堂(国家大剧院入口水景感觉是在抄袭这个),人为的水景营造提升逼格,建议这个作品加入蓄水的概念,在幕墙前做一些堤岸或水墙的围挡,目的是把水位固定控制,水多排水,水少蓄水。
理顺明瞎设计逻辑第二步——为什么要看见水,看见水的什么?无非是透过水的光线啊,试问水深多少米透过的阳光逼格最高?什么颜色的水逼格最高?不提供标准答案,多解。从这个角度出发,个人感觉水平开天窗,或者在视高以上开条窗逼格最高,参见郎香教堂用光、安藤忠雄光之教堂用光。完全暴露在水体中的幕墙太过直白,要的是那种欲罢还休半遮面的闷骚。
最后一步,带着这些理由去找结构师吧,建筑师不用太纠结结构怎么实现,高前只要知道可以实现就好了。

建筑学学生

是的,确实是要作作品集,并且作品集还要作好,要不不好通过的

35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