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在维也纳的艺术大师克里姆特

镶嵌在维也纳的艺术大师克里姆特

当时的维也纳正流行“新文艺运动”,而克里姆特的作品正顺应这个潮流。他的作品不仅追求绘画内容的哲理性和艺术手法的象征性。实际上克里姆特运用绘画的形式来清晰地描绘当时欧洲社会的内心世界。克里姆特非常喜欢表现女性主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推动了艺术的高速发展,“维也纳分离派”诞生了。维也纳分离派旨在反对传统的学院派艺术,主张创新,既强调个性又主张与现实相结合,创造出一种艺术新样式。维也纳分离派艺术风格注重平面装饰性。克里姆特作为维也纳分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的装饰特点非常明显,装饰画的风格已经成为他的标志。他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运用独特的造型、艳丽的色彩、装饰性图案进行创作,体现了绘画艺术与工艺美术相结合特点。

一、画面的装饰性语言

克里姆特生活在工业发展的新时期,各种新潮思想层出不穷。克里姆特的艺术不仅受到印象主义、新文艺运动和象征主义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了东方文化、欧洲中部奥地利、罗马尼亚民间艺术的影响。尤其重要的是在1903年克里姆特参观了东罗马帝国拜占庭时期的教堂,教堂里金碧辉煌的镶嵌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克里姆特早期的肖像画都属于传统的学院派风格,自创立维也纳分离派之后,作品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装饰性极强。评论家把这个时期称之为克里姆特的金色时期。

金色时期的克里姆特作品极具装饰性特色,复杂图案、怪异的构图、像马赛克般的堆砌,并且经常运用沥粉、贴金箔、贴羽毛、嵌螺钿等特段友殊技巧描绘出一些理想中的作品,他十分重视线条、色彩、图案在画面中的运用,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这些技巧的运用和自己雕金师的父亲关系密切。克里姆特作品中的结构严谨,画面中人物面部、裸露肌肤等地方使用传统写实的手法进行描绘具有立体感,衣服部分则用平面装饰的手法表现。克里姆特的艺术风格独具特色,画面中人物的外形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这种线条在画面中起到分割的作用,使画面更具装饰性。

从克里姆特的’作品中能看到很多东方元素,如漩涡纹和中国画线描。漩涡纹是中国新石器陶器上面的装饰纹样。这种古代的装饰纹样手旁在克里姆特的作品里频繁出现,营造了一种神秘感。如作品《期待》《成就》《史托克乐宫壁画》等,大量使用螺旋纹,这种在远古社会有着特殊意义的符号有秩序的分布,画面增添了形式感。

在1907―1908年间所创作的《吻》是克里姆特金色时期最具装饰握薯槐性代表的作品,这幅作品综合了来自拜占庭、欧洲和日本的元素,尤其受到东方元素的影响。在一片炫目的金色中,一名身材健硕的男性亲吻自己的心爱的女人,画面中两人紧紧依偎,他们的身体被包裹在一个金色不规则的圆形之中。整个画面呈现的是一种暖金色调,人物的面部、裸露的手是传统写实描绘,男女的服饰上的几何造型如一幅镶嵌画。画面中男人的身体用矩形来描绘,衣服上的花纹也是矩形和直线所组成,女人的身体是用圆形和曲线来表达,这些符号都是有象征意义的,不仅是男与女,也是刚强与柔软的表现。画面中男人在亲吻自己心爱的女人,女人仰着头,闭着眼,似乎正在享受爱情带来的奇妙感受,但画面给人的整体感受则是哀伤和忧愁。因为在克里姆特的作品中,金色不只是代表富有、绚丽,而是为了给人一种神秘色彩。这是一幅抽象的寓意主题画,不是简单表现画面中两个人的爱慕之情,而是表达人世间存在的共性的爱,异性之间自然产生的爱。在爱情的背后隐藏着很多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就像这幅作品一样,画中的男女享受着爱情,但画面带有浓郁的忧伤之情,这幅作品令人深思。

灵活地将线条、色彩、图案运用在自己的作品里,是克里姆特独特的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趣味成就了克里姆特作品的形式感。画面中不同几何纹样的装饰,镶嵌、沥粉所形成的肌理效果营造一种神秘感。例如:作品《处女》,画中一群美丽的少女,面部表情温婉动人,身上着紫色长袍,长袍上不同的螺旋纹、线条、图案,这些纹样被赋予鲜艳的色彩。少女形体交错排列形成椭圆形,与画面装饰性纹样的搭配,独具形式感。这幅作品诠释了少女们的阴柔之美。线条、色彩、图案的巧妙运用不仅使作品内涵进一步升华,同时也提升了画面的形式美。

二、绘画的象征意义

当时的维也纳正流行“新文艺运动”,而克里姆特的作品正顺应这个潮流。他的作品不仅追求绘画内容的哲理性和艺术手法的象征性。他的作品也受到他的朋友著名的心理分析家和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的影响。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学导论》中谈道:“艺术家首要目标是使自己自由,并且把作品传达给其他愿望同样被抑制的人们,使这些人得到同样的发泄,他那个最个性化的充满愿望的幻想在表达中得到实现,但它们经过了转化,缓和了现实中显得唐突的东西,并遵循美的规律,用快乐这种补偿方式取悦人,这时他们才变成了艺术作品。”克里姆特作品大多采用象征意义的隐喻手法,诠释他自己内心强烈表现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他最喜欢表达的是人精神上的痛苦、对性的欲望,生命的存在、成长、死亡这些抽象的人生课题,他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作品《生命与死亡》,这幅作品表现的人生过程的寓意画,画面右侧有美丽的少女、怀抱婴儿的母亲、中年妇女、健硕的男人、生病的老妪,他们紧紧地抱成一团,看上去像强有力的生命体;而画面的右侧是骷髅人,画面中从右面生命体到左面骷髅由绿色过渡到紫黑色,是一种生与死的象征。人生的短暂,从出生到死亡,这是一种本质的显现。克里姆特用这种抽象绘画语言带我们走进了他充满哲理的精神世界。

实际上克里姆特运用绘画的形式来清晰地描绘当时欧洲社会的内心世界。克里姆特非常喜欢表现女性主题。一生中母亲对克里姆特影响最大,他母亲梦想成为一名歌剧演员,这个梦想一直没能如愿,导致精神抑郁。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他对女人的爱是矛盾的。所以他的各类作品,如宗教画、肖像画、寓意画,都是女性为主角。女性题材代表作品有《女人的三个时期》《水蛇》《希望》《金鱼》《朱迪丝》《敌对的力量》等等。他的这些作品中都是以主体部分略带变形,但仍保持人体的基本结构的平面化女性与自由安排的彩色图案组成。这些画中的女性,都沉浸在妖媚、情色和欲望的恍惚氛围之中,给人一种浓郁的忧伤之情。

三、结语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维也纳分离派的代表人物,克里姆特探索装饰性和象征性相结合的表现风格被称为“装饰象征主义”。克里姆特使欧洲传统绘画与东方元素巧妙地结合,在欧洲现代绘画发展史中画上了金色辉煌的一笔。今天,我们凝视克里姆特的作品,感受到与同时代画家迥然不同的绘画风格,他用生命在绘画史上谱写一曲浓郁的伤感之歌。

;

如何理解一张估价亿元的“空白油画”

“艺术这件事越来越说不清楚。艺术判断的标准、艺术形式上的探索和市场价格随时都在调整。所以置肉响一张几乎空白的画,才会变得无从判断命耐粒府独卷。”
美术馆保安载入艺术史
苏富比拍卖行将于2014年11月11日在纽约拍卖罗伯特·雷曼的《无题》。这是幅124cm×124cm的油画,厚厚的白色颜料涂满正方形画布,白色的表面依稀可见绿色和蓝色的痕迹,拍少素严味卖行估价1500万-2000万美元(约9000万-1.2亿元人民币)。
近乎空白的油画估出高价,舆论哗来自然,有网友以此调360问答侃北京的天气:“看了几张北京雾霾的照片,瞬间看懂了罗伯特·雷曼画作的1.2亿价值。”
创作了天价《无题》的罗伯特·雷曼其实有颇为励志的艺术生涯。雷曼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担任保安,干了七年。这期间,他创作了一系列《无题》作品。这幅估价过亿的白色《无题》完成于1961年,那时,31岁的罗伯特·雷曼刚结束据需行早么第识坏获议停保安工作。
纽约MoMA收藏了28幅雷曼的作品,1993年还举办了罗伯特·雷曼回顾展。《纽约时报》撰文评价:“罗伯特·雷曼一直专注探索白色的多样性——不同种类、不同色调的白色颜料,涂抹在不同的白色表面。”“罗伯特·雷曼的艺术提醒我们,对于所有绘画而言,最重要的是颜料、尺寸和颜色。”
罗伯特·雷曼作品此前的拍卖最高价,是8年前的另一幅白色绘画,960万美元。此序进卫干精单便次上拍的《无题》,是藏家1988年在苏富比拍得,当时成交价为55万美元。苏富比认为雷曼的作品价值被低估,他们对马再破纪录有信心。
回顾当代艺术的拍卖纪录,独占鳌头的恰恰是抽象表现主义作品。纽约佳士得2012年5月8日的答看快部能功皮原新当代主题拍卖会上,马克·罗斯科描绘日落景色的油画《橙、红、黄》以8688万美元病冲活快剂陈乎为类纸千(约5.47亿人民币)成交,创下当代艺术品的最高拍卖价格纪录。
苏富比10月17日在伦敦举行的意大利艺术拍卖会上共有9件白色的作品,估价总计超过1500万英镑。艺术家卢齐欧·丰塔纳是极少主义艺术的开创者,他的《Concetto spaziale attese》(空间概念,等待)是一块用刀划破的白色画布,估价150万-200万英镑。丰塔纳在本次拍卖会上还有两件画布上分别划了两刀和十一刀的作品,两刀估价55万-75万英镑,十一刀估价220万-280万英镑。
相比公众面对《无题》的惊诧,艺术圈要理性平静得多。艺术家徐冰说:“我很喜欢上个世纪中叶的抽象绘画作品,笔触的处理很有质感,很好看。现在来看,这些作品和传统的联系日益显现,也更有价值。”
艺术家张恩利表示:“一件艺术品一旦超过一定价格海粮刘沉雷地,就会成为一个事件。拍卖是买卖双方的事,价格有人接受就没问题,如果没成交就只是一个标价而已。克里姆特的画曾经创过拍卖纪录,但真的值那么多钱吗?艺术品的价值和标价并没有关系。
摄影评论家顾铮指出了艺术品拍卖背后的复杂性:“市场拍卖时的竞路灯现历财保百怎谓表争氛围、艺术家存世作品数量的多寡等复杂的因素决定了艺术品的价格,正常的价值是另外一回事。”
展人、艺术评论家陆蓉之则说:“罗伯特·雷曼的《无题》是西方艺术史划下符号的经典作品,(只要是经典)即使它是个尿壶或大便也是如此。”
“恐怕我们必须接受”
比空白画布更“离谱”的创作还化容难载云格京策守地被收藏和卖出高价的并不少见。1961年,意大利危生执天华殖晶殖硫艺术家皮耶罗·曼集通剧更支致孙佐尼制作了90个密封罐头,标签写着“艺术家之屎”,声称里面装有艺术家的粪便,并根据当时的黄金牌价按重量标价。艺术家强调打开罐头会破坏其艺术价值,很长一段时间里,罐头装的到底是什么,一直不为人知。2007年,18号罐头拍卖出12.4万欧元,之后曼佐尼的合作者在报纸上透露,罐头里装的都是石膏。
最为著名的是马塞尔·杜尚。杜尚善于将烧诉响乱工业化的制造物只做轻微的改动,或者约弱层难茶表凯呼针轮干脆原封不动就拿去展览。1917年,杜尚交了6美元进场费,将他在商店买的男厕小便器匿名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参展。他将陶瓷小便器倒置桌上,在底侧写上“R·穆特”——一家洁具设计公司,并将作品命名为《泉》。这成为现代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独立艺术家协会会长当时对支持杜尚参展的收藏家沃尔特·阿伦斯伯格抱怨:“如果一个人把马粪粘到画布上,我们也必须接受?”阿伦斯伯格回答:“恐怕我们必须得接受。”
2006年,500名英国艺术界权威的艺术家、艺术品交易商、艺术批评家、博物馆和美术馆工作人员组成庞大的评审团,评选英国艺术界20世纪5件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作品。杜尚的《泉》获得64%的评委选票,超过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和《格尔尼卡》,排在首位。
“艺术这个事越来越说不清楚,当代艺术不断突破现有的概念和规则,给予的是已有知识范畴无法判断的东西。艺术判断的标准、艺术形式上的探索和市场价格随时都在调整。所以一张几乎空白的画,才会变得无从判断。”徐冰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2011年11月8日,艺术家安德烈斯·古斯基创作于1999年的作品《莱茵河Ⅱ》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得430万美元,刷新了摄影作品拍卖纪录,成为史上最贵的照片。
《莱茵河Ⅱ》将合成图像放大到巨型尺寸(238×387cm),照片里的工业建筑被作者用数码手段移除,留下的是沉静、忧郁的抽象画面——道路、草地、灰色的河流和灰色的天空。古斯基表示,他关注的是莱茵河可能存在的当代景观,在评论家眼中,古斯基试图解释人类生存状态中那些谜一样的互动元素。而公众疑惑的是:一件“PS”过的数码照片为什么能拍出天价?
顾铮解释:“投资当代艺术和投资当代摄影是不同的。古斯基的《莱茵河Ⅱ》是在当代艺术范畴里用摄影为手段、按照当代艺术的观念完成创作,和按下快门的传统摄影很不一样。《莱茵河Ⅱ》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先要沿着莱茵河一段段拍摄,然后在电脑上将多张照片拼接,就像绘画一样,但不是用画笔,而是用光标在电脑上建构形态,对透视变形进行矫正。这是数码时代的明室操作,如果放在胶片时代的暗房里是无法完成的。”
顾铮将古斯基独特的创作称为“摄影壁画”。这样的作品和波洛克等人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在外部形制上是一个类型,和当代艺术也有趋同倾向,譬如都趋向于大画幅。“即使是在一瞬间完成的作品,即使是看上去是几乎空无一物的作品,体现的也是艺术家一生的创作经验。”

27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