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塞尔·杜尚
他将绘画和雕塑从传统的主题和材料中解脱出来。在《自行车轮》(1913年)中,他将来自现成品(普通、大规模制造的物品)引进雕塑。杜尚出生于鲁昂附近,在巴黎学习艺术。他的早期画作是传统的风景画和肖像画。
360问答1915年以后,他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纽约。在那里,他与曼雷及其他人率据子先呀军一起创立了达达主义。
1926年毛乡回女站国夫有口,他展出了《大玻璃》,一个油彩和导线在两他排玻璃上组成的混合体。
20世纪三十年代,杜尚帮助布置了几个超现实主义展览。
在1946-1966年间,他创作了大型组合作品,再真统矛化证突立《给予:1、瀑布;2、燃烧的气体》。它于1969年被永久性地陈列在费城艺术博物馆。
19附前延案刻层呢处消55年,杜尚成为美国公民。“一个人的生活不必负担太重,做太多的事,要有妻子、许孩子、房子、车子。幸运的是我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相当早,这使我得以长时间地过着单身生活。这样,我的生活比之于娶妻生子的通常人的生活轻松多了。从根学失值日本上说,这就是我生活的主要原则。所以我可以说我过得很幸福,我没生过什么大病没有忧郁症,没有神经衰弱。还有,我没有感到非要做出点什么来不可的压力我从来都没有感到过类似要求:早上画素描,中午或晚上画草图等等。” ——马塞尔·杜尚。
雅克·维隆他的一个兄弟加斯顿,亦名雅克·维隆,也是画家。另一个兄弟,雅克·雷蒙德·杜尚·维隆(1876-1918年),以立体主义雕塑著名,如《马与坐着的女人》。
马塞尔·杜尚的父亲是一英表始较露位公证人,一位通情达理早、心平气和的长辈,从不干往发好涉子女的决定,并在经济上给予帮助。杜尚在兄妹六人中排行第三,他们当中有四位后来成了艺术家。两个哥哥雅克·维雍和杜尚·雏雍分别是画家和雕塑家,妹妹苏珊·杜尚和他是画家。
受外祖父——一位技巧精湛的版画家和两位哥哥的影响,十几岁的杜尚也曾画过些风景油画,还去巴黎的朱利安艺术学院学过十来个月,但基本上都没使他提起过什么特殊的兴趣。还是为了逃避兵役,他才临时抱佛脚地通过了作为“艺术工作者”的身份考试。于1906年离开军队到了巴黎。那正是各种现代艺术流派如火损终如荼的年代,他的两个哥哥也积极叶居意段的引液民困用投身其中,并且与许多现代艺术家们过从甚密,细快镇含级集首吧杜尚自然轻易进入了他们的圈子。在1906年到1912年的短短六年里,他把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等各样风格都尝试了一遍,并成为巴黎先锋派艺术家沙龙的成员,有资格参加每年一度的全国展览会,也有画廊经销他的画。在1912年出现的最早介绍立体主义的书中,杜尚名列其中。他的成功顺利而迅速,照此走下去,成为某种领袖或至少成为代表画家应该是没问题的。杜尚是西方理性主义逻辑发展中的一个例外。他的影响深远而持久,而且他所达到的新境界至今无一人能够真正继承。今天人们大多能欣赏和津津乐道的是他的那些出新的艺术作品,对于他最出色的思想,即超越艺术局限,走入自由境界尚理解不足。
马塞尔杜尚-我心自由
马塞尔杜尚
马塞尔杜尚,1887年出生于法国诺曼底,被誉为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领军人物。
少年时代的杜尚画过水彩,彩笔,也学习外公创作过版画。《薄兰韦勒风景》创作于1902年,是他最早的作品。多年之后,他把这幅画看作是挑战传统艺术流派,代表艺术革命方向的印象派作品,并坦言受到了莫奈的影响。或许此时的杜尚,潜意识里已经萌发出了对所谓正统艺术的质疑和批判。
1906年兵役期满后,杜尚陆续创作出《丛局神神林之屋》,《花瓶里的牡丹》等带有明显野兽派色彩的作品,因为这种风格里有他心动的品质:自由。
重病缠身,英年早逝的诗人拉福格鞭挞理性,蔑视传统。作为一名拉福格迷,1912年的杜尚为其偶像的作品画了一组插图:《下楼的裸女》,并把这幅作品送给了独立沙龙艺术展。艺术展宣称:立体主义虽然被指责为一个体系,却是反对一瞎旅切体系的,是最前卫、最新潮、最解放的流派。《下楼的裸女》颜色单调,极具动感,再现了一个完全非人化的裸体,充满了作者苦心孤诣的探索和自由精神。没想到作品却被组委会给拒绝了。这件事给杜尚带来了极大的醒悟:人都是自以为是,不可理喻的,任何流派,团体,主义在刚兴起的时候都自诩开放、先锋、独立,一旦慢慢发展起来,获得了话语权以后就开始走向反面:僵化、保守、故步自封,成为新的阻碍力量。艺术的破绽被杜尚看得一清二楚,从此以后他决定与艺术告别。
不仅是放弃画画,更要真正地与所谓艺术家的生活剥离,于是他选择去图书馆做一名普普通通的管理员,工作就是简简单单的借书,还书。他阅读了很多哲学著作,而且,“无差别美”的观念已经显现,这几乎是他此后艺术生涯的全部立场。
1913年,纽约“国际现代艺术大展”开幕,这是美国第一次全面介绍欧洲现代艺术的大型展览。此时的美国,在艺术上,还是欧洲的“跟屁虫”。杜尚的《下楼的裸女》初次登台,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美国人对杜尚的看重超过了立体主义真正的创始人毕加索和波拉克。这幅画已经成为美国先锋派的象征,杜尚也成了将欧洲现代派观念带入美国的引路人。
与艺术决裂在态度上是容易的,实践中到底该如何做到?答案就是“悄无声息地做你自己的东西。”他想做的就是时时改变自己,于过去的一切艺术理念、手法,包括自己过去的种种尝试彻底决裂。于是就有了反艺术的结果——《大玻璃》。从1912年构思到1923年停笔,历经11年艰辛,《大玻璃》完工了。《大玻璃》是简称,全称是《新娘,甚至被光棍们剥光了衣服》。作品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新娘,支离破碎,不可名状,有点写意,下部分是一些机器的堆砌物,算是光棍们的形象。这既不是油画,也不是雕塑,什么也不是,却是杜尚最为重要的作品。在这里,点、线、面、色彩等等艺术家看中的元素全部消失,代之以机器般的精准。杜尚想表现一个不可见的四维空间,一些用眼睛看不到的东西。是的,他对只吸引桐亏眼球而非智慧的东西厌恶至极。他倔强和坚定的立场就是,艺术不要只停留在外显式的表达上,而应该反映心灵的翻转和思想的巨变,必须关乎真正的心灵自由。随着《大玻璃》的诞生,现代艺术品的定义产生了。这部作品如今摆放在费城美术馆杜尚专馆最醒目的地方。
1917年的艺术展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艺术展,组织者想把现代艺术的精神全面呈现给观众,此时的美国,一切都是新鲜而富有朝气的。为了体现真正宽容自由的精神,组织者对参展作品不做任何限制,只要缴纳5美元年费和1美元场地展览费。杜尚选择了一个瓷质的小便器,签上了一行字:R.Mutt 1917。但却又被拒展,站在人群中不发一言的杜尚,默默走开了。1912年他就明白了艺术流派的秘密:所有的团体都不会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这个惊天动地的小便器,是杜尚贡献给艺术史的一个新词语:现产品。
关于现产品,杜尚的定义是:不是艺术的艺术品。现产品的立场是没有美,没有丑,没有任何美学性。杜尚的目的只有一个:反对艺术权威。人们多把《自行车轮》作为现产品的第一次亮相:一个普通的自行车轮,一个普通的小凳子,加以一种立体主义的组合。紧接着,《酒瓶架》也出现了,一个普通的酒瓶架被选中,被签上名字。这个名字与物品无关,是双关或文字游戏。这种做法剥离了物品最初的价值,也使得普通的物品被艺术家从生活中提取出来。正所谓万物有灵且美。继《自行车轮》、《酒瓶架》之后,现产品纷纷出现了,《预防断臂》、《梳子》等。最有颠覆性的一幅作品是给《蒙娜丽莎》画上胡子。这是一张1919年从街上买来的一张明信片,信手之间,杜尚为“蒙娜丽莎”画上了一抹唇须,再加山羊胡子,并在空白处写上“L.H.O.O.Q.”据说这一串字母的含义是:她有一个骚屁股。至此,艺术这尊大神,在杜尚现成品的大炮下轰然倒塌。杜尚不仅是反对艺术的种种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反对艺术的根本:美丑之辨。在这里,思维的惯性,审美的固定模式遭到巨大的冲击,撕毁。现产品可以说是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废品雕塑、波普艺术、偶发艺术、大地艺术的精神源头。
1915年6月,自由女神像映入眼帘,杜尚初次来到了美国。美国的自由精神与他蔑视权威,反艺术的主张很是相投。刚下船,他就被纽约的记者团团围住。杜尚很是惊讶,他无法想象那张在法国被拒的画——《下楼的裸女》在美国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它震撼了美国,开启了美国艺术的现代性大幕。很快就有画商慕名而来,愿意每年出资一万美元,买下他一年之中的所有作品,无论他画什么。杜尚断然拒绝了:我已经29岁了,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了。坐得冷板凳,不为名利所动,而且反对利益腐蚀艺术的独立性,这些是杜尚内心的真实写照。为了解决生计,像当年选择做图书管理员一样,他成为了一名法文家庭教师。这也使得他能够发自本心地创作。杜尚开始以美国标志性的图像为创作蓝图。他在自由女神像照片的面部挖了一个洞,然后把布勒东的头像粘在照片后面,这样女神像的面貌变成了布勒东。这是一本诗集的封面,名字叫“防野兔伤害的樱桃树苗”,引自歌德写给情妇的一封信。这种创作大大影响了后来的波普艺术家,他们把杜尚视为精神导师和榜样。《艺术和艺术家》词典里这样评价杜尚:他是纽约达达和超现实主义的领袖,并深刻影响了美国后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美国最引人注目的艺术的发展立场。
毕加索一生都在证明艺术是什么,而杜尚则恰恰与之相反:艺术不是什么。他虽开启了动态雕塑,开启了现成品,开启了观念艺术,开启了行为艺术等等。然而他非艺术的一生,就是要破坏人类理性的自负,把艺术与生活扯平,最终达至心灵的自由。他活得很自在,因为他彻底放下了浮躁与浅薄,势利和投机,在更高的境界里大开大合,风卷云舒。“心无挂碍,究竟涅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