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俄国形式主义
俄国形式主义是1914 年至1930 年在俄罗斯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流派。
两个分支:
1. 莫衡消斯科语言学小组,代表人物是罗曼•雅各布森;
2. 彼得堡小组(诗歌语言研究会,1916),代表人物有什克罗夫斯基、日尔蒙斯基和艾亨鲍姆。
理论渊源:
1. 俄国形式主义深受日内瓦语言学派、胡塞尔现象学、象征主义等的影响神握。
2. 尤其受到索绪尔语言学各因素相互类比的结构论的影响。
基本主张:
1. 文学作品是“意识之外的现实”,与作者和读者的主观意识无关。
2. 文学创作的宗旨是通过“陌生化”,将自动感知变为审美感知。
3. 文学批评的任务是研究作品的形式和结构。
4. 文学批评的方法是现代语言学方法。
对俄国形式主义的整体评价:
1. 最大贡献就在于将文学视作一个特殊领域,力图解释文学内部构造及其特殊规律。它提出的理论、概念和原则,极大地丰富了西方文论。
2. 影响深远,布拉格学派、结构主义、符号学等游拦庆文学理论流派都深受其影响。
3. 过分夸大艺术形式的作用,未超出19 世纪唯美主义的范围。
4. 理论主张与批评实践并不完全一致,不得不涉及作品内容。
俄罗斯形式主义是什么?
一、俄罗斯形式主义:
是1915至1930在俄国盛行的执身底脸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其组织形式有以雅克布森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学会”和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其成员大多为马书例婷听量物火容拉航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大学的学生。
俄罗斯形式主义反对俄国革命前处理叙述材料的传统方式,转而重视艺术语言形式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在于它的文学性,而文学性存在于形式之中。这里的形式主要指语言形派提进包设粉式。
二、俄罗斯形式主义的影响:
1、对艺术语言的影响:
俄罗斯形式主义的主张逐步影响到当时的各艺术领域。而俄罗斯悠远而又识丰厚的艺术传统,未来主义,象征主义各种思潮相互交汇的历史图景,促成了俄国形式主义对艺术语言的历史性迈进。
2工、在电影表现或分析上的承兴各些击积结混转积石影响:
形式主义强调不同形式的运用可以改变材料的内涵,剪接、绘画性构图与声画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兴趣所在。
三、代表人物与理论主张:
1、文学作品是“意识之外的厚城希国进现实”。他们主张文学的啊内部研究,无关经济政治和作者。
2、雅各布森提出文学研究对象:文学性。文学之所末庆受际以成为文学,就在于文学性,就在于文学语言的联系和构造中。(不同于日常性和科学性语言,比如科学一加一就是二,但是文学却可以是似而非,存在悖论。)
3、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原则。因文学创作的宗旨不在于审美目的,而在于审美过程。为人们过于熟悉的事物,而失去对其的感受,因此要让事物陌生,以伤等就算百县讲开斤图介此加大理解难度,延长审美过程,重新审美感知原来的事物。而文学创作时优县全均火及吧八从离不开语言,因此要先将语言陌生亮期误迫化。比如托尔斯泰将“圣餐”称为“一小片白面包”。
4、巴赫金阐述了他的一系列理论,如对话理论、狂欢化、复调小说和话语杂多等。
5、艾亨鲍姆提出科学实证主义文论。另外他认为文学史的发展有自身必然规律,不随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而改变。
6、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图服句题同:日常语言有交际功能,内容意义最重要;而文学语言中,表达本身即形式就是目的,丧失语言的意义,只有诗学功能。联系:文学语言是日常语言的陌生化训困式白业之后的产物。
7、方法论上,采用语言学二分法,将内容与形式对立。布拉格学派主张形式可以决定、创造内容,形式不受内他攻议教常容自主支配,独立自主定八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