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古典贸易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是:企业是完全竞争的企业;在当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或其它部门是,增加某种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一国的生产资料在本国范围内得到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不流动。各国对商品贸易不加干预。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比较利益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另一种观点是生产要素禀赋论。在其提出者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决定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由于各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较低,而生产密集使用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比较高,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形成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此时本国专门生产自己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而换得外国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这种理论观点也被称为狭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
国际贸易理论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贸易的结构和国际贸易的结果。
贸易摩擦应当是国际贸易的结果一类的.它的产生是各国利益分配不平衡引起的.
本人认为用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解释贸易摩擦不恰当,用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分析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比较适当.因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强调了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而贸易摩擦恰恰是古典贸易理论所不愿意看到的.
什么是新古典主义学派经济发展理论?
== 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概述肖璐.《发展经济学》第三章 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 新古典主义 在一片批判“ 传统发展经济学饥乱”的浪潮中兴起。在发展中国家, 由于结构主义的政策主张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经济成效, 新古典主义 思 想开始运用于 经济发展战略 和政策的制定之中, 尤其影响了世界性组织中两个最富于权威性的 国际金融机构 —— 世界 银行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与此同时, 一些能充分表达第三世界国家代表意见的 国际组织 ,诸如 国际劳工组 织、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和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等,也受到 自由市场 和 新保守主义思想的左右。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中心论点, 可以概括为经济不发达的结果,来自于错误的 价格政策 , 以及第三世界政府过度活动引起的太多的 国家干预 所导致的 资源配置 不当。因此,对政府、 市场 各自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应进行重新评价,并应利用市场力量解决发展问题。 发展经济局肢派学 领域 的这一思想桐贺转向被称为“新古典复活(Neoclassical RestJrg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