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道
说到钢琴大家第一想到肖邦是很正常的,毕竟肖邦在钢琴音乐上的地位是谁都无法比拟的。但是在浪漫主义,音乐上的主流是歌剧,反正说到浪漫主义我不会第一想起肖邦哈哈。
那个,我不是副教授哈。
肖邦是李斯特的后辈,你肯定听说过肖邦是在李斯特的帮助下“出道”的故事对吧?
不能说哪里超越,而是他们注重的地方不一样。李斯特满足于音乐会沙龙里面被人群赞叹,得意于被贵妇人包围,钢琴演奏以炫技为主,不能说具有很深的婷城穿从径钢温哲学意义。同时代的一些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初义搞强指责李斯特是在钢琴上杂耍。这当然不是主流的语言,在他的手下,钢琴这种乐器的表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肖邦的父亲是法国人,他受那种法国美学影响很深,对法国式的优雅的追求根深蒂固。当时法国的新古典主义,强调明晰和文词的纯洁。肖邦的作品中处处流露出追求心灵的宁静、天人合一、向往和谐美好的哲学意义,这在几百年来都是符合人类和社会发展大潮流的括条理心江积跳春土。
语无伦次……毕业论文白写了。
古典音乐流派及代表人简介
古典音乐流派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西方古典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
代表人:
1、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
2、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3、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年—1849年),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扩展资料
在1827年贝多芬逝世后,结束了严谨的古典主局亩皮义时期。当时的欧洲正在接受浪漫主义的洗礼,当时的作曲家把作曲当作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段,对音乐的审美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炫技等音乐表现手法。
如当时的帕格尼尼,李斯特等就是那时红极一时的演奏家。桐差
音乐表现,风格也日趋丰富,出现了一些以民族音乐语言进行创作的民族作曲家,如芬兰的西贝柳斯,挪威的格里格,俄罗斯的五人强力集团等,都是民族乐派的伟大作曲家。
在浪漫主义后期,也就是欧洲调性体系发展到了最辉煌也是最后的时期,不得不提到拉赫马尼诺夫,马勒等作曲家,他们把欧洲传统作曲法发展到了极致,当然也包括新的尝试,出现了像马勒第八交响曲《千人合唱》这样的宏大的作品。
再者,就是斯特拉文斯基,他的新古典主义崇尚复调和对位法,采用多调性,为以后的传统作曲法到先锋音乐的过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耐型料来源:百度百科-古典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