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浪漫主义时期

问题一:美国文学中属于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家有哪些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惠特曼、霍桑、华盛顿・欧文等
人物及代表作
华盛顿・欧文(美国文学之裂汪芦父):《纽约外史》《见闻札记》
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论自然》《论自助》《论美国学者》
纳撒尼尔・霍桑:《红字》《小伙子布朗》

浪漫主义作家的两个学派是什么时期

华尔特・惠特曼:《草叶集》《听到美洲在歌唱》《我歌唱带电的肉体》《自我之歌》
赫尔曼・麦尔维尔:《玛地》《雷得本》《白外衣》,后期作品《皮埃尔》《骗子的化装表演》《比利伯德》
爱伦坡:推理小说:《毛格街的谋杀案》《失窃的信》 恐怖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黑猫》

问题二:美国浪漫主义的代表 人物 代表作 华盛顿・欧文(美国文学之父) 《纽约外史》《见闻札记》 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 《论自然》《论自助》《论美国学者》 纳撒尼尔・霍桑 《红字》《小伙子布朗》 华尔特・惠特曼 《草叶集》《听到美洲在歌唱》《我歌唱带电的肉体》《自我之歌》 赫尔曼・麦尔维尔 《玛地》《雷得本》《白外衣》,后期作品《皮埃尔》《骗子的化装表演》《比利伯德》 爱伦坡 推理小说:《毛格街的谋杀案》《失窃的信》 恐怖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黑猫》

问题三:美国浪漫主义的介绍 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是指开始于十八世纪末,到内战爆发为止这一段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时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注重艺术效果。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惠特曼、霍桑、华盛顿・欧文等

问肆带题四:美国浪漫主义的影响 外国的,尤其是英国的文学陵数大师对美国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作家由于秉承了与英国一样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同英国一样的浪漫主义风格。欧文 (Irving)、库柏(Cooper),坡(Poe),弗伦诺(Freneau)和布雷恩特(Bryant)一一反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样式和文学思潮, 开创了较新的小说和诗歌形式。这一时期大多数美国文学作品中,普遍强调文学的想象力和情感因素,注重生动的描写、异国情调的表达、感官的体会和对超自然力的描述。美国作家特别注意感情的自由表达和人物的心理描写。作品中的主人公富有敏感激动的特质。注重表现个人和普通人是这一时期作品的强烈倾向,几乎成了美国的信仰。富雷诺、布雷思特和库柏等人的作品对客观自然的描写有强烈的兴趣。富雷诺在帝国的废墟主题中对过去情景的描写绘声绘色,布雷恩特对北美五大湖区的史前印第安人描述引人入胜,欧文对哈德逊河传说的巧加利用炉火纯青,库柏的长篇历史小说深入细致。总的来说,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上接英国文学传统,下开美国文学之风。虽然美国文学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但这一时期著名的文学作品表现的却是富有美国色彩的浪漫主义思想。西部开拓就是一个说明美国作家表现自己国家的恰好的例子。他们大量描述了美国本土的自然风光:原始的森林、广袤的平原、无际的草原、沧茫的大海、不一而足。这些自然景物成为人们品格的象征,形成了美国文学中离开尘世,心向自然的传统。这些传统在库柏的《皮袜子的故事》(Leather Stocking Tales〉、梭罗的《沃尔顿》 (Walden)以及后来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中都得到了明显的表现。随着美国民族意识的增长,在小说、诗歌中美国人物都越来越明显地操本地方言,作品多表现农民、穷人、儿童以及没有文化的人,还有那些虽然没文化但心地高尚的红种人和白种人。美国清教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对美国人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美国文学中也留下了明显的印迹。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比起欧洲文学, 美国文学的道德倾向十分浓厚。在霍桑(Hawthorne)、梅尔维尔(Melville)以及其他一些小作家的作品中加尔文主义的原罪思想和罪恶的神秘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足能标炳的是新英格兰的超验主义运动。该运动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新英格兰的先验主义俱乐部。本来,这个超验主义只是对新英格兰人提出来的。它是针对波士顿的唯一神教派的冷淡古板的理性主义而提的。而后来逐渐影响到全国,特别是在高级知识分子和文学界人士当中影响颇大。超验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是爱默生(Emerson)和梭罗(Henry Davd Thoreau),他们的作品对美国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超验主义承认人类具有本能了解或认识真理的能力,能够超过感官获取知识。爱默生曾说:只有人心灵的尊严才是最神圣的。超验主义还认为自然是高尚的,个人是神圣的,因此人必须自助。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作家,著名的有富雷诺(Philip Freneau〉、布雷恩特(William Cullen Bryant)、郎费罗 (Henry Wads worth longfellow)、娄威尔(James Rassel Lowell)、惠特 (John Greenleaf whitter〉、爱伦・坡(Edgar Allan Poe)、以及惠特曼(Walt Whitman)。惠特曼的《草叶集》(Leaves of Grass)是美国十九世纪最有影响的诗歌。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小说富有独创性、多样性,有华盛顿・欧文的喜剧性寓……>>

问题五: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要素是怎样在作品中起作用的 文学思潮是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域内,由于人们受经济和社会变革而形成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思想和创作潮流,也是人们心理结构的体现.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是欧洲文学传统的影响与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及思想解放相结合的产物: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形成时期的外在影响因素,尤其是欧洲政治哲学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政治哲学基础;美国超验主义作为一场文化启蒙运动之后的重要思想解放运动,则催生了美国本土的哲学,成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内在因素.内因与外因合力,使浪漫主义文学在美国落地开花,并于19世纪上半叶创造了浪漫主义文学的辉煌.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成功经验对于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问题六:浪漫主义可以分为哪三个时期 浪漫主义的理论策源地在德国,但在文学上成就最高的却是英、法两国。欧洲的浪漫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三次 *** 。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法国的夏多布里昂和史达尔夫人开始引介德国的浪漫主义理论。第二次 *** 则从英国诗人拜伦开始,他的作品在1815年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这一时期法国文坛相对沉寂,但也有拉马丁和维尼等才华横溢的诗人。此外,意大利的白尔谢、曼佐尼以及德国的霍夫曼等人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浪漫派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三个 *** 发生在法国,约从1827年至1848年,以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维克多・雨果为代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思潮也波及俄国、东欧和美国,在美国产生了梅尔维尔、惠特曼等浪漫主义大师。1848年以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基本结束,但是浪漫主义思潮却并没有销声匿迹,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
英国
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英国的浪漫主义作家不满于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的发展,具有愤世嫉俗、归隐自然的倾向。18世纪中后期的诗人罗伯特・彭斯(1759年-1796年)和威廉・布莱克(1757年-1827年7)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他们在英语诗歌文体和语言上做出了很多可贵的尝试。彭斯从苏格兰民歌中吸取养料,其《苏格兰方言诗集》擅长抒情和讽刺,语言通俗;布莱克的《天真之歌》、《经验之歌》则具有象征意义和神秘色彩,在20世纪大放异彩,影响了整个现代英诗。
然而,英国浪漫主义第一批真正的大师则是被称为“湖畔派”的三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1770年-1850年)是湖畔派诗人中成就最高者,他与“湖畔派”另一诗人萨缪尔・柯勒律治(1772年-1834年)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诗集中收录的诗歌大部分为华兹华斯所做,而柯勒律治的名诗《古舟子咏》和《忽必烈汗》亦收入其中,充满幻觉和奇谲的意象。然而华兹华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则是长诗《序曲》。骚塞的诗歌极富古之幽情,与世俗格格不入。湖畔派三位诗人均蛰居于英国西北湖区,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的乡村生活,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温婉清丽的代表。
乔治・拜伦(1788年-1824年)和雪莱(1792年-1822年)两位诗人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他们和湖畔派诗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作品更具战斗意识和政治倾向。雪莱的代表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通过神话描写被压迫的人民的苦难和暴君的必然下场,预言革命一定会到来。他的短诗《西风颂》、《致云雀》等音韵铿锵,更有“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等名句传世。拜伦是19世纪上半期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游历各地,其诗作充满异域情调。代表作《唐璜》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深入骨髓的检阅,发人深省。在欧洲,拜伦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人们把孤独、悲壮、崇尚个人式反抗的浪漫主义者形象称为“拜伦式英雄”。拜伦晚年投身于希腊的民族解放运动,并最终因伤寒而死于希腊战场。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还包括约翰・济慈(1795年-1821年)。他的创作生涯只有5年,却写出了著名的抒情诗《夜莺颂》和《希腊古瓮颂》,沉醉于古代世界田园牧歌的美景之中。瓦尔特・司各特(1771年-1823年)以创作小说为主,《艾凡赫》以12世纪的英国为背景,塑造绿林英雄罗宾汉的形象,他是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
德国
德国是浪漫主义思潮的发源地。政治经济的落后、资产阶级的软弱以及唯心主义哲学的盛行,决定了德国早期的浪漫主义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和宗教色彩。施莱格尔兄弟是德国浪漫主义思潮的理论奠基人,他们以《雅典娜神殿》为阵地,阐述个性解放、艺术……>>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发端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法国,与古典主义理性规整要充怀器求相反,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以鲁拘束且自由奔放,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满宗纸甲除机怎案什超越现实,多以梦境、仙凡恋、神话为内容。浪漫主义芭蕾是芭蕾发展史上的360问答一个黄金时代,在内容与题亮玉显田材、技巧与表演及演出形式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而且,随着女子脚尖技术的发明,服装上的改革,芭蕾的动作审美特征趋向于轻盈飘逸,呈现出脱离俗世,向往天国的姿态,舞蹈技巧也变得复杂多变,并积累了一套系统、科学的看困训练方法。受浪漫主义文化思潮影响,欧洲各国芭蕾的发展更加注重民族精神和气质的表现,形反岩掉衡米转北诉罗烧成了意大利、法国、俄罗斯和丹麦等不同风格的芭蕾学派

1832年首演于法国巴黎歌剧院的舞剧《仙女》是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影响下所产生的第一部浪漫主义的舞蹈作品,在芭蕾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幕芭蕾舞剧《仙女》改编自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作家查尔斯·诺季埃的场沙找动五也汉望幻想小说《灶神特里尔比重钟协态无画照制西》。故事发生在苏格兰乡村,青年詹姆斯在结婚前夕,受到仙女西菲尔达的诱惑,见异思迁,抛下未婚妻,追逐系传斤日杀胜赵算停而去;在梦幻的仙境里,他与仙女爱得如痴如醉,为了能朝夕厮守,詹姆斯听信巫婆的曾飞架“忠告”,将魔巾神一款口需金娘披在仙女身上,不知不觉害死了自己的梦中情人……在未婚妻与朋友的婚礼声中,背弃了爱情的他与痛苦本目悔恨相伴,了此余生。舞剧以忧郁悲伤的场面结束,揭示了现实生活与美好理想之间的矛盾。

为了塑造“轻盈飘艺给乡克什论距委逸”“虚无缥缈”的仙女形象,舞剧编导菲利浦·塔里奥尼设计了在脚尖上舞蹈,当年刘略冲盐卷余的主演玛丽·塔里奥手我既客尔江图率乱积四尼也因此名声大噪,许多舞蹈家竞相模仿,最终促进了足尖技巧和足尖鞋的发展,成为女演员表演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服饰设计上也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尤·拉米设计的仙女服饰突破了宫廷芭蕾的旧模式,使女演员从“贵妇人”笨重的拖地长裙——“鲸骨箍”中解放出来,去掉了繁杂的头饰,代之以犹如倒置花朵的白纱裙,长仅过膝,使腿部的线条更加流畅,利于芭蕾技巧的发挥各客战段批跑山棉观步,并在背部装上轻巧的小翅膀,使仙女的形象如幻影般游来移去,飘忽不定。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观剧后大为兴奋,特别赠书题贺:免水春圆今另华办算位教“献给你那神奇的足,献给你那美妙的翼!”巴黎的少妇们争先恐后地模仿“仙女”的发型和头饰,时装设计师甚至推出了流行一时的“仙女帽”,《仙女》在当时不仅引领了时装界的风尚,在芭蕾舞台上也刮起了“白色旋风”,“白色纱裙”模式对后世芭蕾服装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仙女》是第一部使用足尖技巧的芭蕾舞剧,开创了浪漫主义芭蕾风格,随后诞生的《吉赛尔》则代表了浪漫主义鼎盛时期的最高成就。创演于1841年的舞剧《吉赛尔》是法国编导科拉利和佩罗的合作品,故事取材自德国诗人海涅的《沦德意志》中关于“维丽”(一群婚前身亡的少女变成的幽灵)的传说。第一幕描写了一位天真纯洁的农家少女吉赛尔爱上了乔装农民的青年伯爵阿尔贝特,他隐瞒了自己已有未婚妻的事实,吉赛尔得知真相后在沉重打击下气绝身亡。第二幕以超自然想象营造了非人间,鬼王米尔塔和众幽灵逼伯爵跳“死亡之舞”,吉赛尔不计前怨,勇敢地保护了伯爵,使他免于一死。黎明来临,女幽灵们一一隐去,只留下了痛苦懊悔的阿尔贝特。这部既有世俗性又有传奇性的爱情故事,拓展了舞蹈的展现空间,同时,也向演员提出了挑战,要求兼具高超的舞蹈技巧和细腻的表演艺术,“吉赛尔”向来被认为是“考验女舞蹈家是否成熟的试金石”。历史上第一个扮演“吉赛尔”的女演员是卡洛塔·格里西,她为加强舞鞋的尖端部分和狭窄鞋底的牢度进行了改良,以能更自如的保持躯干平衡,达到舞姿完美。很多著名芭蕾女演员也以演出《吉赛尔》为最高艺术追求,如玛戈·芳婷和乌兰诺娃。

从“塔里奥尼”时期就出现了芭蕾的“追星族”,据说她在俄国演出时,创造了谢幕22次记录,还有观众以高价买去了她穿过的足尖鞋。与她同时代的芭蕾女星们还有可以和塔里奥尼平分秋色的“炫技派”埃尔斯勒;可以融塔里奥妮与埃尔斯勒长处于一体的格里西……芭蕾史上“阴盛阳衰”的局面初见倪端。

浪漫主义时期最为壮观的一次芭蕾明星“会演”当数1845年上演于英国伦敦国王剧院的《四人舞》,由于邀请了当时最红的四大女芭蕾舞星格朗(24岁)、格里西(26岁)、切里托(28岁)和塔里奥尼(41岁),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四人舞》是一个首尾为四人合舞,中间为独舞的无情节舞蹈,展示了四位女演员各不相同的舞艺特点。据说,当时四位舞星对出场次序争论不休,后来剧场经理建议按照舞蹈家年龄由小到大的顺序出场才得以解决。原版的《四人舞》没有保存下来,1941年,英国舞蹈家安东·多林根据记录那次演出的铜版画重新恢复此作品,由美国芭蕾舞剧院演出。

继《吉赛尔》之后,浪漫主义芭蕾又出现了《艾斯米拉达》(1844)《海盗》(1856)等一批芭蕾舞剧。19世纪60年代,随着塔里奥尼、埃尔斯勒、格里西等明星告别舞台,浪漫主义芭蕾失去了往日的光辉,资产阶级上层人士把芭蕾看作是封建专制的产物而持敌对态度,剧院和学校数目大大减少,上演剧目也多为迎合上层庸俗趣味,内容空洞的娱乐消遣品,浪漫芭蕾逐步走向衰落。其后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圣·列翁的《葛蓓莉娅》,虽然从戏剧结构和思想性都不如《仙女》和《吉赛尔》,不可避免的沾染内容空洞的毛病,但却以浓郁的喜剧风格而留存下来,如果说《吉赛尔》是悲剧芭蕾的代表作,《葛蓓莉娅》则是喜剧芭蕾的力作,还开创了木偶题材芭蕾舞剧的新领域,影响了其后诞生于俄罗斯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彼得鲁什卡》。编导圣·列翁是一位欧洲民间舞蹈行家,他曾到西欧各国考察民间舞,并把它们引进舞剧《葛蓓莉娅》,加强了民间色彩和闹剧气氛。这样,民间性格舞成了芭蕾舞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后来的舞剧《天鹅湖》《睡美人》中达到了新高度。

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人物还有奥古斯特·布农维尔(1805—1879),他是介于法国与俄国芭蕾之间承上启下的桥梁,也是丹麦芭蕾学派的创始人。他于19世纪初期在法国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担任演员,曾与塔里奥尼搭档演出《仙女》中的男主角“詹姆斯”,深受法国浪漫主义芭蕾的影响。回到丹麦哥本哈根皇家剧院担任教师和编导之后,根据自己的舞台经验,发展了男子的芭蕾技巧,打破了女演员长期在舞台上的主导地位。他创造了一种流畅而轻巧的风格,丹麦学派的芭蕾舞演员以舞姿优雅、动作轻盈而闻名于世。他还是一位多产的芭蕾舞编导,《仙女》《拿波里》《花节》《巨人错婚记》等剧目融古典浪漫芭蕾的优雅与活泼生动的民间舞蹈于一体,如同生动的风俗画卷,由此得到了世界声誉。

22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