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语言的分类
绘画语言还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表现方法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三种:
一、写实的绘画语言。
二、夸张的绘画语言。
三、象征的(即曲折隐喻的)绘画语言。
这三种表现方法各具特色,运用得当有助于我们塑造更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象,从而使绘画作品的 内涵得到深化。反之,则会使其失去自身的价值。这样的例子我们可
以从下面对绘画语言的几种基本表现方法的阐述中看到: 这是绘画语言中最基本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朴素自然地再现生活和传达思想、感情。五代黄筌的珍禽花鸟画就是典型的写实语言,以形写神,情趣动人。如广廷渤的丙烯画《钢水·汗水》也是采用了极
度写实的绘画造型语言。它以富于感染力的细节描写,把作者体验到的炼钢工人以苦为乐的高尚情操、
忘我的劳动精神、朴实憨厚的性格,以及火一样的热情,钢铁般的意志,排山倒海的力量等准确、形象
地体画面上,感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表明没有深刻精到的人物形象的刻
画及通俗、亲切的细节的描写,很难谈到艺术的感染力,《钢水·汗水》也就不可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
功。人们正是通过这种写实的绘画语言来欣赏主人公外在的质朴美和内在的心灵美,并在思想感情上引
起对生活中的劳动者的崇敬和赞誉。这种由独特的、写实的绘画语言所表达的深沉的思绪和复杂的感情
,我认为这绝不是文学语言或其他艺术语言所能穷尽的。然而,60年代后期在西方特别是美国风靡一时的“超级写实主义飞“照相现实主义”绘画则不然,
它是一种借助照相机,单纯追求表面形式极端逼真的绘画。在这些绘画中,虽然有不少技法绝妙的作品
,但也不乏这样的作品画得细腻,很逼真,面面上的人物形象却是苍白的,干巴巴的,没有血肉的,它
们缺乏生气及艺术感染力。就连西方美术评论家也认为画中所表现的“既不是人,又不是非人,而是一
种还原到中性的,仅具有生物学机能的人,这样一种生物”。这就说明,在他们的作品中似乎缺少一些
东西,这就是“绘画语言”。
尽管他们画得极其写实,但不一定就具有“写实的绘画语言”。因为这种“语言”是朴素自然地再
现生活和传达思想感情。而更重要的是后者。这正是“绘画语言”和摄影的根本区别。所以那种只是机
械地依赖于照相机模仿对象而没有体现出表现者和被表现者的思想情感的绘画作品,至少可以说它的“
绘画语言”是不够的。 在表现画家的独特感受、强烈的激情、美好的理想或幻想时,它具有特殊的功能。如漫画家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就是运用这种明显夸张的绘画语言,表现营养不良的流浪儿童:头发稀少竟成“三毛
”。在我国民间传统绘画中描写妖魔鬼怪总是“青面獠牙”、“血盆大口”,而描绘古代美女却是“凤
眼”、“柳眉”、“樱桃小口”。可见,夸张的语言,爱憎鲜明。列宾在刻画《鼓动者被捕》一画中的
告密者时,作者为了表现画中的告密者向检察官讨好、献媚的丑态,也是用这种夸张的绘画语言,打破
正常的人体比例将告密者猛衡郑拄在检察官坐椅上的两根手指夸张加长。也许我们单独看这两根手指似乎不合
解剖比例,很不真实,但如果从作者整体所表现的姿态来看,不仅可以理解,反而有利于对告密者那种
阿谀奉承的表情和动态的表现。 (亦属曲折隐喻类)它不从正面去表现作者在作品中要表达的物体和思想、情感,而是拐弯抹角地,有时甚至是借用其他抽象隐喻的东西去表达。这在绘画作品里是不少见到的。本世拦埋纪初以来产生的大量抽象绘画,就打破
了古典主义绘画那种系统性的稳定与美的形象,它没有现实主义绘画那样充分揭示人物性格的写实主义
作风,而是完全脱离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冲破了有史以来仅靠具象形式反映生活的束缚。我们通过康定
斯基、蒙德里安、克利等抽象绘画大师的绘画作品中可以找到这种象征、隐喻的绘画语言枝颂。其中蒙德里
安的油画《百老汇的热门音乐》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画家通过一些垂直和平行线组成的几何形体
,使用三原色和一些灰色的交替配置,在观众的视觉上产生一些动态及联想,以此象征美国纽约百老汇
街道之噪杂与热闹。
当然,对这种象征、隐喻的绘画语言由于个人审美经验、审美习惯、审美水平的不一致,也许感受
不一致,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作品中所出现的这些抽象的线条、几何形体、符号及色彩,不是
随随便便画上去的,而是通过画家的艺术构思,用以表达某种特定内涵的东西。由此可见,那种认为这
些象征、隐喻的抽象绘画作品不具有“绘画语言”,是不正确的。
文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