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解一下:爱德华-霍珀
爱德华·霍珀
是一位不太被中国大众所熟知的艺术家。其画作,空感性强,容易被人接受。被誉为 "描绘城市孤独 "专有者。
霍珀的画,孤独:无人的街道,空空的房间,荒凉的加油站,通往黑暗的铁轨,无一不是在描画空虚。即使是纽约这样的大都市,一旦进入霍珀的画框,也是寂寞无声。画中人物很多是独自一人,静默、沉思,或者望向一个观者不可探测的方向。即使多人入画的情境,我们也看不到任何肢体或眼神的交流,只有人与人之间涌动的疏离和排斥。
霍珀创作中光的韵律、线条张力和几何构图,都是从美学的角度探讨这个由霍珀创造的虚像空间,为什么带给众多不同的人同样的感动。
光的处理:
光影是霍珀画作里非常重要的元素,这源于印象派的启发。1962年,已经八十岁的霍珀说:"我想我还是一个印象派"纳和圆。然而不同于印象派在室外作画实时捕捉现实光影,霍珀常在室内作画,他的光影洞塌是通过想象为画面情境刻意营造的。对比莫奈的睡莲,光影缤纷凌乱,霍珀画里的光,冷峻明亮,刺眼却没有温度。霍珀光有种奇异感。《阳光里的人》“光有些奇异。它于人身上落着,但却于空中不见。事实上,霍珀绘画中光的奇特之一,便是他几乎从不涉及光在大气中的表现方式。”霍珀式的光无处不在,霍珀用它勾勒事物尖锐的棱角,引导观者的目光,描述人之间的关系,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
画作中形状的运用:
霍珀非常善于用物体的形状来表达禁锢与限制。他经常利用建筑透视形成的梯形,将观者的视线导向画面外遥远的交汇点,同时又用障碍棚腊物把视线阻隔在画框之内。这就形成了一种张力,“这两种要求——一种促令我们走开,一种迫使我们停下——产生了一种张力,贯穿于霍珀的作品中。”而被困的不仅仅是观者,还有画中的人物。霍珀画里窗外多是荒野或黑暗,很少有门,即使有也是紧闭而且没有把手,造成一种无处可去的不安。画外的观察者和画内的被观察者共同分享这个局限的霍珀空间,时间流逝,又或者仿佛停滞。一切都在静止,在等待,等待的对象如同那个一直延伸出去的消失点,不可抵达。
画作理性却不乏味。
霍珀式的冷静,融入了他自身的黑暗虚无感。他的画总能唤起人的缺失、沉默、空虚。霍珀的画,空间所聚焦的人的生存处境,提醒读者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是生活的一枚镜头。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现代艺术博物馆目前已拥有馆藏超过15万件个人作品、2万多部电影以及势问农胞损必华曲预龙4百万幅电影剧照。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
梵高:《星月夜》
毕加索:《亚威处尽针控众径分问线农的少女》
达利:《记忆的永恒》
莫奈:《睡莲》
马谛斯:《舞》
蒙德里安:《百老汇爵士乐》
塞尚:《沐浴者》
卡萝:《断发的自画像》
该馆亦有不少美国现代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如杰克森·波洛克、格鲁吉亚·欧姬芙、辛迪·雪曼、爱德华·霍普、安迪·沃荷、尚·米榭·巴斯奇亚、岑克·克罗斯、雷夫·巴格许与贾斯培·琼斯。
现代艺术博物馆同时也是将摄影艺术纳入馆藏的重要机构。在第一任摄影部主任爱德华·史泰钦的主持下,收入了不少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杰作,并由约翰·札考斯基扩大规模,将电的营水急义影、电影剧照等也纳入收藏,使得此馆成为美国电影与影片收藏的重镇。
该馆也针对设计作品开始典藏,包括有野口勇的设计产品、乔治·纳尔逊、保罗·拉兹罗、埃姆斯夫妇等设计的椅子、灯具。收藏时复抗洋用倒降种伟给好品范围相当广,小到第一个能自动调整角度的滚珠轴承,大至一台贝尔47D1型的直升机。
2000年之后,现代艺术博物馆由于馆藏扩充甚多,原馆址亦需整修,遂开始了新建物的计划。该馆在2002年5月21日关闭,将部份馆藏迁往皇后区长岛市的一个旧钉书针工厂继续展览,称做MoMA QNS。2004年11月20日,由日本建筑师谷口吉生设计的新馆开幕,门票从美金12元调涨到20元,引起了不少争议。使它成为纽约市中最昂贵的博物馆之一。幸而该馆经美国Target连锁店赞助后,保持于每周五下午四点后,开放访客间距免费参观。谷口吉生阳卷销球高引士的作品也在开馆时广受评论,除批评外观不过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现代建筑外,亦有不少人对馆内动线感拿苏高到不满。
在新馆的花岗岩与玻璃建物外观都完成后,该馆一年的访客数约为250万人次,比往年约150万人数增加了许多,现任馆长葛兰·罗瑞希望保持访客数在210万人次。
2000年,现代艺术博物馆宣布与英国泰德美术馆联盟,共同投资设立以现代艺术为主的大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