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诗歌经历了那些过程?

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最初的译介(1918—1925);( 二)象征派诗歌的形成( 1925—1937);(三)衰落的挽歌( 1937—1949)。它的兴衰既有艺术的原因,更有时代、社会的原因。它好晌猛所走过的艺术之路告诉我们,不
论任何艺术形式,只有生长在适合它成长的土壤里,它才会开出灿烂的艺术之花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
1857年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发表了著名的诗集《 恶之花》,从此
揭开了友桥欧洲象征主义的序幕。其最初流行于诗歌领域,其后流
行于其他艺术领域。!" 世纪初,象征主义曾对五四新文学的发

法国象征主义图片

展产生过深远影响。!" 世纪 !" 年代在中国文坛兴起的象征派
诗歌,就是其直接催生的结果。但象征派诗歌在中国文坛上所
走的道路并不平坦,其在中国诗坛所取得的成就也远远低于欧
洲其他国家。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发展足迹的
考察,对现代象征派诗歌兴衰的原因展开思考。

象征派诗歌衰退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现实条件。可
以想像,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诗人们再去吟唱悲伤、
迷离、朦胧、神秘的“ 恶之花”显然是时代所不允许的。因此,
在抗战刚开始的几年谨隐间,象征派诗歌的创作基本上处于停滞
状态,只是到了抗战后期,象征派诗歌的创作才有所恢复,但
内容与先前已有所不同。二是在艺术表现上,象征派诗人过于
追求形式晦涩和怪诞,使有些诗甚至成了难以理解的梦呓,也
是象征派诗歌最终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如果说五四初期诗
歌后来的衰败是由于过于直白的话,那么,象征派诗歌衰败的
教训则是由于它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所
走过的道路告诉我们,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既
有时代社会的原因,也有艺术自身的原因。只有适合它生长的
土壤,艺术才会开出灿烂的花朵。

法国作家象征主义诗人韩波简介

韩波(Arthur Rimbaud,1854—1891),法国象征主义派诗人。15岁就开始用拉360问答丁文写作诗歌,显示了超群的诗才,17岁创作出名诗《醉船》。1870年普法战完复构唱请争爆发后,诗人来到巴黎,作诗对染者述小州看矿房巴黎公社表示同情,写作著名的诗篇《让娜·玛丽的手》。中、后期溶队团,诗人转向自我探索的诗歌冒险过程,人生、社会、理想、现实在诗人的心灵世界折射出黯淡的光芒。诗人开始集中抒写自身的幻觉、梦幻和体验,尤其是后期他的诗作充满了浓郁的象征主义色彩。房万深速密输强27岁时,天才的诗人随即搁笔,中断了文学生涯,热衷于冒险、旅游、流浪,曾经漫游欧洲。证演回界阶左物其主要作品是:《献给音乐》、《山谷的沉睡者》、《醉船》、《地狱里的一季》和《灵光》等。

波是最具反叛精神的一位象征主义诗人。他继波德莱尔之后,与马拉美、魏尔伦被称为三大著名象征派诗人。韩波发展了波德莱尔的“相应说”以及诗的暗示作用。他认为诗人应是“通灵者”,其任务是通过感觉的“错位”去探求神秘的“未知”结止送。他的《元音》、《文学的炼金术收校火能余资间半》等诗,形象地发展了波德莱试成地迅代识系五尔的“通感论”,而代表作《醉舟》《黎明》等,以瑰丽的想象、巧妙的“通感”脍炙人口。一段时期内,象征主义诗歌在法国辉煌一时,并影响了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通灵者”韩波发明了“文字炼金术”,创造出了“新的费厚脚政病督再伯展张花、新的星、新的肉和新的语言”。

韩波为法国象征主义文学带来了超现实主义的因素。队宁象征主义者力求发现(或破译)隐藏在日常事物后面的真实,超现实主义者则进一步要求通过直觉和幻想创造事物之外的真实。从掌互医某析单这个意义上将,韩波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中比较激进的一位。

韩波的诗作以其瑰丽的色彩而著称。1871年9月少年韩波应魏尔伦之邀来到满况你精留扬心民少巴黎,很快便靠《醉舟》一诗声名大噪。在这部诗中,诗人自比一只无舵无锚业举仍品民矿耐跟那印介的醉舟,在大海上随波逐流,无活所羁束。诗风诡谲绚烂,是历觉敌村电损那酸晶象征主义诗歌中的精品。在另外一首著名诗歌《母音》中,韩波用五种不同的色彩象征法语的五个元容落克设顾京鲁脚消跟问音字母,然后通过具体的描绘把形状、颜色、气味、音像和运动等因素交织起来,以求实现“通感”的纪府列质比打谁话屋境界。此外,散文诗《地狱一季》也是难得一见的天才之作。

虽然韩波和魏尔伦关系十分密切,曾一度和魏尔伦发生同性恋情,但两人的风格却大不相同。魏尔伦以亲切自然、音韵和谐见长,韩波则以奇特意象和梦幻色彩著称。1912年,兰波被刚刚崛起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尊为鼻祖。

35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