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与名画】斜杠青年之极品,人生赢家鲁本斯
【九洲芳文】
纵观千年世界美术史, 天才、大师多如天上的繁星,像梵高、伦勃朗、卡拉瓦乔这样堪称悲剧人物的不在少数。 究其原因, 凡大才者多放旷, 所以名垂青史又一生顺利的反而不多。
彼模衫得·保罗·鲁本斯(1577-1640)是16-17世纪伟大的巴洛克绘画大师,也是佛兰德斯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外交家, 没有之一。
除了画家和外交家,再给他贴几个标签:虔诚的天主教徒、爵士、白胖子、阳光灿烂。(白胖子和阳光灿烂是什么鬼?!看完你就明白了)
而他最重要的一个标签应该是: 人生赢家 。
他的籍贯很少有人能介绍清楚。有人旦空腔说是比利时, 有人说是德国,还有说荷兰、西班牙的。其实,确切的称谓是“佛兰德斯画家”。 佛兰德斯是一个让无数历史老师发了神经病的地方, 因为这个地方不断地变换形状、更迭名称和统治者, 很少有人能说清这个地方的前世今生。它主要在现在的比利时西部,亦包括法国北部和荷兰南部的一部分。人口主要是佛拉芒人,说荷兰语(又称“佛拉芒语”), “佛兰德斯”在荷兰语里就是“低洼之地”的意思。而”荷兰“”尼德兰“也都是“低洼之地”的意思。在鲁本斯的时代, 这里隔着法国归西班牙管辖。
这个地方不大, 在世界美术史上却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用蓖麻油调和颜料的油画画法最早从这里产生,传到了南方意大利,有了这种技法,达芬奇、拉斐尔这样的大师才得以彻底完成了从房顶、墙面装修工到一代宗师的转变。在这片土地及其周边, 先后涌现了凡.艾克,勃鲁盖尔,鲁本斯,伦勃朗, 梵高,维米尔,玛格丽特等一代又一代大师。亏租
鲁本斯的老爸,让.鲁本斯是一名佛兰德斯地区安特卫普信奉新教的律师。他早年在意大利受教育,成年以后决定信奉新教。为了逃避阿尔瓦公爵的宗教迫害,在1568年他逃到信奉新教的德国(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叫做锡根的城市。
在这里,老鲁本斯结识了后来成为尼德兰统治者奥兰治威廉一世第二任妻子的安娜, 成为了她的法律顾问。本来是律师和客户的业务关系, 两个人一不小心给升级了一下,发展成了情人关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动了王的女人,老鲁本斯因绯闻而入狱。
在1577年,彼得·保罗·鲁本斯在锡根出生了。风流老爸去世后,12岁的鲁本斯跟随母亲回到了西班牙统治下的家乡安特卫普,并在那里接受了天主教洗礼。鲁本斯后来成为著名的天主教反宗教改革画家,对他的老爹完成了宗教信仰上的复辟。
少年时期的鲁本斯在一个伯爵夫人家里做侍童,得到了非常正统的贵族教育。身处多国环绕的佛兰德斯,在德国度过了童年,加上良好的教育,鲁本斯小小年纪就精通拉丁语,德语,荷兰(佛拉芒)语,法语, 意大利语,英语等多种语言。据说鲁本斯11岁的时候会说7国语言,成年后可以用5种不同语言书写。
鸡娃的同学们请不要再盯着清华、北大、哈、耶、普了。进了北大的也有去养猪的,说脱口秀的,还有去传达室看门的。不如直接参照一下大师的成才轨迹:如果你的娃要成为鲁本斯这样的人生赢家, 那11岁以前一定要先上好补习班, 把7种外语学好,千万不要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鲁本斯会这么多语言, 简直就是个讯飞翻译机。这样的人不当联合国同声翻译真是可惜了。可是因为那时候联合国还没有成立,他决定先当一个画家。1592年开始,他的母亲给他找了当时好几位名师做他的老师。而他也没有辜负期望,在1598年21岁时就获准加入安特卫普画家公会,成为了一名职业画家。
在1600年,那位伯爵夫人, 也就是鲁本斯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 把23岁的他送往意大利, 并把曼托瓦公国公爵介绍给他。公爵成了鲁本斯生命中第二个贵人。
像鲁本斯这样天生的人生赢家,自然不会让人为他担心。对他来讲,成功的路千万条。平坦的人生路上,贵人也是一个接着一个,排队为他超赞助力,鲁本斯想不成功简直就是不可能。
鲁本斯投奔的曼托瓦公爵颇有洛伦左.美第齐之风, 他非常喜欢鲁本斯,遂无欲无求资助他游历意大利。 在这个期间,鲁本斯零距离接触大师们的湿壁画, 特别学习了米开朗基罗等大师对人物和肌肉的塑造,威尼斯画派大师们对颜色和光影的追求,卡拉瓦乔对冲突和戏剧性的描绘方法,还有拉斐尔堪称完美的笔触。观摩和临摹中,鲁本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公爵发现了鲁本斯惊人的语言天赋,将他提拔他为大使。鲁本斯的斜杠青年生涯也华丽地开始了。他对公爵知恩图报, 还经常代表公爵出访。在出访期间,他不但以超高的情商让各国王公名流为之倾倒,还为当地权贵画肖像,外交使命圆满完成同时也声名远扬。《莱尔马公爵骑马像》就是这样一幅“油画外交”的代表作。一时间, 各国达官显贵都以能请到鲁本斯画像为荣。
在1608年,远方传来母亲病重的噩耗,鲁本斯立即返回了安特卫普,后来再也没有返回意大利。
他在这些年他的艺术生涯早期的作品还有《圣海伦娜》、《上十字架》、《下十字架》、《基督戴荆冠》等等,都带有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特点。
这幅《上十字架》,巴洛克画作标志性的对角线构图已经出现。相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稳定的三角形构图,这种构图方式使画面充满了戏剧性的动感。米开朗基罗式的绷紧的肌肉显示出力量和冲突, 而提香式的光线和色彩让这个画面具有史诗般动人心魄的力量。
回到安特卫普,1609年,32岁的鲁本斯偶遇了美丽的18岁的伊莎贝拉(1591-1626), 正所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人坠入爱河,在安特卫普举行了婚礼。
这段婚姻美满幸福,一直持续了16年。伊莎贝拉生下了两儿一女。人生赢家鲁本斯的事业稳步上升。
先是工作室发扬壮大, 佳作不断。人数最多的时候有据说有上百名画家为鲁本斯的画室工作, 到现在流传下来署名鲁本斯的作品多达两千多幅。
鲁本斯在1622-1625年之间完成了他的系列巨作, 《玛丽.德.美第奇的一生》(Marie de' Medici cycle)二十四张组画(多数现存于法国卢浮宫)。最有名的一张, 《玛丽皇后在马赛港登陆》也位列世界100幅名画之列,藏于德国慕尼黑美术馆。
玛丽.美第齐是美第奇家族乃至欧洲史上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争议的人物。她是法王亨利四世的王后, 是路易十三的亲妈, 亨利被暗杀以后一度摄政,后来又和路易十三母子反目遭到流放。可以说如果没有她,法兰西的历史注定是另一个样子,我们今天就有可能喝不到路易十三人头马,路易十四也许也不会穿上高跟鞋,那后来路易十六没准也不用上断头台,甚至连拿破仑的命运都会因为蝴蝶效应而改写!
鲁本斯用二十四张巨作记录了她的主要生平,每一幅都是寓意深远,画作里蕴含着当时欧洲外交和政治密码本。这也是油画外交的一个重要案例。
《玛丽皇后在马赛港登陆》这一幅画半写实、半神话,将真实事件融入虚幻的世界,请来了天使接客,神明也来欢庆佛罗伦萨公主和法国国王的联姻。这幅作品对比强烈, 颜色艳丽,线条流动,充满戏剧性和动感,洋溢出富丽堂皇, 华美灿烂的主旋律调性。
鲁本斯在1621年至1630年间,先后接受佛兰德斯伊莎贝拉大公爵夫人和统治佛兰德斯的西班牙王室委以的外交重任。斜杠青年的外交才能得以充分展示。鲁本斯最著名的外交成就,就是成功的为西班牙和英国缔结了友好关系,油画外交也被他发展到了极致。他的巨作,被后人列入100幅必须了解的世界名画之一的《和平与战争》,也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1629年,西班牙和英国的和平谈判陷入僵局。作为西班牙谈判代表的鲁本斯知道英王查理一世热爱艺术, 就绘制了这幅巨作:战神被智慧之神雅典娜推离战场,并被其他女神引导着离开。战争的阴影消散以后,孩子们在嬉戏,和平女神无忧无虑地哺育着婴儿,连凶猛的豹子也撒娇打滚儿变成了Hello Kitty。畜牧之神则送来了象征和平和丰收的超豪华水果篮。
这幅画最终感动了查理一世。双方签订了合约,鲁本斯也空前绝后地同时被西班牙和英国授予了爵士爵位。两国的国王也都是鲁本斯的大客户,西班牙国王菲力浦四世在鲁本斯那里定制了超过150幅画作,英王查理一世则委托他为伦敦的宫廷白厅做了一幅题为祝福和平的天顶画,还聘请了鲁本斯最好的学生凡·戴克为首席宫廷画师。
鲁本斯本人非常喜欢外交这项工作,他说:“画画是我的职业,当大使是我的爱好。”他把两样都做到了极致。你不能把他称为最会画画的外交官。在他的时代, 他是毫无争议的最好的外交家, 也是最好的绘画大师,没有之一。功高至封爵的画家, 西方艺术史上也是凤毛麟角。
在1626年, 鲁本斯完成玛丽王后系列巨作到达人生巅峰后不久,白富美妻子伊莎贝拉不幸染上瘟疫离世了, 享年34岁。鲁本斯遇到了难得的人生低谷。他消沉了四年, 在1630年他遇到了号称“安特卫普海伦”的16岁的海伦娜。海伦娜的父亲是鲁本斯的粉丝和客户,他们一家都是他的粉丝,海伦娜和姐姐苏珊娜更是看着鲁老师的作品长大的。
鲁本斯从悲伤中走出来,他又雄起了!在这一年,他迎娶了安特卫普国民女神海伦娜。
鲁本斯53岁娶得16岁娇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待扬鞭自奋蹄。到62岁逝世9年时间里, 海伦娜为鲁本斯又生了5个娃。
如果说鲁大师还有什么人生遗憾的话, 就是他还没有见到最后一个女儿的出生就撒手仙去了。
鲁本斯曾说:“我的热情不是来自地上的灵感,是来自天上的。”
作为巴洛克代表大师, 还有几幅他的作品必须要介绍:
鲁本斯这幅画里的苏珊娜是他后来16岁的新娘海伦娜的姐姐。这幅画作于1622年,而那时候的海伦娜只有7-8岁。很多中文文章,包括某度百科也传递错误信息,把这幅画像当作海伦娜的画像。虽然姐姐更漂亮,也比妹妹更像是16岁的少女,不加考证就以讹传讹、复制黏贴是可耻的!!
《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 这幅画的题材依旧是取自希腊神话。还是王老虎抢亲!衙内又抢良家妇!团伙犯罪!一次抢了两个!!从文艺复兴初期的波提切利到威尼斯画派的三大家,再到后来的巴洛克绘画和雕塑,类似的题材一直在被一次又一次地描绘。文艺复兴标志性作品《春》描述的就是一个强奸案现场,有兴趣请读 【春】波提切利的罪案现场调查 。
这幅画堪称巴洛克绘画风格的代表作:对角线构图,描绘皮肤、丝绸、毛发的细致的笔法,华丽的光影的效果,螺旋上升的戏剧性,贯穿整个画面的动感……不愧为是巴洛克绘画的教科书。
另一幅是鲁本斯晚年的作品《美惠三女神》。从《玛丽皇后抵达马赛》的三个天使开始, 鲁本斯描绘的女性人体越来越胖,皮都皱成橘子皮了!简直令人发指。到了这一张算是登峰造极了。健身房门口发小卡片的小哥们恨不得爬进鲁大师画里给女神一人办一张健身年卡。
鲁本斯在肖像画中爱用海天酱油色作为背景(这一点后来被伦勃朗发扬光大),其他的画作里总是阳光灿烂,所以除了“白胖子”标签儿,不得不再给大师贴上一个“阳光灿烂”的标签。如果您这节课没仔细听,只要记住:一张画上,在“灿烂阳光”下如果有皮肤打了褶像橘子皮一样的“白胖子”,这幅画肯定是鲁大师画的。切记切记。
作为斜杠青年的鲁大师一生顺风顺水,外交和绘画成就都无人匹敌。他名利双收, 加官进爵,朋友圈里贵人无数:不是国王、公爵或者史上留名的大师都不好意思在他朋友圈留言。他还娶了白富美(总共两个),儿孙满堂。他的艺术风格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大师维拉斯凯兹和伦勃朗, 间接影响了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印象派大师雷诺阿,还有后世很多画家和流派。超过两千件的署名作品数量也堪称记录。
鲁大师升天以后,星光越发灿烂,被后世奉若神明。他“总在被追赶,从未被超越”的大赢家人生模式,也一直是400多年来无数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九洲芳文】投稿一区
勃鲁
勃鲁盖尔
15、16世纪以现在的比利时、荷兰为中心展开的环汉威告色型连刑志促绘画,在美术史上被称为早期荷兰画派。德国的美术史学家弗里德兰达毕生研究这一画派,留下了14卷巨著。最抗夜保哪风另神独路片他举出了代表这一画派的19位画家,以画家论为基点,提出了《从凡·爱克到勃鲁盖尔》的论考。正如此书原题中以简洁、明快手法所写到的,勃鲁盖尔是自扬·凡·爱克开始的刊期荷兰画派的最后一位巨匠。
当时的佛兰德,一方面作为世界一流的商业中心而繁荣,另一方面又在西班牙的专制统治下,人倍展着统虽农刚从合烈们苦不堪言。后来成为神圣罗马皇帝的卡尔五世(1500-1558),生于根特,讲佛拉芒(荷兰语)语,他未必因此而压制佛兰德。但其后继者——西班牙王费利佩二世1527-1598),任命他360问答的异母姐姐玛加丽塔为荷兰总督,自己却从未离开过西班牙一步。对他来说,荷兰只不过是课受重税的对象罢了,因此荷兰的悲剧由此而开始。勃鲁盖尔丰速黑所活跃时的16世析吗地纪中期,正是费利佩二世执政时代。
除去数幅风景画,勃鲁盖尔的作品大多充满讽刺意味,富于民族活力,表现的是一个骚乱的世界。而扬·凡·爱克的作品则表现的是一种静谧的世界。因此要将勃演兰密顺认准齐植段才鲁盖尔的作品与其归入一类让人们去认同,是颇为困次难的。初期荷兰画派的开话现山鼻祖扬·凡·爱克和最后一位似定速扬限帝思混副下四巨匠勃鲁盖尔的作品之间,影增参调德笑陆升财助竟然存在着这么明显的差异。如果从上述政治、社会形势的变化来看,或许在基长斯好多政变爱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这种变比吧!
现在勃鲁盖尔作品的大部分不在本国比利时,而在维也纳,也是由于当时政治体制所限、维也纳美术馆藏有勃鲁盖尔的《巴比伦塔》《运十字架的基督》《雪中猎人》完深道织盟析半广章《农民的婚礼》等12幅作品,与此相比,布鲁
塞尔皇家美术馆及马耶尔·范·戴恩·贝洛古美术馆(安特卫普)虽然所藏作品总计不过10 幅左右,但比利时的勃鲁盖尔作品也是有一定影响的。这并不是说一个画家的作品,只是在他家乡看来才有重大量着义。但确实勃鲁盖尔的作品,正是因为以比利时为背景来看,所以才差见低如切激地到品十分精彩。有这一皮节言查坐危想法的并非笔者一人。今天街上置划止供却响我们还能感受到一种类似勃鲁盖尔尔例求视紧约气质的东西,因为比利时的勃鲁盖尔藏品同维也纳的藏品一样,都有极珍贵的价值。
勃鲁盖尔是技喜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大师,他继承了凡·艾克兄弟、包西等前辈的艺术精髓,以异常平凡、质朴、粗犷、豪放的笔调表现了日耳曼人、特别是日耳曼农民那种豪爽、乐观、憨球排独色厚、天真甚至有点滑稽可笑的人物形象。我们从这幅《婚礼聚餐》明显地可以发现,它不仅在内容意趣上有异于意大利拉丁民族艺术体系,从形式语言来看也令人耳目一新。
画面表现的是一个农民婚礼聚餐的热闹场面:地点看来是一个很大的仓库。背景是高高的草垛,新娘如意地坐在衬有蓝布和花冠的“宝座”之上,虽然她被安排在后景层,但显得很突出。她的左边坐着两位神色镇定的老人,看来好象是她的父母。在她右边的两位妇女,大概是伴娘。在她们的右侧,衣冠整洁狼吞虎咽的小伙子看来就是新郎。在新郎的右边也坐着两位老人,也许就是他的父母。席上的人很多,他们吃着、喝着……上饭、上菜、上酒的人忙个不停……餐宴的品类并不一定丰盛,但从这忙忙碌碌运送着食物的人,从这些狂吃豪饮的人们来看吃得一定非常可口;地上坐着的戴着大人帽子,拿着大盘子,恋恋不舍舔食的孩子更强化了这可口的食物喷喷的香味儿……只是正在为婚宴吹奏的两个人好象是被人们遗忘了的角落,其中一个已经忘了自己的角色,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端来端去的盘子,眼睛里流露出饥饿、渴望而又无可奈何的神态……
从画面来看,也许人们会觉得勃鲁盖尔的画不如拉丁民族意大利人的画更理想化、更完美,其实,这种不避丑陋直视现实生活本身的艺术观正是他的价值所在,后来意大利的卡拉瓦乔画派,西班牙的“波德戈奈”风,荷兰的哈尔斯、伦勃朗,法国的夏尔丹以及19世纪的现实主义美术都受到了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