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建造的中国古建筑风格和日本古建筑有什么区别吗?
1、同属木构建筑体系。日本木构都受到中国古建筑影响。
2、日本建筑形式与技术是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时带去的,外观上有明显的隋唐盛世的朴素大哗戚大气。
3、日本席地而坐,所以室内空间低矮,建筑尺度与人体尺度关系密切,比如日本房间大小由榻榻米决定;而中国在五胡乱华期间使用游牧民族的高坐具,故室内高敞,由宋及清,建筑尺度与形制、材分有关,即多高的级别就用多大的木材、多大的木材就盖多大的房子,远离人体尺度。
4、中国古建筑“精而仔纳合宜”、“巧而得体”;而日本古建筑更切重于简单得体。
中国建筑向来重视与环境的协调,人工与自然融为一体。所谓“危楼跨水、高阁依云”,置亭阁于山间,筑楼于溪畔,会使山光水色更富有生气和魅力。
扩展资料:
中国古典建筑的艺术形式:
铺陈展开的空间序列 中国建筑艺术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群体间的联系、过渡、转换,构成了丰富的空间序列。木结构的房屋多是低层(以单层为乱竖主),所以组群序列基本上是横向铺陈展开。空间的基本单位是庭院,共有3种形式:
1、十字轴线对称, 主体建筑放在中央,这种庭院多用于规格很高、纪念性很强的礼制建筑和宗教建筑,数量不多;
2、以纵轴为主,横轴为辅,主体建筑放在后部,形成四合院或三合院,大自宫殿小至住宅都广泛采用,数量最多;
3、轴线曲折,或没有明显的轴线,多用于园林空间。序列又有规整式与自由式之别。现存规整式序列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明清北京宫殿。
在自由式序列中,有的庭院融于环境,序列变化的节奏较缓慢,如帝王陵园和自然风景区中的建筑;也有庭院融于山水花木,序列变化的节奏较紧促,如人工经营的园林。但不论哪一种序列,都是由前序、过渡、高潮、结尾几个部分组成,抑扬顿挫一气贯通。
日本古代建筑:
日本奈良东大寺约创建于公元745年,当在唐玄宗天宝四年后,寺东西宽0.8公里,南北长1公里,中院阔大,正殿大佛殿始建时面阔十一间,宽88米,竟和隋唐洛阳宫干元殿体量相近。通过此寺,可以想像唐代长安、洛阳由国家所建巨刹的规模气势。
日本古都奈良和中国有着非常深的渊源。其著名的观光名胜之一平城京就是模仿大唐的长安建造的。平城京曾是日本的都城,地处今奈良市西郊。公元710年,日本元明天皇迁都于此。朱雀门通向的平城宫设太极殿、朝堂、朝集殿等,都极似长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典建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古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