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具象美术要塑造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你印象最深刻的类似例子有哪些?
具象:具体存在于空间,而且能够感知的一种形状或形态. 抽象;是一种存在的物体在人们的视觉中有很多中认定中物体的产生.当然它也会偏离真正视觉中的形态和意义. 意象:它存在于人的心里或思想里的一种感知物体或事态.但它不会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的东西. 从作品形象与自然对象的相似程度上去划分作品风 格的概念。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大幅度偏离或完全抛弃 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具象艺术指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 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抽象一词的本义是指人类 对事物非本质因素的舍弃和对本质因素的抽取。应用在 美术研究领域,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构成一对相关的概 念。 具象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都具备可识别性。希腊 的雕塑作品、近代的写实主义和现代的超级写实主义作 品,因其形象与自然对象十分相似,被看作这类艺术的 典型代表。具象艺术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美术活动中,从 欧洲原始的岩洞壁画,到文艺复兴时代的宗教壁画;从 印度的佛教艺术,到中国的画像砖石,都可以看到这类 艺术作品,至今它仍是美术创作中重要的艺术风格。欧 洲古代的模仿说,中国古代的应物象形说,L.达·芬奇 等人的言论都是具象艺术有名的理论表述。 抽象艺术中的形象与自然对象较少或完全没有相近 之处。一些美术样式,如书法、建筑等,其样式的特征 决定了它们在整体上是抽象的。一部分原始艺术作品和 绝大部分工艺美术作品也属于抽象艺术。作为一种自觉 的艺术思潮,抽象艺术运动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美。大 部分现代主义美术流派都受到了这一运动的影响,如抽 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塔希主义、行动绘画等。 现代抽象艺术大体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对自然对 象的外观加以减约、提炼或重新组合;第二类完全舍弃 自然对象,创作纯粹的形式构成,并因此被称为纯抽象。 第一类抽象艺术又包含了两种倾向:①如P.塞尚、P.克 利等艺术家往往以自己对事物的概念为依据,在创作中 削砍对象外观中被认为是次要与偶然的形式因素,使艺 术形象得以显示被认为是本质的原型。②另一些艺术家, 如C.毕沙罗往往以个别、特殊的自然对象为依据,从其 自然外观中抽取艺术形象的模式。第二类抽象艺术同样 包含两种倾向:①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具有明显直接的情 感表现性质,因此被称为浪漫的、有机的或热的抽象艺 术,W.康定斯基、J.米罗的许多作品是这种创作倾向的 代表。②如K.C.马列维奇、P.蒙德里安等艺术家在作品 中展现的是一些冷静、规则的几何构成,它们不包含直 接的情感表现意味,因此被称为古典的、几何的和冷的 抽象艺术。现代抽象艺术运动在整体上是对欧洲模拟自 然的传统的反叛,它对现当代美术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 抽象艺术、具象艺术与艺术作品中的抽象因素、具 象因素是两类不同的概念。后者建立在对形象、形象与 自然对象之关系的细致解剖之上,任何酷似对象的形象 也不可能不包含对对象一定程度上的偏离。因此,具象 艺术之中也包含着或多或少的抽象因素;同样,许多抽象 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亦有与自然对象有着不同程度的联 系,包含着具象因素,上述第一类现代抽象艺术便是例证。 抽象艺术、具象艺术的概念是宏观的、直观的;抽象因 素、具象因素的概念是微观的、分析的。对于这两类不 同性质的概念的混淆,会导致抽象艺术、具象艺术概念 的瓦解。 若将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这一对概念放在丰富多采 的人类美术现象中,则可以看到,它们像是磁棒的两极, 许许多多艺术作品位于纯粹的抽象艺术与酷似自然物的 具象艺术之间。例如中国新石器时代部分彩陶的纹饰、 许多非洲部落的原始木雕与面具、欧洲中世纪的一些宗 教绘画以及部分中国的文人写意画。这类艺术作品或对 特定对象加以大胆变形和装饰化处理,或将不同对象的 局部特征进行适度的组合,将对象纳入抽象化的程式中 使之偏离原来的外观,艺术形象所包含的抽象因素与具 象因素相对合谐状态,使之难以简单地用这一对概念加 以划分。中国艺术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和“妙在 似与不似之间”的言论,从创作过程与形象特征两个水 平上描述了传统中国艺术家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 无论抽象艺术还是具象艺术,都是人类美术史上长 久存在的艺术形式,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两类不同 的艺术,能够表现人类不同的精神内容,创造出不同的 形式感,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享受。它们各自拥有不可替 代的美学价值。
现代
1.超现实派 首次超现实主义画展于1925来自年在巴黎举办,翌年举办了第二次。此后,在巴黎、哥本哈根和特纳里夫、伦敦、纽约等地有过多次重要展览。第360问答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断了该运动的蓬勃状态,不过由于其成员分散到了世界各地,战争倒也间接地扩大了它的国际影响。战后,在巴黎、纽约等地先后举办了国际性展览会。除了组织各种活动外,超现实主义团体还充分运用杂志、报刊等媒体及传单、小册子等手法来传播其观念。1966年9月28日,超现实主义运动的核心人物布雷东去世,这使团体失去了极其重要的凝聚力量。1969年10月4日,许斯特在《世界报》发表最后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第四章》,指出“超现实主义运动已经没有任何内部的一致,我的一些朋友和我本人于二月份决定将它放弃,它和我们再也没有关系。”曾经轰轰烈烈的一场运动至此结束。不过,其影响力绝不会因此而烟消云散。事实上,超现实主义运动对20世纪美学观念有着重要影响
2.荷兰风格派 一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而与卷入战争的其他国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相互隔离。在极少外来影响的情况下,一些接受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球宣纪落绝、未来主义等现代观念启迪的艺术家们开始在荷兰本土努力探索前卫艺术的发展之路,且取得了卓尔不凡的独特成就,形成著名的风格派(DeStijl,荷兰文,即风格之意)。风格派正式成立于1917年,其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其他合作者包括画家列克(BartvanderLeck)、胡札(VilmosHuszar)、雕塑家万东格洛(CeorgesVantongerllo)、建筑师欧德(J.J副生.P.Oud)、里特维尔德花意液该较便写奏(GerritRietveld)等人。显然,风格派作为一致领月灯个运动,广泛涉及到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诸多领域,其影响是全方位威五雷叫身免的。
3.抽象表现主义画派 鱼汉斯霍夫曼(HansHofmann,1883-1静966)是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
4.波普及其之后的画派 20世纪产生于美国画坛上紧愿周很医晚底此齐章满的抽象表现主义,标志着西方现代艺术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如果说,这个画派其实是欧洲现代派绘画在美国的延续,那么此后在美国所产生的种种绘画流派,则全然是美国人自己的创造。波普振画种国艺术,便是最早的一个具有美国特点的画派。
5.至上派 走向纯抽象–俄国前卫艺术
6.未来派 未来主义(Futurism)首先是一场文学运动,它最初由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FilippoTommasoMarinetti,1878-1944)一手炮制。在1909年2月20日的《费加罗日报》上,马里内蒂以浮夸煽情的文辞推出了“未来主义宣言”,号召扫荡际革触两是会府讲北汉根一切传统艺术、创建能与机器时代的生活节奏相合拍的全新艺术形式。未来主义无息均及鸡王自此诞生,并迅速由文学界蔓延渗透至美术、音乐、戏剧、电影、摄影等各个领影眼树域。
7.表现派 表现主义(Exprisseonism)一词,是德国艺术评论家威廉沃命林格(WillemWorringer)在其发表于1911年8月号《狂飚》杂志的一篇文章中首次采用的;他把这个词,与塞尚、凡高和马蒂斯等人的艺术联系在一起。1912年在狂飚美术馆举行的“青骑士”画传此毫富张村毛语展,再次被冠以这个名词。从此,良言该词便成为德国艺术中诸多偏于情感抒发的倾向的名称能编久需叫理感生致。从广义上说,表现主义可用于所有强调以色彩及形式要素进行“自我表现”的画家,但其特指的含义,则是基于二十世纪初叶德国的三大艺术运动,即“桥社”(DieBrucke)、“青骑士派”(DerBlaueReiter)和“新客观派”(知秋DieNeueSachlichkeit)。
8.野兽派 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球帮煤得存的表现主义倾向。
9.立体派 分解与重构–立体主义画派 1908年,在巴黎秋季沙龙的展览上,当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那些风格新奇独特的作品时,不由得惊叹道:“这不过是一些立方体呀!”同年,评论家沃塞尔在《吉尔布拉斯》杂志上,借马蒂斯的这一说法,对布拉克展于卡思维勒画廊的作品评论说:“布拉克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他首先采用了“立体主义”这个字眼。后来,作为对毕加索和布拉克所创的画风及画派的指称,“立体主义”(Cubism)的名字便约定俗成了。
10.后印象派 “后印象主义”(Post-Impresionsm)一词,是由英国美术批评家罗杰弗莱(RogerFry)发明的。据说,1910年在伦敦准备举办一个“现代”法国画展,但是临近开幕,画展的名称还没有确定下来。作为展览组织者的罗杰弗莱事急无奈,便不耐烦地说:“权且把它称作后印象主义吧”。这一偶然而得的名称,毕竟还切合实际,因为参展者都是印象派之后的画家。以后,“后印象主义”便被用来泛指那些曾经追随印象主义,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主义的束缚,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其中杰出者有塞尚、凡高、高更和劳特累克等。实际上,后印象主义并不是一个社团或派别,也没有共同的美学纲领和宣言,而且画家们的艺术风格也是千差万别。之所以称之为“后印象主义”,主要是美术史论家为了从风格上将其与印象主义明确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