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格尔尼卡的审美内涵

论格尔尼卡的审美内涵
对格尔尼卡的审美内涵的理解应该站在一种相对的高度去理解,它几乎囊括了整本一年级的所有内容,所以我将从艺术的基本结构、艺术的风格及审美形态、审美艺术和艺术的价值结构这四个方面去说我的理解
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可以被视为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象征世界,当然也可以被视为审美世界或意义世界。作为象征世界或审美世界的艺术,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也是一个由多个差异性个体组成的整体,从非艺术视角看这是一个由同一性统领着的如此和谐、整一的世界;从艺术的内部视角来考察艺术所构建的诸艺术“部落”,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如此纷繁复杂、多姿多彩、充满了差异性的世界。所以 对艺术基本结构的理解,必须从艺术自身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双层视角去理解
如果我们把艺术世界看成由符号(象征)和意义(情感)共建的符号系统,如此就构成了所指、和能指的语言生成系统。符号和意象构成能指:表层部分,水平理解感知;情感和意义构成所指:也就是符号和意象包含的相对隐秘和深奥的信息,属于垂直理解部分。所指、能指自然构成水到渠成,非人为,二者很多情况下合二为一。所有的艺术元素必须在艺术家的创作意图的统领和导向下通过一定的语法结构整和起来构成真正的艺术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以现实生活中人物、动物和其他的形象进行符号化处理,而后通过他的独特绘画方式进行复杂的组合从而展现他对法西斯的痛恨情感
由上就涉及到艺术的语法系统通常有两种:一是单纯的意象呈顷迅数现。二是复杂的意象与意义呈现方式就象语言中的复句

象征主义聚合性

看着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不难发现他画中的艺术意象和艺术空间,虽说他的画是平面组合,但艺术的空间感受是不能被阻隔的。艺术意象和艺术空间是艺术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没有艺术空间,就没有意象—因为意象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而没有意象就不会存在艺术,意象是艺术的生命
意象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在实境向虚境转化的时候,象与意开始融合,情与境形成统一,最后形成具有审美意义的感性形象。格尔尼卡的形象是现实生活中昌液的形象的抽象组合,具有较深层次的审美意义。艺术意象在虚实的转化中形成他独有的艺术空间,空间突出形象,深化形象。在艺术的空间与形象之间加杂着艺术的深层意义—情感,情感是所有艺术的根本:一,情感是意象生产的巨大内驱力;二情感是意象选择的过滤器。格尔尼卡在反法西斯的情感驱动下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和艺术空间构成独特的美。
毕加索的艺术给人一种复古的感觉,好象这是古代人民的作品,其实这是因为他的绘画技巧吸收了古希腊、罗马、埃及的绘画风格形成独特的艺术技巧,这造就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艺术技巧是艺术家在创作中选择和处理各种素材、塑造形象所采用的适合的方法和手段,它来源与前人积累和个人探索所得的经验,一代艺术家的造就是熟练的技巧和深厚的文化积累、深刻的人生体验及天赋的综合
格尔尼卡的艺术结构深刻、生动、形象、组合独特、技法娴熟唤回人们对生活的感受,使人们感受到法西斯的残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形态。如此就切入第二个话题—-格尔尼卡的表现风格
要说格尔尼卡的风格我觉得应该从风格的几个特性去理解A:艺术风格是一种感性事实,当然也是一种美学事实,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第一眼看去很混乱,让人摸不到头脑,但他确实是事实存在的我们不能说当格尔尼卡放在我们的眼前我们神魔也没有看到,除非你是一个盲人,这种混乱的事实也确实存在于历史的某一刻钟,我们雀首不能否人历史的存在,历史不允许任何人的否认.B:风格是一种模式概念,所谓模式概念即在某段时间内他是固定不变的,稳定的,这和风格的历史性有些相似,所以我并到一起来说,毕加索是西班牙杰出的画家,法国现代注意画派的优秀代表,他最初的画相对比较写实在其一生中被定格于蓝色时期,此时期主题面对社会的下层人,多表现下层人的悲惨生活现实表达对他们的深切同情,而后是他的红色时期,这一时期他的画作多抽象,画法模仿上古人的绘画技法,但高于古人,形成立体派,所谓立体派就是将物体分割为几个不同的几何形体,而后进行重叠,堆碶在一个平面画幅上,因此完全改变物体的原有形态,展现出一种奇异的美,油画格尔尼卡就是代表作品
C:风格是一种距离概念一切的艺术都基于模拟中距离,即于现实的生活拉开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是非人性的,非人的这是因为艺术作品为了以艺术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必须对起这密切作用的情绪敢于和情感参与予以限制,正是距离的程度,对距离的运用以及制造距离的惯用手法才构成了艺术作品的风格,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也有一种距离,画面的一切都源于现实的社会,但又与现实不同,高于现实,以这种手法来集中表达他的情感—-反对法西斯的侵略和在战争中人们的呐喊,这种悲剧风格的作品主体采用一种零距离或准零距离叙述或表达方式,只有这样主体才有可能设身处地的与表现对象一同受难一同悲欣,悲剧的命运才能引起观者的兴趣和注意,并获的广泛的同情和感动.D:风格也是一个个性学概念,充分体现了差别性,排他性,离心性,异质性和可识别性.不同的画家对同一题材的处理,或不同时代的画家,不同民族的画家对类似题材的处理在风格上的差异更加明显,布封说:风格即人,他拒绝重复也拒绝被规范,即使是在同一个时代,即使属于同一种大的风格之中的艺术家他们也千方百计的寻找自身的风格独异性,以免和他人的风格太相似,同样属于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就与波拉克的风格大异其趣,同样是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也与玛格里特的风格迥然不同,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就以一种超现实手法表达战争中的牛马,母亲,妇女,士兵的痛苦和受难以及法西斯的兽性
E:风格在一定意义上也不是一种同质性概念,具有向心性和聚合性,需要强调的是当我们谈到风格的同质性意义的时候采取的是一种总体性的思路,不关注个别立足于一个相当长度时间空间意义上,例如在谈到立体主义风格的时候就有一大批的风格近似和观点相似的艺术家,比如早期的毕加索,后期的格里斯个等等,到此我的和谐唯美关就显现出来,风格的审美价值需求以一种和谐关去分析,如果说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脱离社会的大背景,主格调就很难引起人民的共鸣,也就不能体现他的审美价值
有了一定的风格就有了作品的审美形态,艺术的审美形态有许多种,但我觉得符合格尔尼卡的只有:感伤、崇高、讽刺、隐喻与象征这几种
首先是感伤,感伤就是由于文明的进展“我”与自然存在的本然的认同关系已经不复存在,“我”不在纯粹的模仿自然和表现自然,因为自然已经不在是我的自然,而是一个受伤的“他者”,“我”不能为自然代言,只能为自然“感伤”,注重主观的情感表达,格尔尼卡的艺术形象与现实之间不在是模仿而是一种艺术性的升华,作品主要的目的就是表达对法西斯的反抗和法西斯的残暴
其次是崇高,崇高是一种精神奇遇,一种在感性与理性的对抗中使精神无限增殖的奇遇,魅力来自于对象与主体、感性与理性之间构成一种富有张力的紧张关系,崇高体现主体与自然最原始、最本质的疏离和异化关系,在这种价值形态中自然成为自外与主体的一种具有超级力度、强度、高度的异己势力,在一种神话思维或转化思维中,这种异己力量获得认同,主体的自由意志凸现,崇高历经沧桑、具有阳刚志气、深沉、冷峻、处处透漏出成熟的生命活力
而后是讽刺,讽刺是一种建立在荒诞感之上的机智幽默,而后获得攻击目标的目的,这是一种迂回的表达方式注目于社会的黑暗面、消极面,讽刺家虽然愤世嫉俗,但对人类却充满爱心。格尔尼卡以讽刺的方法来表达对法西斯的仇恨与对战争中受苦受难的人民的无限关怀
最后是象征与隐喻,阴喻就是对实际事物的异地传递,诠释隐喻本身的转义或传输的功能和意义,因此从本质上说,就是通过联想进行意义上的跨类转移变换,隐喻的构建属于二重结构表现为现在的现象与隐在的意义的叠合,所指向能指的秘密潜入,具有含混性、不确定性。格尔尼卡以艺术的形式转述对法西斯的对抗
象征是一种符号,一种具有意符特征的符契或表征,具有神秘性、悬奥感、简洁与瞬间性、富有迷惑力和召唤性。格尔尼卡以其独特的符号变化的形态表现战争的残酷
艺术品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品不止是他的风格、审美还有就是他的艺术价值
艺术的价值结构有三:其一是形式价值,即美的价值;其二是描像价值即关注反映与被反映、心灵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其三,启示价值,即艺术的深度模式或曰深层结构,将艺术的形式、意义和方法置于价值的中心,在着三个曾面上有:审美价值、真理价值、娱乐价值、教化价值、象征价值五个方面。因此对格尔尼卡的审美也将从着五个方面去阐述
审美价值是艺术的第一价值,或者说艺术的字律性价值,艺术之所以是艺术,而不是别的甚磨东西,其区分标志就是审美价值,艺术品或曰艺术形象之所以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其判断标准就是审美价值,审美价值具有可识别性、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从某中意义上讲是他的超功利价值,从另一种意义上讲是他的功利价值,艺术的审美价值并不等于艺术或作品的美的价值。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以其独有的立体风格,制造出一种异样的美,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获得其应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10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