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的行为?

他是个厌世的小孩。整本书下来,他几乎很少有快乐的时候。他讨厌的东西很多,对人尤甚。他说那些会因为一部电影拼命落泪的人们其实内心是卑鄙的杂种。他好像痛恨情感的外露。可是他的憎恨往往缺乏力量,因为在正常人看来,他身边的一切都正常得很,事事皆可原谅。他口中的,假模假式的人,循规蹈矩的人,虚与委蛇的人,装腔作势的人,不过是为了在积极入世的同时寻找某种程度的自保罢了。毕竟生而为人,要保持品性单纯,是需要很大的资本的。但是霍尔顿不管,他就是不喜欢那些人,也不喜欢由这样的人构成的整个世界。可是他没有能力反抗,也没有能力攻击任何东西,学校轻而易举就能让他退学,社会上的小混混欺负起他来也是易如反掌,他忧心忡忡的父母也只是众多普通人中的一分子。霍尔顿很渺小,他的愤怒也是,而且,他的愤怒很难让一个内心成熟的读者共情,因为成熟意味着平静。但是霍尔顿的孤独,字里行间中无能为力的孤独,是能让人共情的。这种小孩子式的孤独,不美丽,不崇高,不独特。只是单纯因为不唤神被理型纳解罢了,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每个人活在世上,又有谁被深刻的理解过呢。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卜链没,我喜欢他,当然,还喜欢他的那份厌世。我一直觉得,厌世是像某种残疾一样必须被隐藏的东西。大多数时候,你得绝口不提。可是厌世的霍尔顿,大张旗鼓地厌世着。那是因为他活在一个艺术家的文艺作品里,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理想主义的象征,他注定被一些人喜爱和推崇。但在现实世界里,厌世这件事,不做任何隐藏或妥协,除非自我断绝,不然终归举步维艰了。

麦田守望者为什么用象征主义

37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