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时期的优秀芭蕾舞剧《仙女》曾在哪里首演?之后又进行过哪些改编?

《仙女》是两幕舞剧,由琼·施奈茨霍弗作曲,菲宽源利浦·塔里奥尼编舞,首演于1832年3月12日巴黎皇家唯巧庆音乐学院剧院指握。玛丽·塔利奥妮饰演仙女。1836年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对此进行了重新改编,成为丹麦皇家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

浪漫主义时期

《仙女》这部作品的最突出特点是:①出现了轻盈、优雅、细腻的抒情性的表演风格和舞蹈中的大跳、打脚、脚尖碎步以及后“阿提纠”(一腿直立,一腿后弯)和“阿拉贝斯”(主力腿直立和半屈,以及动力腿向后伸直的造型)。这些动作都紧紧围绕着剧情而展开,塑造了“来自仙女”形象使舞蹈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感。②舞剧中第一次立起脚尖,这在芭蕾舞发展史上是一个巨大的里程碑,舞剧中的白纱裙和芭蕾舞脚尖鞋成为360问答浪漫主义芭蕾的典型艺术象征高代见想,《仙女》掀起了芭蕾舞剧新的一页。

浪漫主义时期芭蕾仙女

18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