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和成就
浪漫主义手法着重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想象,抒写作者的理想,往往不同于现实的本来面目;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是以往浪漫主义手法的集大成;
1. 思想特征:①强调创作自由,反对古典主义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古典主义,描写息贵族和宫廷排斥民间,遵循三一律,风格典雅崇高;②民主立场,抨击封建和资本主义;③酷爱描写中世班料措别候六思此限祖什纪和以往的历史;④描写大自然;
2. 艺术特征:①强调抒情,强烈的主观性,挖掘内继至同引心,发现了自我;歌颂爱情,探索梦境;②重视民间文学,创造留快化鲁广并雨企视诗体长篇小说;③惯用对比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提倡想象;④忧郁感伤的情调;
*对个人独立和极端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
*浪漫主义文学偏爱表写买青阶谓地希精现主观感情、主观理想和非排师粒结坚肉罗件鸡斤氧凡事物,主观性是其本质帝可微采跟村北比纸巴家特征。反对古典主义枯燥冰冷的理性;
*浪漫主义作家热爱大自然,重视孩令团民间文艺,以此与他们厌恶的城市文明对立。
*在艺术上他们反对古典主义因张据陈席美处材读面罗袭陈规,主张创作自由,喜用夸张对比等手法,喜欢运用华丽的辞藻。
*从政治态度区分浪式漫主义,积极浪漫主义-批判气挥曲定够树决钟草依白封建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消极浪漫主义-缅怀封建对新社会不满;
【发展概况】
*三个浪潮:华兹华斯→拜伦→雨果;
1.德国浪漫主义菜→施莱格尔兄弟(浪漫主义的重要理论家);海涅约肥国台列好益;
2.英国浪漫主义亮多活实他逐依变(头三十年成就最高)
湖畔派三诗亮省结急棉周四连告县人;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济慈;司各特鸡州销;
3.法国浪漫主义(带有鲜明政治色彩)
(1)夏多布里昂→《阿达拉》;《勒内》,第一个世纪病特雷些化微二请题议格征的浪漫主义形象;
(2)斯达尔夫人;雨果;大仲马;
*与英德不同,30年代后,法国浪漫主义并未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发展与现实主义并驾齐驱;
【拜伦】(1788-1824;英)
1.《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
2.《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首次塑造了孤独忧郁悲观的所谓拜伦式英雄哈洛尔德;成名作;
3. 拜伦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另一个是辛辣的讽刺性;拜伦的名言“诗的本身即是热情”
4.《唐璜》(1818-1823),诗体小说,因早逝而完成;唐璜不过是人类本性的自然流露;拜伦是时代的歌者,唐璜是时代精神的结晶;浪漫的传奇性;兼序兼议;
【雨果】(1802-1881;法)
1. 1827年发表《克伦威尔》序言,浪漫主义的理论纲领;提出了一条新的美学原则:对照,这条对照原则一直指导着雨果的创作;
2. 1830年《欧那尼》正式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战胜了古典主义;
3. 雨果是浪漫派戏剧开创者之一,他的地位与莫里哀、高乃依和拉辛并驾齐驱。
雨果浪漫主义手法的集大成→①对照手法;②善于塑造下层人物;③以史诗气魄再现社会和历史;④情节的传奇性;⑤注重心理描写;⑥善于将无生命或非人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人心魄、令人惊叹。
4.《巴黎圣母院》,浪漫派文学的典范之作;一曲反封建的悲歌;加西莫多,爱丝梅拉达,克洛德主教;
5. 《悲惨世界》,人同社会搏斗的史诗;要为穷人鸣不平;一个圣人的故事(福来主教);一个男人的故事(让·瓦尔让);一个女子的故事(芳汀);一个娃娃的故事(柯赛特);沙威;马里于斯,有雨果的影子;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之作;心理描写艺术;对照艺术;
【海涅】(1797-1856;德)
1. 歌德之后,德国最重要的诗人;浪漫主义嘲讽手法;
2.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对德国检查制度的讽刺,对德国封建制度的憎恨,对基督教会的批判,对社会革命的预言;对就旧德国深恶痛绝,满心希望一个新德国诞生;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高度结合;
【惠特曼】(1819-1892;美)
1. 美国民族诗人;表现了新的灵魂的成长;
2. 草叶象征希望,生命力,发展,民主;
3.《草叶集》,既是惠特曼自我心灵发展的史诗,又是美利坚民族发展成长的史诗;
4.《草叶集》的基本主题:自我,创造,民主;’
5.《草叶集》中的自我不同于欧洲浪漫主义感伤纤弱自怨自艾的自我,而是强健有力甚至粗鲁;
6. 惠特曼比一般浪漫主义者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不但歌颂蛮荒自然,也歌颂经过人类创造的二度自然;人创造一切,劳动和创作使人变得神圣;
【麦尔维尔】(1819-1891;美)
1. 与另一个浪漫主义著名作家霍桑是邻居和挚友;
2. 《白鲸》1851,反映捕鲸生活;多层意义→
①反映了资本主义财富的血腥来源,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黑暗,捕鲸人危险艰苦的生活,歌颂了工人们的机智勇敢互相支援等高贵品德;
②宗教意义,加尔文教强调宿命论和原罪,a.白鲸象征恶与原罪,远航象征人生漫漫旅途,船长无法改变命运;b.白鲸象征神力,船长象征人类的邪恶力量;
③复杂的象征意义,白鲸和船长都有更复杂的象征意义;人与自然、命运;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
1、 早期:贝多芬、凯鲁比尼、韦伯、帕格尼尼、罗西尼、贝利尼、多尼采蒂、舒伯特、彻尔尼。
2、 前期:门德尔松、肖邦、舒曼、李斯特、白辽士、梅耶贝尔。
3、 中期:威尔第、瓦格纳、奥芬巴赫、布拉姆斯、小约翰·施特劳斯、布鲁克纳、弗兰克、古诺、比渣做才、圣-桑。
4、 民族乐派:格林卡、柴可夫斯基、斯美塔那、德沃夏克、西贝流士、阿尔贝尼兹。
5、 后浪漫主义:福莱、马勒、理查·施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埃尔加、格拉祖诺夫。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扩展资料:
历史
浪漫派时期的音乐则可以从1813年E.T.A霍夫曼论述贝多芬的浪漫主义精神开始,到1914年勋伯格提出“不协和音的解放”为止。
浪雹告漫派时期的音乐比起之前的巴洛克时期以及古典时期的音乐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现。相对来说看轻形式和结构。浪漫时期的音乐往往富于想象力,相当多的浪漫时期音乐受到非现实的文学作品的影响,而有着相当大的标题音乐成分。
浪漫主义音乐强调多样性,发展和声的作用,对人物性格的特殊品质进行刻画,更多地运用转调手法和半音。贝多芬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浪漫主义歌剧的代表是瓦格纳,钢琴音乐的代表是李斯特。
浪漫主义音乐对曲式结构进行了极大的丰富与扩充,出现了诸多小型曲式结构,例如小品曲、幽默曲、叙事曲、阿拉伯风格曲、音乐的瞬间源梁明、随想曲、浪漫曲、间奏曲或即兴曲等。
浪漫主义音乐体现了影响广泛和民族分化的倾向,在法国出现了柏辽兹,意大利的罗西尼,匈牙利的李斯特,波兰的肖邦和俄罗斯的柴可夫斯基。浪漫主义音乐在马勒和勃拉姆斯时代式微。
浪漫时期的音乐在晚期出现了更多不同的乐派,包括法国的印象乐派(德彪西、拉威尔)和欧洲各地的民族乐派(西贝柳斯、斯美塔纳、强力集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