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西方音乐史的几大分期
通常情况下,三千多年的西方音乐史可以按照几次明显的音乐风格的演变,划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5世纪)
关键词:繁荣的音乐文化
第二时期:中世纪时期(公元5世纪——公元14世纪)
关键词:基督教统治、黑暗时期
第三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5世纪——公元16世纪)
关键词:从教会走向社会、从神走向人、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第四时期:巴洛克时期(公元17世纪——公元18世纪中期)
关键词:华丽、绚丽
第五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公元18世纪下半叶——公元19世纪初期)
关键词:理性、多题材形成
第六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公元19世纪)
关键词:感性、感情至上
第七时期: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以后)
关键圆链枝词:多元化
此外,还有一些音乐流派的名称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有时也单独被划橘敏分为一个单独的时期。如:洛可可时期、印象主义时期等。
这些时期的划分并非是绝对的,每一个风格时期的形成,都是后人根据前一个时期的风格特征而对之的定义。比如,中世纪时期,我们常常说是黑暗时期。但是,中世纪时期的音乐文化却是相当丰富的。
同时,每一个时期风格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某个人的所谓革新所造成的,而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每个风格时期的形成,都具有必然性,都存在酝酿、产生、发展、成熟,直至衰落的过程,某个时期的产生,都已经在前一个时期中有所预兆,从而保持了历史的连续性。
比如,17世纪初,巴洛克新风格的产生,其实在文艺复兴晚期已经有了某种预兆,甚至是巴洛克之前的音乐发展共同促成了这一时期的产生。再比如,20世纪现代音乐的产生,伴随着很多不理解,为何她还能继续发展?这显然不是某位伟大作曲家的功劳,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和音乐自身发展的必然。
此外,按照其他唤老的标准进行划分的,比如,有距离现今时间的长短,分为西方早期音乐、近代音乐、现代音乐、当代音乐。
按照西方音乐形态学划分,前调性时期(1600年之前)、调性时期(1600年—1910年)、后调性时期(1910年之后)。
古典主义时期如
18世纪初~19世纪初的音乐风格。它出现在巴洛克时期之后,结束于浪漫主义时期之前,而且与这前后的两个时期都有着相当大的年代上的交叠。
1720~1760年左右,一般被称为早期古典主义时期( 也有人称前古典主义时期)。这种风格的基本特征是采用主调和声织便体和更简化与更“ 自品然 ”的旋律(这在当时被称为“华丽风格”)。这种风格还可以包括结构的方整性,结构内部(乐章间或乐章内)的更大的对比,力度等级的渐变,节奏轮廓更加清晰,和声语缺养叫合航示杨张商汇简化,和声节奏放慢等等。在似发1730年前后这种新风格也出现在意大利的器乐作品中,特别是节奏复杂化和旋律装饰化的倾向在德国的情感风格的键盘乐器的作品中达到了高峰。此外,早期古典主义音乐还包括了以法国音乐为主的洛可可机打拿讨千茶达黑风格,这种高度装饰告画粒化的宫廷风格与当时的意大利和德情刘东设国音乐相比带有更多的巴洛克遗风。
1760年~18世纪末,可以划为晚期古典主义时期。这个时期产生了一种不同于早期阶段的更具世界性的风苗买贵秋导味起练剂格上的综合。它开触万转阶限希饭况犯始越来越具有风格与形式上磁灯相氧机更消溶的复杂性和表现上的深度,感硫升且破功害烧她期香这一过程的特点是以J.海顿和W.A.女夫黑仍在莫扎特的成熟作品为代表的。至况粒厚死于L.van贝多芬,在把他划为古典主义还是浪漫主义何者更好这一点上,长期以来是有不同意见的。从某种角度上看他既是一个古典主义音乐家(特别是青年时代),又是一个浪漫父主义音乐家,因为他身上的确已经存在着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如把自己看作一个独立的作曲家,主观的自我表现在作品中越来越强烈等等。但是从针日另一个角度看,他又既不是一个典型的古典主义者,也不是一个像H.柏辽兹或R.舒曼那样典型的浪漫主义者。不过,从音乐上来看,他对大规模曲式的控制,明确而有力的节奏,功能性为主的和声,把主题(动机)的展开作为一种原则来坚持,以受伯烟牛及对传统对位技巧的兴趣等等,都有助于人们把贝多芬的风格看作是海顿和莫扎特风格的一种延长和扩展。因此,人们还是把贝多芬、海顿和莫扎特3人放在一起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或把他们视为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