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歌剧的简介
浪漫主义歌剧 (Romantic Opera)因风格多元化而难以概括。总的来说是追求抒情性,以表达人物情感为主旨。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浪漫主义歌剧的相关介绍,欢迎阅读!
浪漫主义歌剧的基本信息
浪漫主义思想起源于法国大革命前的启蒙运动,到十九世纪中叶让位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在十八世纪后半叶的古典音乐风格中逐渐露出端倪。到十九世纪初,音乐风格的一些主要特点在贝多芬、舒伯特和罗西尼的作品中逐渐明朗。到柏辽兹、董尼采悌(Gaetano Donizetti,1797-1848)和贝里尼(Vincenzo Bellini,1801-1835)的创作时期,浪漫主义音乐风格进入发展的鼎盛阶段。尽管浪纳判漫主义思想和文学十九世纪中叶已经让位于现实主义,但是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又延续了半个多世纪。
浪漫主义歌剧的发展过程
歌剧的古典风格让位予浪漫风格是个逐渐过渡的过程。而且古典风格的相当一部分传统形式在十九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继续显示着艺术生命。意大利的浪漫主义歌剧最初继承着古典歌剧的传统,如:主要人物是品德高尚的王公贵族。但是,音乐风格逐渐鲜明地背离传统:一方面,人声嗓音自然、悦耳的美妙效果成了主要追求的目标;另一方面,音乐注重旋律,时常很花哨,以便展示歌唱家惊人、完美的歌唱技巧。这种演唱和音乐风格就是所谓的“美声唱法(bel canto)”。“美声唱法”一词是在这种音乐风格快过时的时候,才开始被发明、被广泛使用的。但是在这种音乐风格盛行的时候,它只是人们对音乐效果的一种追求,并没有人称其为“美声唱法”。据说罗西尼于1858年曾惋惜地说:“多可惜啊,我们已经失去了bel canto。”当然,莫扎特的音乐里不乏表现人声的佳作。但是,贝里尼和董尼采悌则走得更远。他们更注重旋律线条美,乐队伴奏更简单,有意限制多样化的和声进行,和声节奏更有规律可循,更通俗易懂。古典时期作曲家塑造的人物形象更真实,性格更复杂,但是依然保留着“大团圆”结尾。浪漫主义作曲家则喜欢性格特别复杂的人物形象,让主角身上集中着善与恶、优与劣的两面特点;体现着美德的主角,正是由于他们自身的缺陷而走向毁灭。
为塑造这些复杂、矛盾的人物,浪漫时期作曲家让主要角色置身于大批配角和壮观的道具、布景的背景中,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中把个性表现出来。
随着历史进入十九世纪末,意大利歌剧风格也走向晚期浪漫主义风格。晚期浪漫主义歌剧在题材上与当时文学和绘画领域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意大利文verismo译作真实主义)紧密相连,在音乐风格上则努力继承着威尔第的成就。威尔第(Giusepe Verdi,1813-1901)喜欢自己选定剧本题材,而且喜欢阴谋险恶、情绪阴暗的故事情节,这已经带有现实主义的影子。《弄臣》正属于这类题材。
晚期浪漫主义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的典型真实主义作品,首先要算是雷昂卡瓦罗(Ruggiero Leoncavallo,1858-1919)的《丑角(I Pagliacci)》(1892年)。主角卡尼奥是一位巡回演出小剧团的团长。他发现自己的妻子与一位团员相爱,怒不可遏,在剧团的手贺演出中,假戏真做,杀死情敌。真实主义的最早作品是比才的《卡门》(1874年)。剧中女主角卡门是一位烟草女工,先引诱龙骑兵下士何赛又抛弃他,转而追求斗牛士艾斯卡米约,最后导致何赛在斗牛场外杀死卡门。尽管卡尼奥和卡门只唤起人们有限的同情,但是这两个人物对观众的刺激和震动却很大。可见,真实主义歌剧与现实主义洞薯改文学一样,触动了当时社会的核心问题(最初的小报出现在十九世纪后期也不是偶然的):目光集中在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揭示了当时由都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弊端──贫穷、失业和犯罪。
浪漫主义歌剧:威尔第的《茶花女》
1847年,威尔第在巴黎与他八年前相识的女友、女高音歌唱家斯特拉波妮再度相聚。同居两年之后,他在一度祖居的意大利的一座小城圣阿加塔买下了一所大宅院。他们俩在小城里的同居生活招惹了当地不少流言蜚语,也招来了威尔第前岳父的一封谴责信。威尔第回了一封短信:“我的行为准则是,未被邀请就决不干涉他人的事,所以希望他人也别干涉我的事。”《茶花女》的情节与威尔第这段生活经历大体一致,歌剧《茶花女》的创作即由此促成。与《茶花女》的悲剧结局不同的是,威尔第与斯特拉波妮于1859年结婚。婚礼规模不大,但是他们几乎形影不离地又生活了约四十年,直至她去世。
十八世纪
18世纪下半叶,“启蒙运动”遍及写师温整个欧洲,成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自由”、“平等”、“理性”则成为这一来自运动的思想核心,并成为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旗帜。以海顿、莫扎360问答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念具府院温乐派”,其音乐风格正体现出了“启蒙运动”的基本思想,因此,人们常把音乐史上的18世纪下半叶称做“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古典乐派”的音乐风格可以概括为朴素、亲切的音乐语言;明晰、匀称的结构形式;音乐中不断加强、深化的矛盾冲突以及与民间音乐的密切联但急斯洋想留系。这种音乐风格,基本上代表了这一时期欧洲音乐的总特征。乡波车粮未附财必代另一方面,“维也纳古典乐派”在交响音乐、歌剧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代表了这一时期欧洲音乐的最高成就。所以说18世纪下半叶是“古典乐派时期”。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汽设船十九世纪初。
这个时期艺术攻许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够汽纸异困试幻想。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载优句料技显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可白坐抗假出进音乐所不同的是,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如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重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控头括斤山笔布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式兰伟仍事信程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在音阶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单乐章题材的器乐曲繁多,主要是器乐小品,如即兴曲、夜氢略复记树船留曲、练习曲、叙事曲、幻想曲、前奏曲、无词曲以及各种舞曲——玛祖卡、圆舞曲、波尔卡等。在众多的器乐小品中,钢琴小品居多。声乐的作品孔场例如中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并将诸多的声乐小品串联起来形成套曲,如舒柏车居年他时器特《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就是工令均量死后联司结击外浪漫乐派创新的艺术题材。和声是表现浪漫主义色彩的重要工具,不谐和音的扩袁已毛势孙理路月大和自由使用,7和弦和9和弦以及半音法和转调在乐曲里的经常出现,扩大了和声范围及表现功,增强了和声的色彩。作曲家创立了多乐章的标题交想曲和单乐章的标题交振普器坚率响诗,这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的形式。
浪漫注意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如果贝多芬的音乐只是黑白电影或版画的话,那么浪漫乐派作品则像水彩画和五颜六色的油画。这一时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浪漫主义音乐流派。一种是以勃拉姆斯为主要代表的保守浪漫主义,另一种是积极浪漫主义。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也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上成果最为丰富的时期,它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优良传统,并有大胆的创新,这一时期的许多音乐珍品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