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人像之谜是什么?

从1976年“海盗”号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照片发现在火星的一条山脉上,有一块神奇的人脸状巨石。火星上的这个人脸状巨石是个正面像,从头顶到下巴有16千360问答米长,脸的宽度达14千米,呈凝神的状态。科学家对这块巨石周围的特征做了仔细的研究,研究发现这个石像不是自然侵蚀,而是出于“智力设计”,它和人们发现的由自然光影构成的图案完全不同。科学家们用仪器对照片进行分析,发现面石像有非常对称的眼睛,并且还有瞳孔。

研究小组认为,最有说服镇儿普呀措压气证据的是“对称原理”,防培完井突模解一个物体正因为符合绝对对称后才证明其出自人手,而非自然形成。后来经过多组照片研究发现列敌要单刑毫练,火星上的石像不止等才含绝陈一座。在火星的南极地区,美国科学家发现有几何构图特点的火星城市,专家们称之为“印加人城市”。在火星北半球的基道尼亚地区,还有道路及奇怪的圆形广场,直径1千米。道路基本完整,有的道路在修建时特意绕过坑坑洼洼。科学家们估计,石人像有50万年历史了。50万年前的火星气候正处于适合生物生存的时期见证。还有的科学家认为石像可能是火星上已经消亡意日巴投盾的文明的产物。目前,科学界仍然无法解释石像的好迅秘密。

第一次接触

人类通过对“外星人层船操器装剂高乱剧都”研究推测,外星人对地球的来访是有“目的”而来的。其中之一就是“灰人计划”,创服测又形控督即把人类改造为“品英外星高能生命”既而取代地克孩非从怎球。1961年9月19日深夜,美国邮局职员巴尼·希尔和妻子贝蒂·希尔从加拿大蒙特利尔回家,在穿越新罕布什尔州的怀特山脉时,突然发现在天空中出现了一个东西。巴尼走出跑东状紧并煤叶样京创记车外仔细看一下时,结果这个令人恐惧的飞行物突然在他们身边急速下降,他们赶紧离开了那里。过了一会儿括愿钱,他们听到一阵嗡嗡声,却发现自己已经停到了一条运送木材的公路上。当希尔注意到时间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似乎这些时间在他们的记忆中凭空消失了。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神秘事件的开始。在他们经历此事大约学两年后,希尔夫妇开始受到噩梦的折磨。他们去看了许多医学专家,最后被引见给了催眠疗法领域有很深研究的波士顿精神病均难元宪责挥足衡父他阳和神经科专家本杰明·西蒙博士。众因周粮额阶善架司信所周知,催眠会使人进入减一种深度的放松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假如曾经有一些很深的创伤,那么压抑的记忆就可能会再次被唤醒。而希尔夫妇的催眠结果令人惊讶:两人回忆起在那两个小时中被一群神秘人绑架。贝蒂·希尔说:“他们将我们带上他们的飞行器。我们被送到不同的房间。他们长得和人类很像,有两个胳膊、两条腿。最主要的不同是他们的面部特征,几乎没有鼻子,嘴唇非常小。”在一次催眠疗程中,贝蒂绘制了一幅外星系的地图。她回忆起在那群神秘人中有一位首领,正是他向她展示了一个令人兴奋的线索,暗示他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事情是否真的如此简单?外星人的阴谋只是人们的幻觉吗?遭遇了第一次著名的外星人绑架事件的巴尼·希尔,一直不肯相信催眠录音带里关于外星生物的话是他自己说的,更不能相信自己经历过那样的事情。几年后,他的健康每况愈下,于1969年2月死于脑出血。而他的妻子贝蒂在巴尼死后,凭借这段离奇的经历成为家喻户晓的畅销小说家。2004年10月18日,贝蒂辞世,享年85岁。

灰人事件

1969年,美国空军终止了一个代号为“蓝皮书计划”的调查项目。蓝皮书的内容就是调查为数众多的不明飞行物目击和接触事件。计划结束时,空军得出结论:“没有任何记录显示,我们曾被其他高级生命造访过。”美国空军宣布事件已经结束。然而,UFO学者们却没有因此而改变看法。

他们认为“蓝皮书计划”无法解释数目如此庞大的案例。在超过12000件有关UFO的目击报道中,仍然有701件没有得到解释。其中一桩最具争议性且未解决的案例发生在1964年,地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霍洛曼空军基地。据说,有一艘外星人的飞船降落在基地里,从里面出来好几个外星人,并受到美国军方的接待。这成为之后斯皮尔伯格的电影《第三类接触》中一个非常著名的片段的“原型”。

1987年,杜斯文件带来了令人瞩目的最具爆炸性的外星人新细节。这份文件声称,美国政府确实与外星人有过接触,以换取非常先进的技术。这些未经证实的文件声称,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地区有一处地下设施,外星人在那里秘密地上演着他们的邪恶计划。这些文件,加上不断发生的外星人遭遇事件,吊足了公众的胃口。也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灰人”这个名词开始被专门用来指代那些绑架地球人,并实施着可怕阴谋的外星人。

21世纪初,根据UFO学者的记录,所谓的外星人绑架事件数目在上升。不可能去查证数量,但罗普机构组织了一次非正式的调查,提出了外星人绑架事件的数目约为400万件。研究者说,这也许是以前的一些传说,甚至说是影视作品对人们潜在的影响。但很多人并不认为这只是人们受到大众文化影响的结果,因为很多的绑架事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为什么这么多互不相识的人能说出如此相似的经历?况且,所有被绑架者描述的外星人形象也相去不远,它们都是一些个头很小的灰色生物,长有一个大大的秃头,鼻子很小,甚至根本就没鼻子,嘴则是一条裂缝,没有耳朵和明显的生殖器官,却有一双非常特别的眼睛。

灰人模型

1966年,一位富有想象力的UFO学者兼业余天文学家玛乔丽·菲什,开始着迷于贝蒂·希尔被绑架后所描绘的星图。

1973年,在检查了23个恒星模型之后,菲什宣布她找到了一个符合的模型:这个星图是离地球差不多40光年的齐塔网状星系。

加州理工学院的查尔斯·比奇曼博士一直在研究齐塔网状星系。比奇曼认为,如果用一架普通航天飞机,飞到齐塔网状星系差不多需要150万年。我们根本不可能到那么远的地方。但相对来说,在银河系的范围内,这已经是离我们很近的恒星了。

现在,贝蒂·希尔夫妇虽然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故事并没被人遗忘,并且在他们说出自己的遭遇后,世界各地都纷纷出现被外星人绑架的事件。根据UFO学界的记录,从近代到现在,遭遇外星人的事件有明显和稳定的增加。

尽管没有关于被外星人绑架的官方记录存在,但位于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国家UFO报告中心仍在对UFO现象进行着非正式记录。他们的统计显示,这些现象出现的次数已从20世纪初的一年几次,增长到了20世纪中期的一年数十次,到21世纪已开始变成一年数千次。

UFO学者称,外星人第一次与地球进行联系是通过1947年的那次坠毁事故。这次备受争议的事件发生在新墨西哥州的罗斯威尔沙漠中。当地的一位农场主对新闻界讲述他发现了一些奇怪的残骸。人们认为坠毁的是一个外星飞行器,甚至有人声称同飞行器一起失事的还有几个灰色皮肤的外星人。

电影制作人很快就利用了这些题材。于是,外星生物开始带着邪恶计划入侵地球的故事第一次登陆银幕。《怪形》和《第九号外太空计划》电影就利用了公众对UFO的迷恋和恐惧。《地球停转之日》对如果地球不能作为一个友善的伙伴进入太空而造成的恐怖结果发出了警告。紧随其后的是一部有关外星生物绑架人类的片子,名叫《灰人》。

美国政府和军方则宣称那个残骸是一个大型间谍气球,而不是外星飞碟。这是一项机密项目的一部分,此项目是用来监测前苏联核试验情况,但UFO学者却认为另有隐情。

2006年6月8日拍摄于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市的UFO坠毁照片。

计划之谜

在希尔夫妇公布自己的遭遇后,又陆续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绑架事件,公众中开始出现一种看法,即认为外星飞船造访过地球,那些宇宙生物是来绑架人类的。研究者则认为,当媒体第一次报道此事后,就给人们提供了想象空间。而一个新的想象空间被打开,很多人就会跟进。

让人感到恐惧的是,从第一例绑架事件开始,人们就发现,外星人来到地球绑架无辜的地球人,仿佛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就是进行生殖实验。利用人类进行繁殖,难道这就是外星人从遥远的太空来到地球,绑架人类的目的吗?自称是外星人猎手的催眠师德瑞尔·西姆斯研究绑架现象有30多年了,他相信他已经揭开了外星人任务的真相。他的专长是帮助那些自称曾被外星人绑架的人恢复被压抑和受到创伤的记忆。

一个名叫唐娜·李的病人,是休斯敦UFO广播网的总裁,她相信她被外星人绑架过多次。在德瑞尔·西姆斯的催眠下,她回想起了许多可怕的遭遇,甚至相信外星人取走了她未出生的孩子。唐娜·李回忆说:“我从没做过任何可能导致流产的事情。我怀孕了8个星期,然后胎儿就不见了。我的意思是,在这当中我并没流血,什么都没有。”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许多人都表示曾与外星人发生过性行为,甚至养育了后代。难道外星人来到地球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夺取人类的遗传因子?还是所有的被绑架者都在讲述同一个谎言,那些给被绑架者带来痛苦的回忆到底是真实还是虚幻?如果外星人确实存在,他们又为何而来?

2003年,一个哈佛大学的心理学专家团队相信他们找到了答案。他们说,20世纪90年代很风行记忆复原运动:接受测试者进入实验室,开始描述他所遇到过的各种经历。心理学家会给他们带上金属制成的电极记录仪,以便测量他们的心率、皮肤的传导性和面部的肌电图。研究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是,在绝大部分案例中,被绑架者都没说谎。

心理学家说,那些相信自己曾被外星人绑架的人,最初的恐怖体验很可能来自一种叫睡眠麻痹的正常生理现象。睡眠麻痹状态中,人全身是麻痹的,只有眼睛在动。但当人慢慢醒过来时,意识已经慢慢恢复,但身体还处在麻痹中。在这种状态下,人就可能会出现好像身体浮在空中的错觉。这不是真实的状态,但这些人就会认为这是一个被外星人绑架的真实经历。

关于外星人绑架地球人的故事,并没有因为贝蒂·希尔的去世而消亡,对那些相信自己遭遇了可怕的绑架事件的人们来说,灰人已经带着他们的邪恶计划来到了我们中间。而大部分心理学家则认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恐惧,共同造就了这些故事。

中外艺术设计史复习提纲

1
1. 设计的概念(小题):a、广义上的“设计”:“设计”,既可以作为动词,也可以作为名词。“设计”作为动词时,表示在正式做某项工作前,根据一定的目的与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设计”作为名词时,指的就是某个具体的方案或计划,可以表现为一份草图、说明,也可以是最终的作品。b、狭义上的“设计”:“设计”则是指狭义上的设计专业工作,如“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等,它们更加注重视觉上的效果,而且与艺术、审美之间的联系紧密,但又与纯艺术的创作有所区别。与其他广义上的“设计”相比,狭义上的“设计”必须具备一个特性,就是要同时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
2. 设计的分类:a、建筑设计 b、工业设计 c、平面设计 d、广告设计 e、服装设计 f、纺织品设计 g、电影与电视 h、其他与设计相关的专业技术,如摄影、插画等。
3. 设计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设计有什么特点?一、设计的萌芽阶段 特点:设计的萌芽阶段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主要的特点是使用石头、植物、动物骨头等天然材料来进行制作,而且设计的制造工具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要掌握的生存活动。二、手工业设计阶段。特点:a、出现了手工艺人和相应的手工艺生产模式。b、产生了各种独特的手工艺设计风格。 三、现代设计阶段 现代设计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利用机械化批量生存的方式降低成本,使人们可以用合理的价钱来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4. 明式家具的外形设计特点:简、厚、精、雅。
5. 古代陶与瓷的区别:a、烧制的橡颤山原材料不同b、烧制的温度不同c、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d、敲击声音不同e、光泽度不同
6. 唐代是我国制瓷技术成熟的时期,青瓷、白瓷、花釉和三彩等各种瓷器都已出现。
7. 宋代的五大名窑:汝、官、均、哥、定。
8. 明清期间,景德镇成为中国最大的制瓷中心,人称“瓷都”。
9、饕殄纹:是商代和西周中期以前青铜器的主要纹样,又称兽面纹,多装饰在青铜器的显要部位。常见的形式是形成一个兽面、大眼、有鼻、双角的形象,研究最为突出;也有两个相对的夔纹组成,偶然也有一些具体象牛头、虎头或羊头的兽面,但不为主流。
10、 中国古代的单体建筑由三个部分组成洞尺,分别是阶基、屋身和屋顶。
11、商周时期中国的青铜器的设计的特点:华丽、夸张、刚劲。
12、巴洛克风格:大量运用圆形和弧形,强调夸张、豪放与动感,鲜明饱满的色彩和扭曲动荡的线条。内部装饰使用大量的雕刻和壁画,增加空间的进深感,多用金色和蓝色营造金碧辉煌的效果。
13、洛可可风格:以花草、贝壳、漩涡等各种精致的纹样作为装饰,颜色多用嫩绿、玫瑰红、粉红、金等娇艳的浅色调。家具用品均以流畅的曲线构成外形,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带有繁琐的雕刻,表面镀金或覆以丝绒面料。风格讲究轻盈、纤细,家具的腿部叫尖细。而且往往呈弯曲的“c”形或”S”形。目的是配合当时经常出席宫廷宴会的贵族夫人们的衣着打扮。
14、古埃及绘画中使用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表现人物的形象与姿势,叫正面律。
15、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都是追求奢华的装饰效果。
16、1851年,梁中约瑟夫.帕克斯顿举办了第一届艺术与工业博览会在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
17、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精神领袖是:约翰.拉斯金。运动的领导者:威廉.莫里斯。
18、西班牙的新艺术建筑:安东尼.高迪。高迪把这些建筑称其为“有机形态”。
19、安东尼.高迪的代表设计还包括居里公园、巴特罗公寓和圣家族大教堂。
20、摄影的发明对平面设计的作用有:扩展了印刷工艺的领域,照片是重要的视觉元素、提高了视觉传达的效果、推动了平面设计的产生。
21、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了世界艺术与工业博览会,又称作“水晶宫”博览会 。
22、石版套色印刷的优点是:可以印彩色图像,而且效果精美。
23、19世纪欧美流行的风格有新古典主义、维多利亚风格和折衷主义。
24、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进步意义主要体现在:开创朴实、自然的设计风格。提出艺术与技术结合 提升设计的社会地位的。缺陷则是没能正确认识机械化的先进性与重要性。
25、新艺术运动最早起源于法国,后来波及到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和美国。
26、新艺术运动风格最大的特点是:对曲线的运用
27、现代主义的代表:查尔斯.雷尼.马金托什。
28、芝加哥学派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原则。
29、芝加哥建筑学派有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路易斯.沙利文。
30、彼得.贝伦斯的设计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套完整的现代企业的形象设计。
31、在彼得.贝伦斯开设的设计事务所中,先后培养出沃尔特.格罗佩斯、密斯.凡.德.罗和勒.柯布西耶三位著名的现代建筑设计师。
32、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初从法国开始兴起的一场设计运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结束。装饰运动的风格特点:喜爱以重复的直线与几何形为主要装饰手法,以锯齿形、闪电形、太阳形光芒放射状装饰最为常见。颜色上偏爱鲜艳的色彩金属盒金属色。装饰运动风格的设计在实际生产中大多还是通过手工艺的方式,成本比较贵。新颖的造型和闪耀的金属效果尤其符合中上层富裕人士的口味,所以装饰艺术风格在上流社会中很受欢迎。
33、美国建筑师弗兰克.赖特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奠基者,他提出了“有机建筑”理论:认为建筑物应该与所处的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34、装饰运动风格的描述:a、喜欢使用直线,几何形。b、使用扭曲、不规则的线条。 C、使用金属材料和强烈的色彩效果。
35、装饰艺术运动在设计历史中有何重要意义?(简答)装饰艺术运动时间: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初从法国开始兴起的一场设计运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结束。
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独特,影响范围很大,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在设计界掀起了一股国际性的潮流。装饰艺术运动的出现,终于是欧美的设计彻底摆脱了古典风格和写实主义的影响。以几何形式和金属材料为特征的装饰风格,因形式便于加工制作,视觉效果强烈,得以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开来,远至中国都可以找到受装饰艺术风格影响的建筑。所以装饰艺术运动最大的贡献,是它将现代艺术和机器美学的的审美观点带到日常生活中,让人们开始接受几何形式的抽象之美,享受机械生产的成果。装饰艺术风格的设计虽然以奢华装饰效果为主,但设计过程中人们对几何形式的处理手法、在材料和工艺方面的研究改良,都为后来的设计师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实例,仍然值得当代设计师去研究和体会。
在装饰艺术运动的后期,设计师们对设计的态度产生了较大的分歧,部分人坚持奢华装饰的路线。另一小部分人,如勒.柯布西耶 ,则转向了纯粹的工业化与功能主义设计路线,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最终将形成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从这个方面来看 ,装饰艺术运动也是推动现代主义设计形成的其中一项重要因素。
1,红蓝椅,乌德勒支住宅——里特维尔德设计。
2,俄国弗拉迪米尔·塔特林的【构成主义】。
3,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主要原则:重视建筑功能,讲究科学性,注重方便、舒适和效率;注重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强调材料的特性与建筑结构的特性相互适应;面向广大民众,突出经济原则,以最低的开支达到最大限度的完满性;反对装饰统一建筑的目的、内容和形式;建筑空间的考虑是最重要的,应通过对建筑模型的研究达到最佳的设计功能效果;建筑设计的基本是逻辑性和科学性。
4,论述一:现代主义设计有什么优点?从今天的角度看,它又有什么局限性?
现代主义的设计的基本特点:第一,设计民主思想;第二,设计符合20世纪初机械生产技术条件;第三,简洁、抽象的设计形式。
5,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校,它的创立者是沃尔特·格罗佩斯。
6,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和德国包豪斯学院,是现代主义设计形成的三个最重要的设计运动。
7,风格派的精神领袖和主要代表是【西奥·凡·杜斯伯格】。
8,风格派的设计原则包括:去除装饰,只保留基本的几何单体;【强调纵横结构】;不对称的平衡效果和使用黑白中性色与原色。
9,构成主义的主要代表有【卡西米尔·马列维奇】、埃尔·利西茨基和弗拉迪米尔·塔特林等。
10,以下哪一位不是包豪斯的主要代表【西奥·凡·杜斯伯格】,赫伯特·拜耶,莫霍利·纳吉,马塞尔·布鲁尔是主要代表。
11,包豪斯平面设计的主要特点是:【运用规则的线条、有限的色彩和几何图形;运用照片;主题鲜明】,表现出棱角分明、机器时代的美感。
12,包豪斯的历史意义: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建立的基础课程教学方式一直被世界各地的设计院校沿用;创立工作室体制教学等给设计教育提供了很大的启示;开设公司并向企业提供设计方案,建立起学校与企业界之间的联系,有力的推动了设计和教育的实用性进程;在设计方面,它奠定了现代主义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面貌,进一步推动了现代主义建筑和平面设计的发展,继承了荷兰风格派与俄国构成主义的特点,完善了现代主义设计,将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向高潮。
13,美国设计师亨利·德莱弗斯设计的电话舒适、轻便稳定,大小刚好合适可以夹在耳朵与肩膀之间。
14,国际主义建筑风格的特点有:采用预制件拼装、减少主义原则和金属玻璃幕墙结构等。
15.战后工业设计发展的新特点是:运用塑料、玻璃纤维、胶合板等新材料、结合人机工程学原理、提出“合目的性”的设计思想。以方便、舒适为原则。
16,在国际主义建筑风格发展的同时,现代建筑设计的其他主要分支是:粗野设计、典雅主义和有机功能主义。
17,有计划的废止制度:20世纪20年代,设计主任哈里·厄尔提出的“有计划的废止制度”,这一计划成为美国汽车界的基本销售策略,直到60年代,华而不实的汽车设计才因能源危机而被轻巧节油的日本汽车所超越,尽管如此,“有计划的废止制度”还是成为了美国商业竞争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美国各类产品的外观设计风格层出不穷。从商业上看,“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确是刺激消费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通过这种制度产生的产品更新换代,并非出于技术革新或自然折旧,而是人为的缩短产品使用期限,结果必然对社会生产造成极大的浪费。所以人们后来对“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也提出了很多批评的看法。
18,【乌尔姆设计学院】是战后德国乃至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一所设计院校。
19,德国著名设计师路易吉·克拉尼是仿生设计的先驱。
20,意大利的设计师杰出的设计,日本的设计是优良的设计。
21,意大利设计的特点:a,强调艺术性,在意大利,设计与艺术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的地位与艺术相同,意大利许多产品都会着重宣传自己的艺术性外形;b,拥有众多个性鲜明的设计师,意大利的企业和设计界都非常鼓励个人的创造和表现,意大利企业能够给予设计师们创造的自由空间,还便于设计师与其他机构、组织的交流,有利于创新和接收新的信息;c,大众化设计与高贵化设计并存,虽然经历了现代化的工业改造,意大利还是保存了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技术和家庭式的小企业,所以意大利既有很多现代化、符合高科技要求的设计,也有不少个性化、小批量生产的传统产品。
22,日本设计发展的双轨体制:20世纪60—70年代,日本设计发展出一种双轨并行的体制:在服装、家具、室内设计和手工艺品等领域保持传统的设计方式和风格,以保证传统工艺和文化的延续;在高科技术生产制造领域,则按现代经济发展需求进行设计,并在其中融入日本的传统美学观念。在建筑设计方面,日本人将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理论结合,设计出空间紧凑、布局灵活的现代结构建筑;在产品设计方面,在实用、简洁的基础上以小型化、多功能和注重细节为日本设计的特色;在平面设计上,平面化装饰效果和配色能很好的与抽象几何的现代版面设计融合。日本的双轨制的成功,与日本文化长期以来对各种文化的兼收并容有一定的关系,另外日本设计师善于发掘传统设计中符合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部分,也对设计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23,通过每年、每季度引进新的设计样式,使以前的产品变的落后,从而刺激消费者去购买最新一代的产品,淘汰旧产品,这种美国市场中常见的策略称为【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24,日本平面设计的主要代表有永井一正、田中一光、佐藤晃一和【福田繁雄】等。
25,意大利设计的特点是:a强调艺术性;b拥有众多个性鲜明的设计师;c大众化与高贵化两种设计并存。
26,【波兰】举办的华沙海报双年展是世界上最早的海报设计奖,也是公认的艺术性最高的国际海报展。
27,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用【生硬粗糙的丝网印刷术】创造了大量波普艺术品。
28,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因传播媒介、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依附于传播、信息技术的新时代,被称为“后现代社会”或“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受到科学技术的巨大影响,以多民族混合、消费主义、新闻媒介控制等为主要特征。“后现代主义”就是在研究心得社会背景下所形成的一股新思潮,在新社会、新思潮中产生的新的设计思想与流派,就是后现代主义时期的设计。严格的说,后现代主义设计是指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针对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局限性而产生的新设计观念,特别是建筑方面的新观念与风格。不过也可以将70年代之后所有新出现的设计思想与流派都划分到后现代主义设计中。
29,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多种设计风格与流派的集合;否定国际主义风格的单一性,肯定大众文化的价值;设计中提倡多元性、差异性、世俗性、模糊性和随机性;设计应该可以包容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在新技术的支持下,设计的发展也有多种不同的道路可以选择;使用现代材料、现代技术进行的批量生产模式。
30,高科技风格主要的代表有英国建筑设计师【理查德·罗杰斯】,设计了法国【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
31,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最早是一个哲学词语,是从俄国的构成主义中演化出来,主要是否定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正统原则与标准,即否定权威和反对现代主义的垄断控制。解构主义建筑的最大特征是没有次序、没有固定形态,建筑的结构和外形是流动的。破碎的、凌乱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们常以随心所欲的方式进行创作,这种没有预定的设计很难制作出完整的工程图,仅通过草图和模型来表现。
32,【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弗兰克·盖里】设计。
33,20世纪80年代最受人瞩目的后现代设计出自于【意大利设计团体“孟菲斯”】,它最初由八位工业设计师组成,为首的是【埃托雷·索特萨斯】。
34,极少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菲利普·斯达克】。
35,极少主义风格名词解释:“极少主义”源自于密斯·凡·德·罗“少则多”的设计思想,追求美学上极端的简单和纯粹,设计通常整齐匀称,以几何形为主,运用同一种材料和颜色,而且与国际主义风格一样强调使用网格系统来进行布局。20世纪80年代后,“极少主义”风格更具有更富艺术性的抽象造型效果。外形简约,极少主义设计往往非常注重细节,过度与连接的部分多采取圆润的效果,让人感觉柔和、不会像国际主义风格那样机械和冰冷。极少主义还非常注重设计的材质感和光影效果,为实现更好的视觉效果而采用性能更高、成本更昂贵的材料及加工处理方法,使产品看起来具有更高的品质,极少主义风格现在已经成为最常见的设计风格之一。
36,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起源与奠基者是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
37,新浪平面设计运动的领导者是瑞士平面设计师【沃夫根·魏约特】。
38,“波普运动”最早产生于【美国】。
39,埃托雷·索特萨斯是意大利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集团【孟菲斯】的主要代表。
【自己论述题】题目:你认为未来的设计会是什么样的?谈谈你对未来的设计工作的设想以及比较前沿的设计理念有哪些?
【提示:现代的设计理念有:高科技派设计;绿色设计;孟菲斯设计;人性化设计;未来主义风格设计;新现代主义设计;情感化设计;直觉设计】

这是老师给我画的重点 自己总结的有不对的地方多见谅,论述题你自己总结下 你最好对着课本看一遍

25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