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望天神,夜里到处跑的动物是什么

乌鸦,展开暗黑的翅膀掠过无月的夜晚,发出嘶哑的叫声,声声凄厉,令人悚然。它背负着凶兆之名,遭人唾骂和厌恶。但曾几何时,它又是带来光明的神使,是拯救人类的恩主。无论是美名还是污名,都不过是人心造相,而对乌鸦而言,毁誉之上,是无边无垠的天际苍穹。

马王堆汉墓出土非衣帛画中的扶桑树与太阳金乌。

撰文 | 李夏恩

污名:凶兆之鸟李丛巧

乌鸦乌鸦在天上,

乌鸦真能飞。

乌鸦老了不能飞,

对着小鸟叫。

小鸟每天打食归,

打食归来先喂母。

自己不吃忍耐着,

母亲曾经喂过我。

——老北京童谣

恐怕没有哪种鸟类比乌鸦背负着更多的污名。只要听到它嘶哑的“哑哑”叫声,人们就不由自主地皱起眉头,仿佛头顶掠过的不是轻捷的黑色身影,而是一整天的厄运。在影视剧中,哪键表现危险或是厄运将至的俗滥镜头,就是拍摄乌鸦高叫飞过。

乌鸦被当做凶兆的象征,在中国,早在两千年前就已广泛流传,汉代学者焦延寿的《易林》记载道:“城上有乌,自名破家。召唤鸩毒,为国患灾”;“乌鸣郑举庭中,以戒凶灾”。唐代学者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直截了当地总结道:“乌鸣地上无好音”。

普通人对乌鸦尚且如此嫌恶,正在走背运或是患病之人对乌鸦更是避之唯恐不及,它被视为死神的使者,鸣叫乃是索命梵音。在文艺复兴时代画家老勃鲁盖尔的名作《死神的胜利》中,满载骷髅头的死神同伴,正是与其同乘一匹马的乌鸦。同一时代欧洲的乡民也迷信,如果一只孤独的乌鸦三次飞过一户人家的屋顶,那么这户人家不久就会有人死去。即使到科学之光照亮的20世纪,乌鸦报丧的不白之冤仍未洗清,甚至还得到了“科学解释”。一位名叫利德尔的生物学家声称,生物在死前三天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味。这一理论引进中国后,被言简意赅地称为“知死臭”,又和古代医书中提到的“尸气”混为一谈。按照这种理论,乌鸦和枭鸟之类的动物对这种气味异常敏感,所以当人临死前,乌鸦便会循着气味飞集到将死者的身边,只待对方一死,便可大快朵颐。

17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