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的徽派建筑配上山水美景,这幅宏村水墨画让人念念不忘
五一的时候同友人登黄山,顺道在山脚下的宏村转了转,这一转倒是带来了不少惊喜。
宏村位于黄山市的黟县,属于古徽州(徽州是中国 历史 上的一个行政区,下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村落始建于宋代,旧称弘村,明清时期多次改建,形成今日形制。村内保留有许多明清建筑,包括民居、祠堂、书院、私家园林等,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
村庄坐北朝南,背靠雷岗山,村南面是明代开凿的南湖,整个村逗斗碧落采用「牛」形布局,以雷岗山为牛头,村口的两株古树为牛角,月沼为牛胃,南湖为牛肚,蜿蜒的水圳为牛肠,民居建筑为牛身,四座古桥为牛脚,称作「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颇有意趣。徽州民居属于江南的厅井式民居。与江南不同的是,徽州地处山区,地少人多,且宗族观念强,故而民居建筑密度更大,格局紧凑,井窄楼高,建筑单体较为封闭,但又相互连成一片。
徽州人历来有经商的传统,明清时期徽商的经营达到鼎盛,「贾而好儒」的传统也使得徽商获利后往往会重归家乡进行建设,这些也都反映在了精致的徽派建筑之中。宏村是汪氏聚族而居的村落,已有 900 多年的 历史 ,村中建筑以祠堂为主体。其中的乐叙堂(汪氏宗祠)是村中唯一一座明代建筑,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
乐叙堂议事厅正前方供奉着汪氏家族的始祖(宋始迁雷岗弘村 66 世祖彦济公),远祖(一世祖周鲁颖川汪侯),显祖(44 世祖,越国公汪华)
徽州民居通常以三合院、四合院为主,一般为两层,正房多为敞堂式厅堂,前面设有天井,用于采光和储水,对徽商而言,更带有「水寓为财可以聚于宅」的含义。两侧厢房较窄,沿侧墙设置木梯,节省空间。室内梁架主要为穿斗式结构。
徽州的砖雕、石雕和木雕都是非常精美的建筑装饰,体现了徽商的财力和审美意趣,成为徽派建筑中极具特色的一道风景。其中砖雕往往镶嵌在门楼上,仿木结构梁枋斗栱的细节,十分精巧。室内的木雕常见于梁柱、屏门或窗栏上,有不少构图繁复的雕刻让人印象深刻。
宏村的水系设计也十分有特色。村正中心有一小池塘,名为「月沼」,村南则是面积颇大的南湖。除此之外,村中还有一条宽约 1 米左右的水圳,引自西溪,串于水塘,顺着道路蜿蜒曲折,给居民取水用水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这几处水系的开凿扩建始于明代,不仅方便了村民,也使得宏村的景致更有层次,引来了许多人的赞叹。
不得不说,宏村是一个很适合感受当地居民生活的地方,山举比起许多节假日塞满了人的古镇,这里商业化程度较低。商业区只占很小一部分,晚上也没有喧闹的酒吧和卖力拉客的店主,即便是生意人也都按时作息。沿着小道胡乱闲逛,远离拥挤的人群和烦人的噪音,只有红灯笼映衬着暗夜,还有村子边沿此起彼伏的蛙声,倒销团是颇为闲适。
村里好吃的也不少,只可惜行程太匆忙,没来得及一一品尝。除了徽州菜,这里还有许多当地的特色小吃和糕点,就连早上沿街卖的鸡腿和鸭腿也让我怀念。
有一些地方,我离开的时候总想着下次还会再来,后来才明白很多地方其实不会再去了,宏村大概就是这么一个地儿吧。一期一会,我们是否走得太过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