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画的意义
绘画无主题,人们还可以理解,但是绘画无情绪,就可能难以理解。历来,艺术表现情绪,是几乎所有的抽象画家一致认同的,也是西方表现主义理论家所反复强调的。在这里“颠覆”这个观念告兆,强调抽象艺术不需要个人情绪,理论基础是接受美学。接受美学的重要论点就是任何艺术是由接受者(读者、拿友铅审美者)来最终完成,而不是创作者。由此引申,接受者完全没有必要跟着创作者情绪和思维走。而且画家的手和笔一旦离开了画面,艺术就独立了。画家在创作时的一厢情愿的“情绪和思想”其实已经被艺术的独立性所抛弃了。很多画家是在题目上让自己的情绪和思想得以保存。但是,“无题”作品出来以后,就彻底瓦解了这种“情感”维系。所以,画家作画时的情绪可以是创作的动力或手段,但不应该成为作品的主题或倾向。因为,即使是你自以为是的“情绪倾向”,到了“无题”境界,也消好已经不受你的控制了。
当绘画成为生命方式的时候,绘画是目的。形式就是为了形式而存在,抽象就是为了抽象而存在,这就是抽象画纯粹的目的和意义。
为什么
抽象派之所以能自成一派,火乐原因在于它表达了艺术的情感强度,还有自我表征等特性。这跟表现主义反具象化美学,和欧洲一些强调抽象头图腾的艺术学校:如包豪斯,未来派,或是立体主义等,都有呼应。抽象派的画作也往往具有反叛的,无秩序的,超脱于虚无的特异感觉,所以抽象主义绘画在反映现座刻优验实社会生活上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