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拉赫马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第二钢琴协奏曲是拉赫马尼诺夫渡过精神危机以后的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是世界最优秀的协奏曲之一.
乐曲的第一乐章一开始是钢琴奏出一长串似钟声般的无伴奏和弦。和弦的音响由弱到强,就像钟声由远到近传入耳畔,这是典型的拉赫马尼诺夫的音响。
接着,弦乐飘然而至,演奏深情忧郁且带有痛苦的旋律,钢琴则以沸腾的波浪音型作为背景。这一旋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颂歌和进行曲的色彩。
钢琴很快占据了主导地位,推动着进行的速度,直到音乐迸发出强有力的高潮,第一主题结束。这时,中提琴奏出了一段简短而富有表现力的旋律,引出了钢琴独奏抒情的,在整个音乐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的第二主题。
第二主题接近结束时,第一主题的动机重又出现,但这时显得平静而安详且略带诙谐。这时,气氛开始紧张。钢琴再次急速推动进程让缺,出现了一个新的主题。随着这一新主题的到来,整个音乐的气氛由不安开始转向悲壮,并最终达到一个狂风暴雨般的高潮。
但音乐最终还是安静了下来。圆号吹出了一片平和安祥的景象,但这种平和安详显得非常的脆弱。最后,一连串令人不安的和弦引出了钢琴和乐队以悲壮的音响作为整个乐章的结束。
第二乐章是沉思性的乐章。钢琴以绵延的柔板开头,在中段钢琴的力度逐渐加大,音符变的光辉有力,演奏者有点象在弹一手轻快诙谐的练习曲。在薯粗乐章的后半段,沉思的旋律又重新回来,并一直到结尾。在这一乐章,作曲家逐渐找回了自信,但还是显的有些脆弱。
第三乐章是一首快速的情绪欢腾的终曲,作曲家在这一乐章终于找回了自信。坦手辩乐章从开头就充满了欢快的气氛,旋律非常坚定。乐曲中段,黑暗想重新占据主导,但是它被坚定的意志始终挡在了门外。最后,钢琴重复乐章开头的旋律,并在乐队的配合下进入了一个辉煌灿烂的结尾,从而结束了整个乐曲。
钢琴演
1、柴一(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作品。创作于1874至1875年,题献给德国钢琴家兼指挥家汉斯·冯·彪罗。
2、拉二(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是俄罗斯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州训声伯真纸拉赫玛尼诺夫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完成于1901年来自。这部作品明朗、真挚、完整而深刻,音乐中洋溢的热情和力量,显示了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中的浪漫主义风格.
3、普三(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这部作品开始于1917年,最后于1921年完成。这部协奏曲音乐语言的特点,是民俗性与复调手法的结合,关把顺杨诉药龙情照显示出作曲家创作个性段盐建甲销强黄号析积的高度成熟。
扩展资料:
一、身体要对正键盘的中央坐的端正而不僵硬,上身略向前倾,但脊椎骨不可弯曲,背部和肩部要松而不垮。
二、双手放在键盘上时要使肘部和前臂的高度与键盘一致,初学的孩子也可略高于键盘,以体会手臂重量的运用。
三、坐的距离以上身在略向前倾、双肩自然下垂、左右肘部自然放松地稍向身体外侧展开时,双手能舒适地放在键盘上位度:下身则注意大腿根到膝盖应略呈坡妆倾斜,滕盖的位置在琴边下,膝弯处到脚后跟不小于一个直角,双脚略向前伸摆稳定。
四、手型应放松而端正,手指自360问答然弯曲,用指端肉垫部分触及琴键。五个手指的指端之间呈半圆形,掌关节自然拱起,好像松松地虚握了一个圆球,手腕大约月键盘平行,不要拱起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