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

保羅·克利的畫作多以油畫、版畫、水彩畫爲主,代表作品:《亞熱帶風景》、《老人像》等人物畫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古根漢美術館等美術館都有收藏他的作品。

保羅·克利的個人生平

1879年12月18日,出生于瑞士伯爾尼的明興布赫塞。父親漢斯·克利是師範學校的音樂教師;母親依達·馬利亞是一所音樂學校的聲樂教師。因而保羅·克利自幼愛好文藝,在中學時代即寫過短篇小說,作過詩,并且是業餘小提琴手。
1898年,他通過了伯爾尼的文科考試後,到慕尼黑,在海因裏希·克尼爾的畫室學習繪畫。在畫過幾幅人體素描之後,克利堅信自己在繪畫上具有發展的前景,決心做一名畫家。
1900年,他通過了慕尼黑美術學院的入學考試,被編入弗朗茨·馮·施蒂克爾的畫室,與瓦西裏·康定斯基同學。這期間,他認識了慕尼黑一位醫生的女兒莉莉·斯通普特,她是一位鋼琴家,他們對音樂的共同愛好促成了後來的婚姻。
1901年秋季,克利與雕塑家赫拉一同赴意大利考察文藝複興藝術。到了米蘭答此、錫耶納、裏伏那;第二年春天又赴羅馬,夏季到了那不勒斯、羅馬、佛羅倫薩,幾乎把意大利環行一周,對古典藝術了解至深。
1905年,到巴黎對印象派畫家推崇備至。
1906年,遷居慕尼黑與莉莉·斯通普特舉行了婚禮。
1912年,參加青騎士集團。
1914年,與馬克一同到北非旅行,畫了許多水彩畫帆舉拿,開始了對色彩的研究。此後服兵役,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1919年,開始畫油畫,色彩厚重,顯得有些沉悶。例如《R莊園》,便是這時期的作品。
1920年,他應建築師格羅皮烏斯之聘,到包豪斯教學.
1925年,總結其授課心得,著《教學筆記》一書出版,是包浩斯教學經驗的寶貴财富。
1931年,他離開态搭包豪斯後,到杜塞爾多夫學院執教。
1933年納粹執政後被驅逐出境,回到瑞士的故鄉伯爾尼,潛心于繪畫藝術的研究。
1937年希特勒舉行“頹廢藝術展”時,有克利的17件作品。
1940年,在瑞士洛迦諾的宅邸中逝世。

160
标簽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