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象征主義?

問題一:什麽是象征主義 象征主義,名詞源于希臘文Symbolon,它在希臘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塊木闆(磨凳或一種陶器)分成兩半,主客雙方各執其一,再次見面時拼成一塊,以示友愛”的信物。幾經演變,其義變成了“用一種形式作爲一種概念的習慣代表”,即引申爲任何觀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達某種觀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它與通常人們用的比喻不同,它涉及事物的實質,含義遠較比喻深廣。是19世紀末在英國及西方幾個國家出現的一種藝術思潮。?

問題二:象征主義和後象征主義的區别 前象征主義主要是指:19世紀後半葉産生于法國的詩歌流派.
代表人物是:波德萊爾、魏爾倫、蘭波和馬拉美.
波德萊爾的十四行詩《應和》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義“應和”論.認爲自然界萬物互爲象征,組成“象征的森林”,而人的諸感官之間亦相互應和溝通,最重要的是人的心靈與自然界之間也是互爲應合、交流的,詩就是這種象征、應和的産物.故該詩被譽爲“象征主義的 *** ”.前期象征主義随着1898年馬拉美的逝世而告終.

開創了象征主義文學的先河是誰提出的

瓦萊裏以音樂化爲核心的象征主義詩論
保爾・瓦萊裏(1871-1945),法國人,1912年出版《舊詩集存》,1912年發表長詩《年輕的命運女神》,1922年出版詩集《幻美集》,其中《海濱墓園》标志着其詩歌創作的頂點.主要理論著作有《尤帕利諾斯》、《靈魂與舞蹈》、《文學雜集》和三本續集.
象征主義的現實存在
第一,象征主義追求高于現實世界的豐富心靈世界及其内在生命力.
象征主義詩人視現實世界爲可鄙的、不真實的,他們力圖超越現實而進入超驗的心靈世界和“内在生命的實體”,他們感到真切存在的隻是“大自然和生命的某些面貌以及人類的某些作品”所賦予的 *** ,使人能從中汲取“珍貴的感覺、無限豐富的思想以及思想、情感、嚴謹的幻想的奇妙組合,還有與神秘相連的 *** 和活力”,并孕育出“應合”的象征主義詩作.
第二,象征主義追求一種“創造讀者”的自由的藝術創新.
象征主義詩歌要選擇趣味高雅的讀者作爲對話人,同時要通過形式的探索和實驗,打破讀者舊的審美習俗和惰性,培養和“創造”出有創造性的新讀者.
第三,象征主義詩人雖有文筆、手法、見解、感覺和寫作方式及美學理想等許多方面的差異,但他們之間在精神上卻有着高度的一緻性與強大的凝聚力,即他們反對隻寫人類的共相與普遍性,而高度重視個性、個體的内心活動與反應,人之爲人的獨特性,力圖重建個體的精神史.
象征主義的界慧州定:音樂化
首先,音樂化是指詩的語前遊蔽詞關系在讀者欣賞時引起的一種和諧的整體感覺效果,也即語詞與人的整體感覺情緒領域的某種和諧合拍的關系.
他說:“詩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某些文字的組合能夠産生其他文字組合所無法産生的感情”,這就是“詩情”,而所謂“詩情”,是“一種興奮和迷醉的心情.它是由于我們的某些内在情緒,肉體上的和心理上的,與某些引起我們激動的環境(物質的或者理想的),在某種程度上的吻合而引起的”,作爲“詩的藝術”,就是要用“語言手段”“引起類似的心情和人爲地促進這種感情”,也就是使“語言結構”與“詩情”達到一種默契與和諧.詩人就是要通過個人的努力從“全部廣泛的日常語言”的“雜亂無章的混合體中汲取”成分,“用最平常的材料創作出一種虛構的理想秩序”,這種詩的語言,“能夠創造詩情世界”,能夠使人“恢複”詩情,“并直至人工地培養這些感覺官能的自然産物”,也即使詩的語言與詩的感覺、心情達到高度的和諧.

問題三:西方象征主義的代表人物 現代主義文學中形成最早、時間最長和影響最大的文學流派。
象征主義文學的特點:
1、強調主觀真實,并将象征作爲主要創作手法,因而得名象征主義。
2、運用聯想、暗示、烘托等手段來表現主題,并大量采用象征聯想來激發創作靈感。
3、強調感覺的移借。
4、追求詩歌的雕塑美和音樂美;追求形式的工整和音韻的和諧。
象征主義文學是起源于19世紀中葉的法國,并于20世紀初期擴及歐美各國的一個文學流派,是象征主義思潮在文學上的體現,也是現代主義文學的一個核心分支,主要涵蓋詩歌和戲劇兩大領域,其影響力一直持續到今天。西方主流學術界認爲象征主義文學的誕生是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的分水嶺。
法國詩人夏爾・波德萊爾和美國詩人愛倫・坡是象征主義的先驅。盡管“象征主義”一詞最早出現于1886年,但波德萊爾和愛倫・坡早在19世紀中葉的創作就最初涉及到了一些象征主義的理念。
概述
19世紀80年代中期在法國正式打出旗号的象征主義是對以孔德爲代表的實證主義哲學和以左拉爲代表的自然主義文學的反撥。在象征主義者看來,實證主義隻知機械的論證實際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自然主義則側重遺傳和環境對人性形成的影響,這些都無法揭露藝術的本質。象征主義者們主張發掘隐匿在自然界背後的理念世界,憑個人的敏感和想象力來創造超自然的藝術。尼采、弗洛伊德和柏格森的思想可以看作是象征主義的哲學基礎。
象征主義者在題材上側重描寫個人幻影和内心感受,極少涉及廣闊的社會題材;在藝術方法上否定空泛的修辭和生硬的說教,強調用有質感的形象和暗示、烘托、對比、聯想的方法來創作。此外,象征主義文學作品多重視音樂性和韻律感。
作爲一個國際性的文學思潮,象征主義在各個國家、地區的發展特征不盡相同,這涉及到各個國家民族氣質、文化傳統以及作家個人氣質等等複雜因素。法國的象征主義比較精純,而英美的象征主義則顯得比較駁雜。象征主義文學在詩歌領域内的成就最高,諸多20世紀最偉大的詩人都可被歸于象征主義詩人之列。此外象征主義在戲劇領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先驅者:波德萊爾和愛倫・坡
美國詩人愛倫・坡的理論和創作對法國象征主義的形成産生了重大影響。他在《詩歌創作原理》中倡導反自然、反說教的詩學主張,并強調形式美、暗示性和音樂性,可以看作是象征主義的理論濫觞。
法國詩人夏爾・波德萊爾的詩集《惡之花》(1857)則可以看作是第一部具有象征主義特質的詩作。在《惡之花》中,波德萊爾用肉感的筆調描寫病态的 *** ,歌頌“心靈與官能的熱狂”,但也表達對光明和理想的追求。在文學史上,《惡之花》可以看作是浪漫主義和象征主義之間的過渡作品,仍然襲用傳統的詩歌韻律,仍然依靠修辭的作用。但這卻是第一部以城市和社會中的人性之醜惡作爲審美對象的詩作,表達了現代人在社會醜惡中焦慮、煩躁的狀态。
前期象征主義:魏爾蘭、蘭波、馬拉美
繼波德萊爾之後,19世紀70、80年代蜚聲法國詩壇的保爾・魏爾蘭(1844-1896)發揚了象征主義者強調詩歌音樂性的一面。魏爾蘭在其《詩的藝術》(1884)中主張:詩歌應該首先具有音樂性,那是流動的、朦胧的、清靈的;選詞上要求模糊和精确相結合;要色暈而不要色彩;不要格言警句、插科打诨類的東西。總之,詩歌要追求一種彌漫滲透的氣氛。
魏爾蘭的詩作親切自然,韻律之美妙在象征主義詩人中獨樹一幟。代表作品還包括《三年以後》(1866)、《白色的月》、《獄中》等等。
70年代初曾一度和魏爾倫發生同性戀情的詩壇奇才阿爾蒂爾・蘭波(1854-1891)爲法國象征主……>>

問題四:漢語言文學,外國文學專題,論述題,什麽是象征主義 象征主義文學
A、曆程:夏爾・波德萊爾(1821-1867),在19世紀中葉獨步文壇,标新立異的奇才,以驚世駭俗的詩集《惡之花》(1857)和數十篇見解獨特的文藝批評,赢得了巨大聲譽,被譽爲唯美主義和象征主義的共同先驅。(1)他把醜與惡升華爲藝術美,爲後人表現社會的病态美開辟了道路。(2)他把詩歌從大自然拉進大都市,以其獨有的角度深入描寫畸形變态的巴黎生活,爲詩歌創作拓展了一個新領域。(3)以其“通感”理論,爲象征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感應》一詩,把世界看成是象征的森林,認爲主客觀之間、人的各種感官之間,都存在着某種神秘的聯系。
70年代,象征主義在法國崛起,一批苦悶彷徨、憤世嫉俗、玩世不恭、而又情感纖細、才思敏捷的青年,組成了許多文學團體,出版了許多文學刊物,他們轉向内在的世界尋求真實。1886年莫雷亞斯發表了《象征主義宣言》,使這一新的流派得以定名。
B、理論:反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力圖重新把握文學的特征,努力探求主客觀之間的契合點,因而,“通感”便成了象征主義的理論基石。他們認爲,在可感的客觀世界深處,隐藏着一個更爲真實的、真正永恒的世界,人們隻有憑本能的直覺才能領悟。而藝術地傳達出這種秘密便是詩人的最高任務。真正的詩人,有不同于常人的感知力,能夠深入把握光怪陸離的自然和人生,達到物我相通的境界,創造出神韻獨特的藝術。
C、風格特色:蒙胧美和神秘色彩。多象征、暗示、隐喻,詩意飄忽,半明半暗,留下更多品味餘地。另外,對音樂的追求,使詩歌富于樂感,内在韻律的豐富,更增添了詩歌夢幻般的詩意和多義的魅力。
D、代表作家:(1) 保爾・魏爾倫 (Paul Verlaine ,1844-1896),法國著名的象征派詩人。60年代開始寫詩,深受帕爾納斯派影響,第一部詩集《感傷集》(1866),便顯示了他以暗示手法表達複雜感情的才華。1871年,他結識詩人韓波,次年一起前往倫敦、布魯塞爾等地,其間創作的《無言的羅曼斯》(1874)是他最成熟之作,音樂性、暗示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另有詩集多種。他的詩作,情緒憂郁,韻律講究,于樸實流暢的詩句學面,隐含着人生的苦痛和悲涼。
(2) 阿爾多爾・韓波 (Arthur, Rimbaud,1854-1891),是最具反叛精神的一位象征主義詩人。他的創作期隻有五年(從16歲到20歲),留下的作品隻有140電首詩歌和兩部散文詩,但他的地位不可動搖。他認爲詩人應是“通靈者”,其任務是通過感覺的“錯位”去探求神秘的“未知”。他的《元音》、《文學的煉金術》等詩,形象地發展了波德萊爾的“通感論”,而代表作《醉舟》《黎明》等,以瑰麗的想象、巧妙的“通感”脍炙人口。
(3) 斯蒂芬・馬拉美 (Stephane Mallarme,1842-1898),象征派的泰鬥。他潛心研究詩論,寫有《音樂與文學》等論著。他是“純詩”論者,詩歌形式極爲嚴謹,強調音樂性,認爲詩人的任務在于以奇異的手法去揭示平凡事物背後的“絕對世界”。他的詩作不多,但構思精巧、思想深邃,而又晦澀難解、充滿夢幻色彩。著名的有《牧神的午後》(1876)、《骰子一擲絕不會破壞偶然》(1897)。馬拉美被公認爲象征派領袖,還因爲他在巴黎羅馬街五号的寓所,持續十年舉行“周二聚會”,座上客有紀德、瓦雷裏、克洛代爾,以及英國的王爾德、比利時的維爾哈倫、德國的奧格爾格等。90年代,這一聚會解體,标志着象征主義運動的衰亡。
附 :後期象征主義
一、什麽是象征:
象征(Symbol),在古希臘是指“拼湊”、“類比”。最早……>>

問題五:爲什麽說象征主義認爲藝術是綜合的 把這種詩歌和中國古詩相比,可以發現是和中國詩歌風格最近的一種,既重情感又重修辭,而不是大片的鋪叙故事。西方詩歌和他們的小說一樣,都有個寫實傳統。從荷馬的伊利亞特,到神曲,到浮士德,到莎士比亞,無論是虛構還是事實,西方詩歌離不開長篇累牍的講故事,而很少純粹的抒情和寫感覺。就像我們的叙事小說不發達,他們的主情詩歌也不發達。但是東西方文學的美神都會逐漸光顧那些荒蕪地帶。晚期從寫實詩歌的窠臼脫離出來,也是西方詩歌的一個必然,而象征主義的純情,與有功焉。

誰開創了浪漫主義先河

屈原360問答的楚辭開創了浪漫主義先至總粉雨河

楚辭創造了一種新的詩歌樣式,是最早的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及浪漫主義文學源頭。能夠更加有效地塑造藝術形象和抒發複雜、激烈的感情.其次,楚辭突出地表現了浪漫的精神爲現試排環氣質.主要表現爲感情的熱烈奔放,對理想的追求,以及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凸現,想象的奇幻,創造了一幅幅雄偉壯麗的圖先将花獨接興景.使得詩歌顯出飄渺迷離、谲怪神奇的美學特征,對李白、李賀等後世詩人有巨大的影響.再次,楚辭的象征手法對後世的文學創作有重大影響.楚辭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成了中國文學史上以男女座君臣相比況的常見的創作手法萬.楚辭中的香草美人意知先象包結合着屈原的生平遭遇、人格精神和情感經曆,從而更富有現實感,也更加充實,得到後世文人的認同,并形成了一個源遠流長的香草美滑人的文學傳統.如蒲松齡自息日神十加體阻新章告雲:“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間乎!”顯然是受到了楚辭香草美人傳統的影響。

西漢末年,劉向将屈原、宋玉幫激鬥全的作品以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承襲屈原、宋玉的作品彙編成集,計十六篇,定名爲《楚辭》。是爲總集之祖。後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分别是:《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蔔居》《漁父》《九辯》《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七谏》《哀時命》《九懷》《九歎》《九思》。這個十七篇盟任徑律矛幾逐李的篇章結構,遂成爲後世通矛院電轉他從否掉訴行本。[3]
《楚辭》運用楚地的方言聲韻,叙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曆史風之身宜雙故圍結感著情,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全書以屈原作品爲主,其餘各篇也都承襲屈賦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與《詩經》古樸的四言體詩相比,楚辭的句式較活潑,句中有時使用楚國方言,在節奏和韻律上獨具特色,更适合表現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

310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