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对色彩的偏好几乎达到一种癫狂的状态,这与他的精神状态有多大的关系?
因为梵高的意识太超前了。19世纪太前卫了。现在我们看梵高的作品,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在当时,没有人能跳出传统思维,欣赏这种没有学术味道的作品。19世纪印象派的几位印象派大师,都是受够了先锋派。但只有梵高运气不好,死后才出名。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性格和心理疾病,与他人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因为梵高确实是一个笨手笨脚的人,在传统意义上,他并不太擅长画画。
梵高1886年来到巴黎,认识了印象派和新印象主义画家,接触了日本浮世绘。视野的扩大使他的绘画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袜携滚他的画从早期的沉闷、暗淡开始变得简洁、明快、多彩。1888年,我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摆脱了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的影响,走向了相反的立场。梵高在1888年与高更有过交往。
然而,由于他们性格的冲突和想法的差异,合作很快失败了。此后,梵高的癫狂(有人记载为“癫痫”)时常发作,但在神志清醒时仍坚持绘画。1890年7月,37岁的他因精神错乱。梵高是一位色彩主义画家,他对色彩的偏爱几乎达到了一种疯狂的状态。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他的精神疾病有关,但我们不能否认梵高对色彩的创造性发现和表达。
他画中的色彩奔放夸张,也深深影响了20世纪的表现主义和野兽派绘画。具体告余来说,梵高画作中奔放的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用鲜艳明亮的夸张色彩装饰。梵高是隐掘表现主义的先驱,深深影响了20世纪的艺术,尤其是野兽派和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曾经让他同时代的大多数人感到困惑,现在已经被印在明信片和日历上,成为畅销书。企业家们争相将梵高的名字带入商业领域,梵高领带、梵高圆珠笔、梵高肥皂、梵高电影、梵高歌剧,他们的作品在国际油画拍卖市场上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