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快樂,維也納的百水先生

很久以前看到過個好像叫作《巴塞羅那:高迪建造的城市》的專題片,因爲片子拍得太好,給我留下了巴塞羅那俯仰即是神作的錯覺。于是,跟開羅的胡夫金字塔一樣下場,期望越高,失望越大。2012年春,花一周時間逛巴塞羅那,卻發現:古埃爾公園太小,或者說是遊人太擁擠,永遠沒機會拍下一張背景幹淨的蜥蜴噴水池或者波浪長椅。米拉之家雖然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但我可不想生活在這樣超現實的家。波濤起伏的外牆面,配上精雕細琢的鍛鐵陽台,屋頂上的排煙管和水塔都扮成“外星來客”,這些無疑都是令人震撼的藝術品。但房間内部,尤其是頂層吊頂,悉尼歌劇院一般的貝殼設計,精美可沒有家居感。所謂“用自然主義手法在建築上體現浪漫主義和反傳統精神”,在之前的巴特羅公寓才算是收放得體,無論是用深淺不一的藍色瓷磚拼湊出海洋天井,還是流線型的樓梯扶手和漩渦一樣的頂燈,無一不将設計的創新和家居的溫馨精妙融合在一起。可發展到米拉之家,中年高迪追求形式已經有點走火入魔。更不用說他晚年潛心投入的聖家族教堂,170米高的巴比倫塔,上面生長出人物乃至水果雕像,讓人慶禦聯想起《加勒比海盜》裏周身貼滿海産的“荷蘭人号”。内裏令人眩目的螺旋樓梯、吊頂如蜂巢抑或萬花筒般的幾何镂空裝飾——那真是高迪獻給上帝的傑作,我等常人隻能仰望。一句話,高迪是無容置疑的天才,但他不屬于凡間。

可我怎麽還沒有提到百水先生(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如果不是耐心做了維也納攻略,肯定會錯過這個有點兒古怪的奧地利藝術家、建築設計師。而如果沒有事先提示,你很可能會把他的設計,當作是高迪的早期作品——同樣的曲線輪廓和缤紛色彩。

2012年2月,維也納的地上還落着雪。那個長周末,深夜抵達,地鐵站外的維也納遠程供熱中心,是我見到的第一件百水作品。1992年,百水先生主動請纓,爲政府免費規劃出一個五彩缤紛的“遊樂場”:塗鴉一樣繪制的外牆上藏着不規則窗戶,聳立的高塔頂着金色閃光的圓球,有草木從樓頂生長出來……單從外觀真的很難想象,這其實是座無噪音、無污染、零排放的垃圾焚燒場。

轉天下午,趕到城市僻靜一角的百水展覽館,依舊是斑斓的牆體,一層迎客的是座淅瀝作響的假山水池。20歲時,藝術家改姓百水,Hundertwasser是他結合俄語和其他斯拉夫語言的自造詞,因爲“水是生命之源”。沿彎曲的樓梯向上,二樓有百水先生的長期展覽。我相信第一眼的感覺,那就好像是來到了再沒有任何罪惡與苦難的童頌差猛話世界,心底湧出一股明澈的清泉。色彩,明亮豔麗得讓人好像吃了開心果一樣的色彩,是百水作品給人最直觀的感受,而後你才會回過神細看畫面的内容。可不管他畫了什麽,都好像是營造了一個幸福唯美的烏托邦。他畫畫,也設計郵票、硬币、圍巾、腕表、明信片、礦泉水商标甚至摩托車牌……高迪殉道者般地俯瞰塵世,而百水先生則生活在人間,孩子一樣追逐自然與美,總希望能給他人帶來歡樂。

這裏要提到維也納另一位藝術家,創立了“維也納分離派”的克裏姆特(Klimt)。他生在一個從事金銀雕刻兼銅版工藝的家庭,最早把向來難登大雅之堂的傳統手工藝,引入現代藝術。克裏姆特吸收亞述、希臘和拜占庭鑲嵌畫的裝飾趣野橋味,甚至借鑒了日本“浮世繪”和中國年畫,用“孔雀羽毛、螺钿、金銀箔片,蝸牛殼的花纩、色彩或光澤”,創造出一種“畫出來的鑲嵌作品”。有猜測他在“金色時期”的創作,正是從意大利教堂裏、拜占庭風格的金箔鑲嵌畫中汲取到靈感。其中的巅峰之作《接吻》,畫面幾乎被光澤不一的金色填滿。那對擁吻男女身上,長方形、螺旋形、圓形的五顔六色圖案,并不能勾勒出二人腰肢的立體輪廓,而隻是爲美麗而美麗。

克裏姆特的裝飾風格和抽象構圖對百水産生了深遠影響,比如《接吻》裏的圖案都被百水學習、吸取,成爲自己創作的基本元素。和克裏姆特的“鑲嵌繪畫”一樣,百水畫中的線條和元素,單拿出來看好像都沒什麽意義,必須要疊加組合在一起,才能構成圖案;再塗上色彩,就又形成了強大的畫面張力和感染力。百水稱贊克裏姆特“用美麗的色彩畫出了天堂”,受其影響,他也喜歡用裝飾性的金色和銀色。維也納的紀念品商店,充斥着複制了克裏姆特和百水作品的明信片、手提袋、碗碟、T恤、雨傘……足見二人的受歡迎度。

最後要說下百水公寓,這棟建築最初是市政府爲低收入家庭建造的福利房,現在的住戶大多是藝術家。英國查爾斯王子訪問奧地利時,特意調整官方安排,在這裏參觀了兩個多小時。1977年,維也納市長給百水寫信,代表整個城市,邀請藝術家在政府提供的地皮上實踐自己的藝術理念。百水全心投入,不光設計,更沒日沒夜地跟工人一塊蓋起一磚一瓦,他甚至鼓勵工人一起創意房間裏的馬賽克瓷磚。白水曾自豪地宣稱,這是座自然與人和諧共存的建築:沒有一扇窗是重複的大小、款式或色彩,“不論年紀和身材一起舞蹈”;沒有直線和直角,牆壁和地面都是凹凸不平的音樂;花草和樹木從房頂、樓道和陽台自由生長出來;用盡色彩和裝飾,那些都象征着有機生長的美感;拒絕對稱和透視法則,廚房和浴室要用“舞動”的瓷磚幫人放松,樓道要給孩子留下自由塗鴉的空間……

臨别,我也買了百水的明信片,塗滿深淺不一的鮮亮綠色,有銀色線條勾勒,說不清具體是什麽景象或者故事,抽象圖案卻舒服美妙……那總會勾起人無盡想象:百水在新西蘭的小木屋裏過着最簡單的生活,吃天然食物,用太陽能闆、污水處理等自給自足。這個“老頑童”常穿着兩隻不同顔色的襪子,與人聊天時而走神,好像遺失在自己的夢境裏。百水自小熱愛旅行,最終病逝在遊曆太平洋的船上,長眠于新西蘭一個叫做“幸福亡者花園”中的一棵黃白楊樹下。

我有沒有說過,百水幼年喪父,在黑灰色的工廠區長大;青春期經曆二戰,身爲猶太人,他的很多親友死于集中營……而百水卻傾其一生,爲世人繪制出一個個純美而又自然快樂的童夢。

奧地

C解析:

本題考查外國美術史中的 20 世紀作品。古斯塔夫 · 克裏姆特是20世紀維也納分離派畫家。《阿戴爾 · 布洛赫 – 鮑爾》是其代表作品。C項正确。

A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荷蘭小畫派畫家約翰内斯 · 維米爾的作品。與題幹不符,排除。

B項:《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是新印象主義畫家喬治 · 修拉的代表作品。與題幹不符,排除。

D項:《泉》是法國新古典主找邊化振敵礦找膠陸義畫家安格爾的作品。與題幹不符,排除。

故正核确拿易度映确答案爲C。

250
标簽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