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的荒原中所有的象征意义

花了很多时间整理,差不多全了,请尊重原创……

艾略特引用大量的陆解典故(作者引用36个作家、56部作品和6种外文)、腓尼基水手与商人的意象(43-59,312),渔王的意象(189-190,424-433),罗马神话中界紧群的狄安娜与阿格坦思意由段象(196-200),寻找圣杯的意象(378-395),

圣杯是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用过的酒杯,他当时举杯对门徒们说:“这是我的血,为赎众人的罪而流出来。”耶稣罹难时,他的门徒就用这个杯子接他的血。后来脱心吗策钟误句王功,这个杯子变成了圣物验千延载进顶,只要放进水,杯中就会出现一条银鱼,而且取出之后还会自动再出现一条,取之不尽。不过,只有最圣洁的童贞骑士,才能在历尽艰险之后找到圣杯。等等。

艾略特荒原的象征主义

基督教经典《圣经》中的荒原意象(20-30,331-唱意选困龙乙历皮益又359,322-330),佛教经典《佛经》中的火诫涅盘意象(302-305),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伊尼德》和奥维尔的《变形记》以及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失乐园》中有关苦难与升华的意象(92-110,203-206),中古基督教哲学家圣奥古斯丁的《独语录》中的迦太基人意象(301),中古诗人但丁的《神曲》中的炼狱意象(293-296),莎士比亚的《暴风雨》(48)和延某它沉衣这难叶刚娘《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77)以及波德莱尔Charle模乎增海造收s Baudelaire的《恶之花》(76)中有关享受与纵乐的意象,等等。

以下是文中一些典故的出处:

序言:古罗马佩特罗尼斯《风流韵事记》 西比尔向主神奥丁预言了奥丁的双生子“光明”将被“黑暗”所扼杀之后,表示:“我要死。”

第一节判送反局石著前几行: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序诗中最开头的几行诗:“当四月的甘露渗透了三月枯竭的根须,沐灌了丝丝茎络,触动了生机,使枝头涌现出花蕾”

“玛丽”: 1913年版,玛丽•拉里希伯爵来自夫人,前奥地利女王的侄女
水克星换只容王改开宪会的回忆录,My past

“人子啊,你说不出……”《旧360问答约以西节书》中写道“他对我说,人子啊,你站起来,我要和你说话。”又写道“在你们一切的住处,城邑要变为荒场,邱附女浓利曲左或倒坛必然凄凉,使你们的祭坛荒废,将你们的偶像打景厂确间前碎,你们的目像被砍倒,你们的工作被毁灭。”

“枯死的树没有遮荫。蟋蟀的声音也不使人放心,”:《旧约•传道书》说“人怕高处,路上有惊慌,杏树开花,蚱蜢成为重担,人所愿的也都泼掉,人归他永远的家,吊蒸深击立丧的在街上片来”

“这块红石下有影子,(请走进这块红石下的影子)”:《旧约•以赛亚书》“必有一个人象避风所和避雨的隐密处,又象河流在干旱地,象大盘石的影响子在疲乏之地。”

“风吹得很轻快,
吹送我回家去,
爱尔兰的小孩,……”:瓦格纳的歌剧《特利斯坦和伊索尔德》(Tristan and Isolde)里一位水手所唱的情歌,特利斯坦是一位正直勇敢的骑士,在替自己的叔父康沃优半日苏上甲论尔国王迎娶新娘伊索尔德时,两人误喝说了“爱的迷药”,双双陷入爱河,不能自拔,最终导致了一场悲剧

“马丹梭梭屈里士,著名的女相士”:“千里眼”即是赫胥黎Huxley小说《铝械便讨影黄》(Crome Yellow)中的一段幽默描写

“一副恶毒的纸牌”:古埃及塔罗牌卜算和预测尼罗河水的涨落 ,杰西" L"韦斯顿的《从仪式到传奇》(Jessie L. Weston, From Ritual to Romance), 其中有关“圣杯”(Holy Grail)的传说

“那淹死了的腓尼基水手,
(这些珍珠就是他的眼睛,看!) ”: 莎士比亚《暴风雨》(The Tempest)

“飘渺的城”:象征主义先驱波德莱尔《恶之花》中巴黎:“这拥挤的城,充满了迷梦的城/鬼魂在大白天也抓过路的人。

“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人数是那么多,
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 但丁《地狱篇》

“叫这狗熊星走远吧,它是人们的朋友,不然它会用它的爪子再把它挖掘出来!”:魏斯特Webster的《白魔鬼》(the Dirge in the White Devil)

“对弈”:标题出自Thomas Milton的剧本A Game of Chess,但指的是另一剧本《女人提防女人》(Women Beware Women)的诱奸情节,佛罗棱司公爵爱上了卞安格,让卞的邻居把卞的婆婆骗去下棋,公爵趁机同卞安格私会

前几行: 莎士比亚《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又把烟缕掷上镶板的房顶”:Vilgil的史诗《伊利亚特》

“那古旧的壁炉架上展现着一幅
犹如开窗所见的田野景物,”:Milton 《失乐园》(the Lost Paradise)夏娃

“那是翡绿眉拉变了形”:古罗马大诗人奥维德短篇故事集《变形记》中“翡绿眉拉”变成夜莺的故事

“可爱的太太们,明天见,明天见。”: 《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女友奥菲利亚死前的话“明天见,太太们……明天见,明天见

火诫
“火诫”乃是佛教教义,是佛祖劝诫门徒弃绝欲火,过圣洁的生活。古印度的《吠陀经》 所谓“火”在这里有两重含义:①欲火,指各种欲望的总和。②涅盘之火,指火使不洁之身净化,在死亡中重生

“仙女们已经走了。可爱的泰晤士,轻轻地流,等我唱完了歌。……伊丽莎白与莱斯特”: 斯宾塞《结婚曲》

“在莱芒湖畔我坐下来饮泣”:1.詹姆斯"弗雷泽的《金枝》(在渔王传说中,渔王的行为皆代表当时生产的状况,渔王如果喜笑颜开,那么世界万物一定繁荣昌盛,而今在水边哭泣,表明渔王生命力衰竭
2. 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矮神弃绝爱情,盗走了莱茵河的黄金宝藏,带来了的灾难,主神沃丹和人结合的后代们为纯洁爱情而牺牲,以血和生命的代价赎回了爱,黄金宝藏也重归莱茵河中。

“可是在我身后的冷风里我听见
白骨碰白骨的声音,慝笑从耳旁传开去。”: 戴伊的《蜜蜂会议》。希腊神话中阿格坦恩是一个猎手,无意中撞见狩猎女神阿坦米斯沐浴,被女神变成一只公鹿,并被女神的猎犬撕成了碎片。

“想到国王我那兄弟的沉舟
又想到在他之前的国王,我父亲的死亡。”: Shakespeare的《暴风雨》里安东尼奥靠着那不勒斯王的帮助,驱逐了自己的哥哥米兰公爵,篡夺了爵位。公爵和女儿米兰达漂流到一座海岛上,后来,他用仙术把安东尼奥的航船卷入了暴风雨,船上的安东尼奥、那不勒斯王及斐迪王子各自逃散,并以为对方都已经死去。其实是一场虚惊。当斐迪王子与米兰达真诚相爱,人们以宽恕和解与爱代替了仇恨

"她们在苏打水里洗脚 啊这些孩子们的声音,在教堂里歌唱!”:魏尔伦

“受到这样的强暴。 铁卢”:(翡绿眉拉的姐夫)

“我,帖瑞西士,虽然瞎了眼,在两次生命中颤动,”:奥维德《变形记》中两次因蛇而变性的帖瑞西士,两次目睹过两条大蟒的的交媾,并由于不小心触怒它们而先变为女人后又恢复男身

“我,那曾在底比斯的墙下坐过的”:(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的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由于命运的捉弄,弑父娶母,导致神的惩罚,国土底比斯变成了荒原
“于是我到迦太基来了 烧啊烧啊烧啊烧啊”:中世纪教父奥古斯丁的Confession

"腓尼基人弗莱巴斯,死了已两星期": Shakespeare《 The Tempest》腓尼基水手年轻时与一个女孩相好又背信弃义的抛弃了她,死神用海水吞没了他

雷霆的话 :
耶稣去埃摩司途中,寻找圣杯的武士走向“危险之堂”时的情景加上东欧的式微

“谁是那个总是走在你身旁的第三人……裹着棕黄色的大衣,罩着头 ”:耶稣受难

“有一个空的教堂,仅仅是风的家”:骑士寻找圣杯,须通过一座凶险的教堂

“DA Datta”: 印度佛教里的三条戒律:Da/Datta即克制、舍予、同情

“垂钓,背后是那片干旱的平原”:渔王这主繁殖的神也只能在死水里垂钓

“伦敦桥塌下来了塌下来了塌下来了”:《伦敦桥塌了》(英国民歌)

“我什么时候才能象燕子——啊,燕子,燕子”:翡绿眉拉的姐姐变成燕子(贞洁)
“希罗尼母又发疯了”:希罗尼母的爱子由于遭人嫉妒而被杀害,她因为悲痛而变的如痴如狂,天天梦到儿子,要为他复仇。恰好仇人请她演戏欢宴国王,他们设计了她儿子怨死的故事,并请仇人参加演出而趁机杀了他们。

舍己为人。同情。克制。
“舍予、同情、克制”是在东方文化《奥义书》中寻找到的治疗西方人精神迷乱的最好药方

平安。平安 平安。
印度优波尼沙土经文:Shantih Shantih Shantih/意即出人意料的平安。

如何分析艺术特色?

论述《荒原》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20世纪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创作的《荒原》是诗人把他对西方文化困境的感受上升到哲理的高度,经过意识融合所展示出的既有戏剧色彩又富于启示录式的内心独白。
1、它以深刻的危机与超越意识去沉思西方文化的困境与出路,展示出一个失去了神性之世界的本真状态。在没有神性的世界中,西方文明已全面堕落为干涸碎片,世界之夜已进入夜半,世界之夜弥漫着黑暗。
2、作者把他对现实的思索扩展为对历史的透视,因此他的荒原便具有普遍性与永恒性。诗人要以他的恐怖之诗来震撼荒原人这个上帝缺席的现实,诗人之诗为我们传来了上帝回返的讯息,如此,《荒原》也才不是那种虽死犹生的绝望。荒原意识也就是危机意识,荒原之死是再生之死,即用皈依宗教来拯救荒原。
艺术特色:
20世纪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创作的《荒原》作为现代派诗歌的登峰造极之作,其艺术形式与表现特征有其独到之处。
1、内心独白的运用。
2、广泛地运用自由联想。
3、把诗中的人物放到戏剧化的场景中。
4、诗人通过感人的形象去暗示那些无法或者无需表达的思想。
5、情感的场面化和具体化,这便是他那著名的“客观对应物”效果。
6、大量运用文学的与历史的典故。《荒原》中的题辞和各章标题,或者取自古希腊神话和宗教仪式,或者指向文学作品的故事,抱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象征主义诗歌的开山鼻祖是:

开山鼻祖:波德莱尔。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夏尔·波德莱尔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在欧美诗坛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恶之花》是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集之一。从1843年起,波德莱尔开始陆续创作后来收入《恶之花》的诗歌,诗集出版后不久,因“有碍公共道德及风化”等罪名受到轻罪法庭的判罚。1861年,波德莱尔申请加入法兰西学士院,后退出。作品有《恶之花》、《巴黎的忧郁》、《碰芦局美学珍玩》、《可怜的比利时!》等。
影响:
波德莱尔对象征主义诗歌的贡献之一,是他针对浪漫主义的重情感而提出重灵性。所谓灵性,其实就是思想。他总是围绕着一个思想组织形象,即使在某些偏重描写的诗中,也往往由于提出了某种观念而改变了整首诗的含义。
波德莱尔的美学原则直接影响了19世纪法国最有声望的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马拉美、兰波例如.魏尔伦的诗歌强调音乐性:“万般事物中,首要的是音乐”;主张诗歌的朦胧性:“最可贵的是令人半醉的诗歌,模糊和明晰在诗中互相结合”。马拉美热衷于病态感觉,一味歌咏空虚、死亡和荒诞。兰波则是实践“声、色、味”交感理论的典范,他那首《彩色十四行诗》成为象征主义诗歌的奠基石。这些诗人在波德莱尔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了诗歌新领域,探索诗歌表现的新方法。
19世纪的画家与理论家、诗人的关系密切,很多画家亲自写文章阐述自己的艺术理论,因此发起于文学领域的象征主义理论很快就渗透到了造型艺术中,波德莱尔的文艺理论提供给画家新的表现角度、扩大了绘画表现题材,绘画开始向“表现性”发展。象征主义艺术虽然与印象派同时产生,但是20世纪初的主流艺术超现实主义继承的是象征主义而不是印象主义,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象征主义艺术是西方绘画“现代化”发展的开端。
波德莱尔不但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而且是现代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现代主义认为,美学上的善恶美笑让丑,与一般世俗的美丑善恶概念不同。现代主义所谓美与善,是指诗人用最适合于表现他内心隐秘和真实的感情的艺术手法,独特地完美地显示自己的精神境界哗纳。《恶之花》出色地完成这样的美学使命。

5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