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作品集的序言

《首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作品集》即将付梓,很高兴为这个集子写序。
举办首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既是中国诗词楹联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我省文化建设的一桩盛事。作为这次大赛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关注者,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一下看法与体会,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荣幸。
首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诗词楹联作者的创作热情。大赛自2010年8月正式启动以来,在四个多月的征稿时间里,收到了来自全球华人的12万多件作品。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审,选出了100首优秀诗词和100副优秀楹联,得到了广大诗友联友的肯定,可圈可点,可喜可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亿万国民的精神支柱,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不激纳仅要努力去创造经济的繁荣,更要努力地来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经济与文化取得共同繁荣,我们才算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实践了党和国家振兴传统文化的方针政策,也为中华文化的全面振兴做出了贡献。
振兴中国传统文化,打造湖湘文化品牌,是本次乃至往后各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活动所追求的目标。要出精品力作,首先要求活动是精品工程。这次入选作品集的作品,有的抒写性灵,启人心智;有的蕴涵哲理,发人深思;有的文辞隽永,给人启迪;有的意境高远,催人奋进。虽然风格不一,但都特色纷呈,别开生面。不仅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反映了文学创作繁荣发展的宽松环境明悔没,也展示了当前我国传统诗词楹联创作的整体水平。这次大赛被诗词楹联界称为中国诗词楹联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诗词楹联走向复兴繁荣的“分水岭”,是有道理的。这此大赛的成功举办,表明中国百诗百联大赛在振兴中华传统文化、打造湖湘文化品牌方面,已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努力繁荣中国传统文化,准确把握当今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因此,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完善不足,广泛听取广大诗友联友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把今后的活动办得更好。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启动在即,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参与、关注、支持这项赛事,共襄盛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湖南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这本作品集中的有些作品,当然还有提高的空间,主要是文气不足。这反映了参赛作者在国学修养和前凯语言运用能力上的差异。如何提高国学修养和语言运用能力,也是我们今后应当重视和努力的课题。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使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有更多更好的作品,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作品集有更高的水平。
周用金
二〇一一年十月于长沙

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

换型两江划兰水是缩新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

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对联又称为楹联,是一种源远流长,雅甲病志孙力状英似甲氧制俗共赏的应用文体。在生活中对联的应用是很广泛的,经常会举办一些写对联的比赛,下面分享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

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1

1、长沙市楹联家协会“砥砺奋进的五年——喜迎党的十九大”州纯敬主题楹联大赛一等奖

赤帜入青云,挟三千年楚地精神,迎风卷吃落既起湘江浪;

苍生挥玉笔,步十九大诗篇韵律,蘸梦皴开岳麓春。

2、西安“经纬丝路杯”创新创业测绘楹联大赛来自一等奖

天眼透层霄,拉近拿民让时空,一河星月披肩上

地球收册慎尺幅,抻开经纬,万里山川缩掌中

3、山东“走进大泰山·品味大津口”全国诗词楹联大赛一等奖

津口诉沧桑,历三千载草色枯荣,风雨难湮王者道;

泰山担日月,看十八盘云涛起伏,峰峦遥接古乡春。

4、寨岗镇文化广场舞台楹联征氧既妒集一等奖

舞步响云端,引出千年瑶寨月

歌声飞画里,唤醒一轴客家春

5、三门峡白天鹅360问答杯楹联大赛一等奖

似雪浮来成一景,自有梦之期,春之盼

如云飘至过三门,焉无行者范,舞者风

6、邯郸成安县“文明地税廉洁地税”楹联大赛一等奖

成于一点一滴,渐固政之基,国之本;

安可十全十美,唯求公者念,法者思。

7、四川省遂宁中学2017年春联一等奖

紫燕将好梦衔来,披上斗城,喜千载黉宫,文风时约春风至

金鸡把朝阳唤醒,映红壮志,倾一腔热血,涪水何输泗水长

8、开江第三届荷花节楹联大赛一等奖

不待弦音,风中舞出霓裳曲

何须梦笔,雨后凝成水墨图

9、北京让古籍活起来楹联征集一等奖

块河典籍翻开,思接千年,同古人语

将文明托起,智承一脉,助好梦圆

10、邯郸武禹襄故居楹联大赛一等奖

十三式流水行云,荡裤凯浩气于乾坤,神功辉映邯郸月

二百年舒枝展叶,拓武门之根脉,大木扶摇太极城

11、中国棉文化博物馆开馆一周年有阿沙干于马奖征联一等奖(棉花馆)

八月花铺千里雪

一生情寄万家衣

12、中国棉文化博物馆开馆一周年有奖征联一等奖(棉纺馆)

难忘百代经纶手

恍听千庐机杼声

13、丙申(2016)年“文明三门峡”全国春联大赛一等奖

任性春风,把大河上注负权间倍资身食正抹绿

含情梅朵,将国梦映红

14、第四届中青诗联网大学生春联一等奖

沐春桃李绽华夏

带梦鲲鹏击海天

15、丰台纪念全民抗战80周年楹联大赛一等奖

三千里狼烟骤起,问七肥线烈致高路呀员族评尺男儿,岂容城上升倭帜;

八十年狮目圆睁,借一轮月色,恍在桥头数弹痕。

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2

1、上联:岁月无情风刻意;下联:红尘有爱墨留心。

2、上联:从此葬花成故事;下清波更更历翻动盟始联:何来谎话变真传。

3、上联:一帘圆议沿的均冲香报端改幽梦莺啼乱;下联:满耳笙歌燕奏齐。

4、上联:三弄梅花香万端马脱操么敌绕指;下联:千拂翠柳梦颦眉。

5、上联:雾里看花别笑我;下联:山中论剑勿说人。

6、上联:平湖秋月一轮止县元冷;下联:银浪碧涛万舸欢。

7、上联:难忘今宵难忘你;下联:苦思旧日在方似林主容红害燃顾苦思君。

8、上联:阅卷清风能识字;下联:思情明月也读书。

9、上联:月栖水里问鱼好;下联:雨躲云中笑日痴。

10、上联:唯有读书窗下笔;下联:尤其墨画案中词。

11、上联:春花不晓秋霜冷;下联:夏雨难言日冕轻。

12、上联:清风恋月水生气;下联:小鸟依人风暖心。

13、上联:烟萦碧岭风勤入;下联:雾漫重山日懒起。

14、上联:风霜几度催人老;下联:雪雨千重伴客归。

15、上联:飞花点水因风过;下联:漫草摇姿为露来

16、上联:暮鸦孤影穿秋色;下联:春燕多情画晚霞。

17、上联:潇湘秋色辞孤雁;下联:瀚海云涛送远帆。

18、上联:月随舟影听渔唱;下联:星助烛光解客思。

19、上联:愿史岁兰座蛋均月破纱窗寻墨客;下联:风游曲径戏娇娃。

20、上联:绕堤新柳三分绿;下联:倚岫静塘一抹红。

获全国一等奖的对联3

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仅规的特点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我国民间,对联有着广泛的应用行料证仅错情易硫信。比如,过年时家门上贴春联,商店开业时门上挂对联势黑军连于神气,以及娱乐时的对对联游戏。

对联的长度不定,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长的则可达几百个字。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对联的特点

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义,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韵律来体现。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具体来讲,一副好的对联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一、 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联形式工整的前提。

二、 断句一致,词性相对。即上联的一个字对应下联的一个字,上联的一个词对应下联的一个词,上联的一个短语对应下联的一个短语。同时对应位置上的字词应具有相同的词性。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等。

三、 语义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含义要相互关联,上下联内容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

四、 仄起平落,平仄相合。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用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用平声。除此以外,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字要尽可能平仄相反,使得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优美动听。

22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