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属于咏史怀古诗
1,《泊秦淮》从体裁上看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内容上看又是一首咏史诗。
2,《泊秦淮》原文:
《泊秦淮》
唐代: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译文: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4,赏亏轿析:
这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察和胧冷清的水色夜景,渲染气氛,朦胧中透出忧凉。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销没肆那种歌舞游宴的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后二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一个“犹”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忧虑之情。管世铭甚至称其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秦淮河是六朝旧都金陵的歌舞繁华之地,诗人深夜泊舟河畔,隔江传来商女《玉树后庭花》的歌声,听着这亡国之音,不禁激起时代兴衰之感,后两句对只知征歌征舞、买笑逐欢,而不以历景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非常和谐统一。
古诗泊秦淮的赏析,100字。
靠自己的刻苦努力,精通了一种经书 ,终于取得功名,开始了动荡艰辛的政治 生涯; 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 整四年的困苦岁月。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 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 絮零落飘散; 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 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想到前兵败江 西,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坐少那险恶的激 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 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 ,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 的孤苦零丁。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 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进圆市作委志乡留下这颗赤诚 之心光照青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