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的绘画技法特点是什么?
印象派的画作非常的好看,每一张印象派的画作都适合挂在家里欣赏,那么意象派的绘画技法特点是什么呢?印象派是对“逼肖自然的一种极端。”当时物理学上对太阳光分析法的研究已取得进步,为了达到画面上的光亮度的增加,为了避免颜料混合而产生的灰暗感觉,画家们在野外直接对景写生的普遍经验,驱使他们厌烦已有的程式,在用色技法上作新的探求。他们的基本办法就是以色点、色线、色束并置的办法来取得光亮的效果和由于并置而产生的色彩颤动感。为了强调光的效果,他们故意将物的轮廓线弄模糊,轮廓线也是色点、色线的聚合交叉。物体色互相侵入到对方的区域里,它们互相衬托,互相反拨,在模糊的震动感中,使人感到一种朦胧的深远距离。他们也发现物体的阴影不是暗黑色的,而是蓝紫色的了。他们以漂亮的小笔触布满画面,或者是以蘸了几种颜料却很少调和的色束笔触布满画面。莫奈、西斯莱毕沙罗都是小笔触造型的大师。这种方法发展到新印象主义的修拉、西涅克,则变得更加规则化了。修拉喜用同样大小的圆点,西涅克则用同样大小的方点,这种笔法的规则化必然使他们的画面趋于装饰化、严格的色彩构图和坚实的线的构成。印象派画家一般都尽量不用过多的干性油,以免画面发光;而使用挥发性油作画,使用工业生产的锡管装颜料,画完后也不上光油。印象派画家作画时不要求素描的准确,毕沙罗给青年画家勒贝尔的忠告中作了阐述。他说:“要在大自然中选择最适合干你的气质的主题。观察主题时多注意形体和色彩,而不要太着重于素描刻画…太准确的素描索然无味,而且不能给人以整体的印象,它会破坏各方面的感觉。“不要一个局部一个局部地画,而要在整个画面全面布色,选准确的明暗调子和色彩,并注意左右的东西用小笔触及时记录下你的感受。在观察颜色对周围产生的反光效果时眼睛不要集中到一个点上,而要照顾到全局,天空、水、地面、树枝要同时画,所有这些东西都要保持同样的进度。并不断地进行修改、充实,直到画完为止。”华沙罗的上述见解很具体地阐述了印象派画家在外光写生中的技法进程。印象主义把人们经验里的表象的概念的元素以纯视觉的成分分别开来,颜色被分解成纯色色点,愈加接近视光分析。诸多色点互相衬托互相反拨,增强着色彩价值。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 简略回答
印象派强调人对外界物体的光和影的感觉和印象,在创作技法上反对因循守旧,主张艺术的革新。绘画技巧上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并认识到色彩的变化是由光色造成的,同时印象派著重於描绘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成为永恒,并将这种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中。根据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印象派追求光的描写,把画架从室内搬到户外,在野外作画,因此称为外光派。印象派脱离了以往艺术形式对历史和宗教的依赖,艺术家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纯粹的视觉感受形式上,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变得不再重要,因此区别于表现主义对内心情感的表现而忽视描绘对象的外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