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了解画家蒙德里安的资料,帮帮忙,好心人。
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出生在荷兰的阿姆尔弗特,曾在海牙、鹿特丹 彼埃·蒙德里安、罗伦、巴黎和伦敦等十多处地方居住作画,晚年移居纽约,大幅度扩展创作领域,对建筑、工艺和设计产生很大影响。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与德士堡等组织“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亦即今日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蒙德里安早年画过写实的人物和风景,后来逐渐把树木的形态简化成水平与垂直线的纯粹抽象构成,从内省的深刻观感与洞察里,创造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之美。他崇拜直线美,主张透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1919年~1938年 在这一时期蒙德里安发现了新的个人形式,他使用更基本的元素创 彼埃 蒙德里安的作品作(直线、直角、三原色)组成抽象画面,此时期的代表作“线与色彩的构成”色彩柔和、充满轻快和谐的节奏感编辑本段彼埃·蒙德里安-灰色的树作品简介 1910年后,蒙德里安开始崇拜立体主义。1911年末,这位年近40岁的艺术家 灰色的树离开祖国来到了巴黎。当时正值立体派从分析阶段走上立体综合阶段,他被分析派所吸引。这时他最喜爱的题材是树木、沙丘、海洋、教堂和风车,所有这些正是与他熟悉的荷兰环境密切相关的。在这一幅《灰色的树》中,他把凡·高的表现性、野兽派色彩的非描述性以及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线形图案熔于一炉,使之成为一幅构成型的、造型感强烈的,然而仍是极富独创性的作品。此画作于1912年,有78*107厘米大,现藏荷兰海牙格敏特(Gemcente)博物馆。1912年,蒙德里安已陷入立体主义的块面结构之中。他在巴黎的最初几年里,由于受到毕加索、勃拉克的分析性立体主义影响,色彩上仅限于灰、绿、赭三种颜色。尽管如此,即使在他最富立体主义的绘画中,也仍然坚持以纯正面形式来表现。他很少画物体的倾斜面或加上一点雕塑般的投影,只有那种倾斜面或雕塑般的投影才使法国立体派画家的作品产生确切而有限的三度空间的实体感。蒙德里安虽然热衷于立体主义原则,但他已经超规越矩,既不需要主题,也不追求三维视觉的深度感。 随后,他超越了立体派,画树木或房屋几乎全是用线来构成,形象痕迹消失,留下的只是线条的迷宫,是把骨架显示出来的一种高度分析的作品。他在《造型艺术与纯粹造型艺术》一文中说:“我感到‘纯粹实在’只能通过纯粹造型来表达,而这纯粹造型在本质上是不应该受到主观感情和表象的制约的……”显然,他对立体派是不满意的,因为它不能达到“纯粹实在”。1913年他开始了对色彩的实验。在蒙德里安的理论中所强调的“纯粹实在”和“纯粹造型”,可以说概括了蒙德里安的终身追求。对他来说,造型表现手法简单,意味着形状和色彩的行为的统一。他认为,抒情的、描绘的或歌颂的美是一种游戏或逃避,它所描绘的美与和谐是一种观念的理想。它不可企及,因此它被停留在生活之外。那么,怎样才能使“纯粹造型”达到“纯粹实在”呢?蒙德里安说:“真正的实在的造型表现,要通过平衡里面的力学来达到。新的造型艺术表明:人类的生活,虽然经常屈服于时间和不协调之下,但仍然建基于平衡之上。”若把这一理论具体化,即在造型美术中,只能通过形状和色彩的动势平衡来表达“纯粹实在”。 蒙德里安在1917年与奥特·凡·杜斯堡(1883-1931)、巴特·凡·德·莱克(1876~1958)三人共同建立了名为“风格派”(DeStijl)的社团,并为该社团创办了一份同名杂志,从而构成了以他为首的抽象派美术理论的体系。《造型艺术与纯粹造型艺术》那篇文章正标志着他的抽象派艺术理论的确立,因为他已多次提到:“抽象艺术的首要和基本的规律,是艺术的平衡”。他的抽象画排除了任何曲线。画面上的色块都离不开直角。作于1921年的《构图》帮助我们理解他的这一理论的实质。此画有61*50厘米大,现归布拉里克姆S·B·史里佩氏收藏。蒙德里安自己说:“我一步一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我的作 彼埃 蒙德里安的作品品最后只由直线和横线构成,形成诸十字形,各自互相分离地隔开,……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的力量的表现;这类对立物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他从大大小小的原色块和矩形直角形状的组合中寻求所谓“表里平衡、个性和集体平衡、自然与精神、物质与意识的平衡”等等。这一切都为了鼓吹一种极端抽象的精神,宣扬艺术应该完全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应该追求“绝对的境界”。所以人们又给他这种抽象画特征起了个雅号,叫“冷抽象”,以区别于与他同时代的另位俄国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的艺术特征。世界上的许多事往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蒙德里安的这种“平衡”理论,在他的画上并不怎么令人兴奋,可是在家具设计、装饰艺术以及即将引起世界注意的“国际风格”的建筑设计上,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事实上,“风格派”成员中不少力求革新的建筑家们,在蒙德里安的理论影响下作出了新的探索。其意义在现代建筑史上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另外,蒙德里安于1916年,结识了荷兰哲学家苏恩梅克尔(Schoen-maekers)。此人在哲学上推崇新柏拉图体系,自称为“积极的神秘主义”,或叫做“造型数学”。苏氏曾对这两个互不相关的名词作了如下的解释:“造型数学从创造者的观点来看,意味着真正的有条不紊的思想;至于所谓积极的神秘主义的‘创作法则’是:我们现在研究着把我们想象中的现实转变成可以为理性所控制 彼埃 蒙德里安的作品的结构,以便随后在‘一定的’自然现实中重新发现这些相同的结构,从而凭借造型视觉去洞察自然。” 苏氏这种“造型数学”理论,有许多细节正中蒙德里安的下怀,故对他也十分崇拜。而且苏氏的理论几乎可以直接用来说明蒙德里安的造型结构。足见蒙德里安与苏氏的交往,对艺术家后来的构成主义绘画发生了决定性作用。20世纪中叶的西欧现代建筑完全从古典建筑观念中摆脱出来,便得益于蒙德里安这种平衡理论。 此后,他已完全不画眼睛看见的实物,而把绘画语言限制在最基本的因素:直线、直角、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非原色(白、灰、黑)上,称这种画为新造型主义。从1917年起,他画了大量这种作品,题目彼此差不多。《红、蓝、黄构图》也是如此,它作于1930年,有51厘米见方,现归纽约私人(MrandMrs,ArmandP,Bartos)收藏。背景说明 蒙德里安及其荷兰“风格派”,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并不局限于绘画。它对当时的建 彼埃 蒙德里安的作品筑、家具、装饰艺术以及印刷业都有一定的影响。事实上,“风格派”内的许多成员正是各艺术领域的积极活动家。提到蒙德里安,我们马上会想到那些规格不同的矩形方格子。某些美术评论家认为蒙的作品只适用于广告设计、家具、印刷品和建筑装潢,根本谈不上“绘画”二字。这种批评其实是抽象的,因它离开了时代特征,当时蒙德里安不这样认为,他一步一步地走上绘画几何学的抽象构图道路,是沿着立体派和未来派的单纯化结构而来的。
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简介?
彼埃·蒙德里安 (PietCorneliesMondrian;187黄久2年3月7日-1944都地够位掌黑年2月1日),荷360问答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 荷兰画家。1872年3月明掌社7日生于阿默斯福特游观钢离周鲁流洋再资,1944年2月1日卒于美国纽约。早期大量黑占显作品风格介于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之间。20年代初开始从事纯几何形的抽象创作,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原色红、蓝、黄及灰色。他认为艺术是一种净化,只有用抽象的形式,才能获得人类共病满叶实死农故代住帝背同的精神表现。蒙德里安是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最典型的作品是油画《百老汇爵士乐》。 蒙德里安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敢于用艺术建构未来令世生活的人。他打破来孩战列致钟根害了我们认为理所应当星营的现象:绘画总在平面上进行。蒙德里安对每一个长度都通过绘画中习惯性的透倍磁货眼官老线夫主病得视效果,去摆脱我们眼睛已习惯的深度的影响。每一条倾斜的线对他来说都涉及了透视原理。在蒙德里安那里,空间在平面中是自我独立的。 ·蒙德里安(1872—1944),生于荷兰中部的一座氧心球巴望考细小城阿姆尔弗特(Amersfoort),后来到阿姆斯特丹学习绘画。在此期间,蒙德里安接受了通神论,开如在绘画中体现和反映通理念。在通神论的影响下停凯道色伯特,蒙德里安先后尝试了印象派和立体主义的绘画风格,但最终他抛充了这些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新造型主义。作为抽象主洲球免说义的代表画家,蒙德里安对抽象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神智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进化”(evolution):灵魂的完善对下一个难川甚超势友己输尽“轮回转世”(re国采爱判决把难审晶incarnation)造成有益的影响,而属世和灵魂的失落会张曲行声封促稳拿还出造成负面影响;因为,“业”(karma,也称“羯磨”,佛教名词,称身、口、意三方面的照活动为“业”、“业”产生后不会消失,将引起今世来世的因果报应)是统辖“轮回转世”的重要原则,是“进化”的本质特征。这些在蒙德里安以花和女孩为题材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蒙德里安的作品除了运呈现出“象征主义”特征外,他还尝试“新印象主义”的技法。在一系列以沙丘为题材的作品中,类似于“点彩派”的小色点被较大的色彩团块所取代。与其说“象征主义”和“新印象主义”在蒙德里安的艺术生涯中仅仅是昙花一现,居于浅尝辄止的地位,不如说它们和蒙德里安数十年孜孜以救的“新造型主义”一样,蕴涵在同一股强大的“潜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