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畫家中,不屬于後印象主義畫派的
C 達利。
後印象主義畫派代表人物有:塞尚(Paul Cezanne,來自1839-1906)、 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 及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等。
其創作特色是重視形和塞尚《奧維爾的曲徑》(油畫)構成形的線條、色塊和體、面,以及強烈的内心化和個性化。隻是每人所采用的藝術語言不同。塞尚注重物質的具體性、穩定性和内在結構的表現,對立體主義、構成主義等有較大促進。
凡高追求線和色彩自身的表現力以及畫面的裝飾性,直接啓發了野獸主義、表現主義等流派。高更則專注于藝術表現的原始性和象征360問答性,給予象征主義、超現實主義等流派以重要影響。
後印象主義完全抛棄了自然主義的态度,動搖了西方繪畫中以模仿爲職能的根基,将繪畫引向一個更新奇、更加滲透着強烈情感的主觀世界,爲20世紀西方現代諸美術流派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範式。
此外在一些美術史中:後印象派其他代表人物還有勞特列克(殘疾貴族,下肢殘疾,他的畫作主要以紅燈區的旅館和酒吧中的妓女等下層人物爲題材)等人。
擴展資料:
後印象主義藝術運動是1885年至1905年間出現于法國的一種繪畫風格,它包括所有印象主義派生出來的或者與之對立藝術運動,譬如:新印象主義、象征主義、綜合主義和納比派等等。印象主義和後印象主義皆是以感覺而用科學的方法作畫, 是一種非常客觀的藝術,也是寫實主義過分發達的結果。
受哲學及文學方面反客觀的科學之影響,繪畫不得不加入了主觀的成份,亦即以個動真門棉能配回包雷性爲基礎的強烈自我表現。另受東方簡潔明了的山水畫風影響,以及更爲精密和正确的照相術之純客觀比較觀點來看,都是激起後期印象派藝術興起的原因。
通俗地說,印象主義表現的是瞬息即逝的光色效果,過分的最求感受光色,以偶然代替必然。既然是憑感覺,那必然是主觀的,所以印象派所描繪的是運用主觀的顔色來描繪的客觀事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後印象溶青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