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魯

《通天塔》,
《雪中獵人》,
《盲人的寓言》,
《農民的婚禮》,
《農民世植四然似兒變歡奏的舞蹈》.
《絞刑目境規志故價足架下的舞蹈》
銅版畫《大魚吃小魚》
《謝肉祭和四旬齋的鬥争》

彼得·勃魯蓋爾的人物生平

彼得·勃魯蓋爾1525年出生于安特衛普東部的一個農民家庭,曾從學于P.庫克·凡·阿爾斯特,此人的妻子可能教過他在細亞麻布上畫水彩的方法。1550年,庫克·凡·阿爾斯特去世,勃魯蓋爾到安特衛普畫家、出版家H.科克處工作。科克系風景畫家,兼經營畫店,曾刻版印行勃魯蓋爾的作品,并與之長期合作。1551年,勃魯蓋爾成爲安特衛普畫家行會的畫師,之後不久即取道法國去意大利作修業旅行。1552年,到達意大利南部,渡海遊西西裏島,到巴勒莫。1553年,在羅馬與著名的細密畫家G.克洛維奧皮陵合作細密畫(已失)。歸途中,他還在意大利北部鄉野和阿爾卑斯山漫遊。燃改戚從現存作品看,他的旅行寫生主要爲風景,其對自然的觀察和描繪,甚爲精細,可當日後創作素材之用。他在意大利所作《風景素描》(1552年,柏林,國立美術館版畫室),是最早有年代的作品。
勃魯蓋爾于1554年春踏上歸途,1555年已在安特衛普爲科克的畫店印行大幅風景組畫制作版畫稿了。
1556年,勃魯蓋爾的創作開始從風景轉向帶有教育性和諷刺性的人物構圖。他借鑒H.博斯的作品,采取幻想的和寫實的形象相結合的表現方法,從民間諺語和傳說中選取題材,寓嚴肅的主題于風趣的表現中。這變化反映了他對尼德蘭社會問題的關心,其作品殲竈如銅版畫《大魚吃小魚》(1557年,維也納,阿爾貝蒂納藏品)《謝肉祭和四旬齋的鬥争》(1559年,維也納,美術史博物館)等,或對世道人情進行諷刺,或隐含對西班牙的暴虐統治的抗議。
勃魯蓋爾一方面爲科克的畫店提供版畫稿,同時還從事繪畫,大體上,1562年以前,多作版畫,以後則主要緻力于繪畫。他重視對生活的觀察和研究,常和友人到農村參加農民的活動,收集創作素材。1563年,他和老師庫克·凡·阿爾斯特的女兒結婚,移居布魯塞爾,并在這裏度過最後6年。此時正當尼德蘭革命的前夜和爆發時期,他的藝術日臻成熟,以現實的人爲中心,對自然和社會生活的描繪融爲一體。他在作品中采取多種形式揭露西班牙軍隊和宗教法庭對尼德蘭人民的殘酷迫害并鼓舞人民進行鬥争。他在描繪農民的生活中找到表達他的思想感情的最好手段,故有“農民勃魯蓋爾”之稱。這時期主要作品有《洗禮者約翰布道》(1566年,布達佩斯,藝術博物館)《農民婚禮》和《農民舞蹈》(1567年,維也納,美術史博物館)《雪中獵人》《暗日》《牧歸》(1565年,維也納,美術史博物館)《盲人的寓言》(1568年,那不勒斯博物館)(見彩圖《冬獵》(1565年)和《絞刑架下的舞蹈》(又名《絞刑架上的喜鵲》,1568年,達姆施塔特博物館)等。

100
标簽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