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是什么
民族性、民主性。反对外族侵略和民族压迫,反对封建统治和民族分裂,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思想内容。为了表现这些内容,为了塑造民族英雄形象,反映爱国主义和民族统一思想,在音乐风格上特别注意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
人民性。浪漫主义音乐家受到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斗争中,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力量的启示,在他们的作品中力求真实地表现普通人的精神面貌、社会道德、审美观和理想,同时为使作品被人所理解,发展了乐器作品的标题性,创作了大量的标量音乐。
抒情性。它与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不同,浪漫主义崇尚感性,注重揭示人类精神和内心世界,而这些又是通过作曲家个人的感受表现的衫歼仿。因而抒情性的个人心理刻划,自传性,则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特征,并促进了抒情体裁的发展。
幻想性。这是作曲家为了在他们的作品中解决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理想矛盾,所采取的一种手法。浪漫主义作曲家之所以喜欢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中选也题材和形象,正是由于从这里可以为他们的想象,提供任意驰骋的天地。
新精神。浪漫主义作曲家不但在政治上、思想上和道德观念上反对因袭守旧,而且在艺术上,在音乐体裁,形式以及创作手法诸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从而发展和丰富了人类的音乐文化。
扩展资料
浪漫主义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延续和发展,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或纤然的热爱和对未改启来的幻想。
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浪漫主义音乐体现了影响广泛和民族分化的倾向,在法国出现了白辽士,意大利的罗西尼,匈牙利的李斯特,波兰的肖邦和俄罗斯的柴科夫斯基。
参考资料
网页链接
浪漫主义时期的独奏协奏曲第一
浪漫主义时360问答期协奏曲最突出的革新点是:取消双呈示部,这使在古典时期仍有痕迹模路重的“利都乃洛”在浪漫主义时期被陆丰二讲本走养径喜冷彻底摒弃。
对此有突出贡献的小完亲世保原是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它首次使费呀谈境载景画用单呈示部的结构,是革新成功之典范。——他使小提琴具备的高贵气质得以表现丨如何演奏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该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为奏鸣曲式。
首先其呈示部主题为1-72小节。1-47小节是小提琴开门见山主奏主题,乐队伴奏,48-72小节是乐队全奏相同主题旋律。连接部(73-130小节)来自主题素材,73-77小节由孔亲概杀服乐队全奏,77-130小节小提琴主奏相同旋律,乐队或伴奏或与之相融加厚织体。副部(131-168小节)小节由长笛、单簧管主奏副部主题,小提琴持续长音G,139-168小节由小提琴主奏副部主题,乐队或伴奏或与之形成二重关系。
展开部(169-226小节米答显紧松)主要是主题的变形、展开,采用乐队主奏,小提装饰伴奏(小提琴奏分解和弦华彩音调胶吗育斤破层导止社属尼乐队伴奏低音两者交替)的形式。连接中,2起无27-240小节以乐纪合色车不成示言坐消队―小提―乐队交替主奏对方相应伴奏,241-底选文究艺乐语送蒸290小节先后在乐队和小提琴上出现主部素材,各自为对方伴奏。最后的再现部336-528小节基本同呈示部,出现乐队缩衡级传状修或甲再现主题,小提琴延续华彩音型乐队与小提琴齐奏及乐队主奏,小提琴装饰伴奏、特击沙跳环往试氢乐队模仿小提琴并与其交替穿插等协奏形式。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该协奏曲的单呈示部中,其主题仍分别由乐队和独地变燃就比杂段占条消奏乐器各主奏呈示一遍,甚至连接部也如此,实则仍有古典时期“你一段我一段”的对比方式,但其相互关系更为密切。在小提主奏的同时的封光牛,乐队以各种形式预期配合,同时小提琴也并非一味主导,副部主题首次出现时,由乐队中的长笛和单簧管呈示,而小提则在G音上持续以低音陪衬。由此,全曲由乐队或独奏乐器单独演奏的机会已非常少,其协奏关系在古典时期的对比方式基子础上,更强调相互配合、协作及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