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出】小学美术题型分析划重点啦!

人们常说:学贵有法。考也应有法,掌握科学方法,事半功倍;复习不得法,事倍功半。教

师招聘考试的复习,既要有扎实的复习,进行充分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又要掌握必要的应

试技巧,提高考试得分。考生一方面要掌握各类题型特点及解题技巧,另一方面要在复习应考

中总结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下面向各位考生介绍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的特点及解题技巧,希望能给考生以切

实的引领和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择概率占 1/4。给出四段消孝个选

项答案,是选择题的基本形式。答案的相似性,判断稍有失误,就会出错,是这类题的突出特

点。在试卷题型整体结构中,选择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从内容上看,选择题涉及的多是重要知识点或疑难问题。我们在明确了选择题内容的这种

针对性后,在命题方式上,要看到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是表明因果关系的问题判断,回答

“是什么”。其次,关于对一些所谓“核心问题”或“根本问题”进行判别,是选择题在命题

方式上又一显著特点。掌握了选择题题型特点和命题的基本方式,还需要有相应的解题技巧。

(一)排除法

把明显不正确的选项先排除掉,逐渐缩小范围,集中思考,有助于正确答案的选择。或者

是将选项进行分组归类,从而缩小范围,最终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的方法。

【例 1】不同的美桥友术作品中,美术家运用艺术语言的方式是不同的,可分为具象艺术、 ( )

和抽象艺术。

A.写实艺术 B.意象艺术 C.夸张艺术 D.实验艺术

【解析】四个备选答案中 C、D 两选项明显不是专业的表达方式,可以直接排除。而 A 选

项写实艺术与题干所给的具象艺术具有相同的含义,排除。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B 项。

【例 2】( )指一切单色的绘画,起源于西洋造型能力的培养。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

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

A.油画 B.版画 C.中国画 D.素描

【解析】分析四个选项发现 A、B、C 三个选项均指画作的类型,只有 D 选项指的是绘画的

技巧,而题干中要考查的是“……的绘画训练过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选项。

(二)关键词法

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不好排除,这时对选项的本义可以提取重要的关键词,来回忆思考以摆

脱困境,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例】“造型艺术的一种。以各种可塑的黏土等或可雕可刻的木、石等材料,运用雕、刻、

塑等手段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这是指( )。

A.雕塑 B.绘画 C.设计 D.摄影

【解析】审读题干即可以找出本题的关键词有“雕、刻、塑”,只有雕塑这一造型艺术才

需要艺术家的“雕、刻、塑”,由此得出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 A。

(三)推理猜测法

首先是对题干进行分析推理,弄清题意,然后推理出答案,如果没有推理出答案,则由题

干所给信息,结合个人的经验,运用非严格的逻辑推理,合理地猜测出正确答案。

【例】“将图画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

书的标志,一般认为,它是 15 世纪德国藏书家发明的。”这是指( )。

A.藏书票 B.邮票 C.宣传册 D.年画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 A 选项。在对藏书票不了解的情况下,相信考生们对其他三个选

项,邮票、宣传册和年画都比较了解,再结合题干“藏书家发明”,可推测出正确答案。

二、填空题

在试卷中,填空题是另一类重要题型,每小题一空或多空,这是填空题形式的主要特点。

从内容上看,填空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覆盖面最广。重视的是细节,答案比较固定,填的多

是关键词和重要概念,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

(一)概念性

概念性填空题考查的主要是基本概念,而填空部分肯定是握稿该概念的关键词。所以在复习的

时候,一定要准确把握基本概念。

【例】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适应需要的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关于教育培养目标的问题,答案为“社会发展”。

(二)常识类

这部分主要是指诸如画家的代表作品、所属派别、作品的特点、作品的评价等零碎知识点。

该类内容既不好命为选择题,又不宜出成问答题,而又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则最可能命为填空

题。对该类知识的复习,可以以作家、年代为线索,辐射作品、派别、作品评价、作品特点等,

以点带面,各个突破。

【例】主张“笔墨当随时代”的清初著名画家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艺术理论的了解,根据常识,答案为“石涛”。

(三)多个知识点类

这一类填空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几乎涉及所有含多个知识点的内容,题干往往给

出一个或几个,要求考生填写其他知识点。主要考查考生对专业知识的相互关联部分的掌握情

况。

【例】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陶器的装饰纹样、、和。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的了解。题目给出一个知识点,即陶器的装

饰纹样作为提示,要求考生填写另外三空,答案为“岩画、地画、壁画”。

三、连线题

连线题是美术教师招聘考试中一个常见的题型,由于它的信息量大、阅卷容易、评分误差

小,所以在近年考试中被广泛应用。有的学生在连线上失分较多,考试时花在连线题上的时间

也较多,原因在于缺乏解答连线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在美术教师招聘考试中连线题一般以下

几种。

(一)关于艺术作品

该类连线题是美术连线题中最重要的类型,其考查的主要内容有:艺术作品与作者;作品、

作者与国籍;作品与作品类型;作者与作者美誉;作品与技法;作者与流派;作家与技术专长;

作品及其对应的地域等。

(二)关于工艺美术

该类连线题主要考查工艺美术的内容,包括建筑与建筑风格、建筑类型与建筑、寺庙及其

所在地、工艺品特点、代表人物等。

连线题通过发展已不再只是简单的连线,而是和其他题型融合,增加了难度,只有掌握好

基础知识和把握解题技巧,才能取得好成绩。美术的连线题一般都是连线两边的数量一样多,

这种题相对较容易,也可能全部连对,只要其他的都正确,剩下的那一个连起来就行了。

四、简答题

简答题是美术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见的主观题题型之一,题目设计灵活,角度多变。从命题

形式上看,一般分为四个类型,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和比较分析,主要考查考生

对所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等基础知识的认知、理解和运用,通常要

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作简明扼要的回答。涉及内容一般较广,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在解答该类试题时,要层次清楚、言简意赅,论点最好不要遗漏。同时在解答该类题时,尽量

要有“帽子”,例如,在回答“意大利哥特式建筑有什么特点?”时,答案的第一句应该是“意

大利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另外,解答简答题时还要注意根据分值与要点的条数来决定

是否扩展与扩展多少。

(一)“是什么”类型

这是美术招聘考试中简答题中最多的一类,该种类型是对已有知识的考查。这种简答题并

没有要求解释,只要求考生整体把握,只要说明“是什么”即可。

【例】谢赫《画品》中提到的绘画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谢赫《画品》的了解,在解答时需要回答出“他的《画品》中是

怎样体现了社会功能”。所以本题的答案为: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绘画者,莫不明劝诫,

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指出绘画可以通过图绘历史故事,作为成败得失的鉴戒,也可

以通过绘制功臣肖像作为臣僚励志的楷模,强调了绘画的教育感化作用。

(二)“为什么”类型

这类问题要求阐明原因,回答“为什么”。对这类问题,关键要把题目的要求讲清楚,论

据要全面、充实。

【例】为什么说中国原始时代美术的主要特征是混沌性?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回答的重点是“中国原始时代美术混沌性的表现”,考生只要将中

国原始时代美术的混沌性特征的内涵罗列出来即可。本题的答案是:中国原始时代美术的混沌

性具体体现在:

(1)不是为纯粹的唯美而创造的,它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宗教观念有密切关系,是实用

与审美的结合物;

(2)原始时代的美术各门类尚未明确分化,雕塑、绘画与器物浑然一体,相互依存。

(三)“怎么办”类型

该种类型是比较难的一种,突出实践过程,强调具体方法,回答“怎么办”。对这类问题,

要注意操作的程序性,否则回答就可能出现错误。

【例】如何从欣赏的角度看待一幅作品的构图?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欣赏的角度看待一幅作品的构图需要注意的问题,此时只要回忆

作品构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然后将在欣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罗列出来即可。本题的答案是:

以欣赏的角度看待一幅作品的构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宾主关系是否明确,位置安排是否得当。

(2)构图结构形式与内容是否统一。

(3)色彩与表现内容是否统一。

(4)构图是否符合形式美法则。

(四)比较分析类型

该种类型是要对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观点、特点等进行区别、分析。回答这类问题,语

言必须简洁,可以直接点出差异所在,也可以叙述出各自的概念或特色,这样差异自然也就显

现了出来。

【例】陶器和瓷器有何差别?

【解析】本题要求分析比较陶器与瓷器的不同点,回答此题时可以从色彩、吸水性、烧制

温度及声音、釉色等方面进行比较。本题的答案为:陶器和瓷器的差别有:(1)色彩方面:陶

器胎体质地粗糙并含有少量杂质,多呈灰色、赭色、土黄色;瓷器胎体质地细腻不含杂质,光

亮润泽,多为白色和淡米黄色。(2)吸水性方面:陶器胎体不透明,质地较松,气孔率较高,

故而吸水率较高;瓷器胎体呈半透明,质地坚密,气孔率较低,故而基本不吸水。(3)烧制温

度及声音方面:陶器的烧制温度较低,在 800°C 到 1200°C 之间,硬度较差,敲扣声音发闷;

瓷器的烧制温度较高,在 1200°C 以上,硬度较高,敲扣声音清脆。(4)釉色方面:陶器有无

釉陶和釉陶两种;瓷器表面都挂釉。

五、美术作品赏析

美术作品赏析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观。美术作品

赏析题也是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的题型之一。

美术作品的内容是画家在作品中以一定的美术作品形式表现出来的,即美术作品形式是美

术内容的存在方式。美术欣赏作为从视觉感受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美术作品形式无疑具有先行

性,美术作品赏析必须通过对作品形式的感受、体验,才能把握到作品的内在意蕴(即内容)。

这里的“内容”不仅包括一些主题性绘画中的故事、历史人物或情节,还包括美术作品所具有

的审美的精神内涵(艺术特色)。

对于一件美术作品,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欣赏:

第一,与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简介、生活的社会背景等。例如《青卞隐居

图》的社会背景是元朝的“世事多变”造成文人画家逃避现实、隐遁山林。

第二,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例如《韩熙载夜宴图》以连环

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第三,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它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

的技巧。例如《清明上河图》在技法上采取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

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充分运用了中国山水画“咫尺千里”的表现手法。

第四,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绿色长城》的意境不是幽美的风景区,这里是海防前线;

大卫在《荷拉斯兄弟之誓》体现了为了民族的存亡、为了拯救祖国,只有牺牲家庭和个人利益

的思想。

总之,欣赏美术作品既要注意从视觉感受方面把握作品的形式和形象,又要洞察和理解画

家赋予美术形象的内涵和意义,同时既要重视自己的欣赏感受,又要调动自己的联想、想象和

理性分析,获得独特的审美认识。

六、美术技能题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美术技能题以独幅画最为多见,而连环画和插图相对少见。独幅画

创作以命题创作为主,即出一个有一定意义的题目,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意义和规定的范围创

作出一幅画。命题创作的试题,一般具有较大的宽容度和适应性,可以从多种角度去理解和表

现,有利于考生发挥想象,充分地施展自己的创作才能。试题的范围还应适应考生的年龄和生

活经历等特点,适合各地区的考生。

美术技能题的答题步骤如下:

第一,构思。当拿到美术技能题目以后,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该命题的主题是什么,并

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选材、立意,尽量能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挖掘出有独到见解、能出奇制胜、

发人深省、有新意的东西来。

第二,构图。在由各种生活感受通过构思凝结成的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具体的形

式语言和形象符号,使各种感受、各种主题形象化、具体化,把思维的形式转换成绘画的符号,

这就是构图的任务。

第三,人物形象的设计与塑造。有了好的构思和好的构图,还需要人物形象的充实和塑造,

用人物形象来表现画中的主题思想。

第四,环境道具在作品中的作用。任何好的典型的形象都需要有相关的事物和环境来衬托,

都必须置身于一定的场景和氛围之中,才能有强烈的生命力,才能显出耀人的光彩。因而在绘

画创作中,我们不仅仅要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塑造与刻画,还需要选择适当的环境和与主题

有关的道具来丰满形象、充实主题。

第五,细节的选择与强调。每一件有感染力的作品,都应该有其最精彩、最吸引人的闪光

点,这就是细节的刻画。它对作品的主题表现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也就是所谓的“画龙点睛”

之功效。

10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