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欲语还休的爱情

维也纳的城市公园我去过两次,时间关系竟然还是没找到舒伯特的雕像,只能继续遗憾了。

舒伯租锋特被称为"歌曲之王",他既是维也纳古典音乐传统的继承者,又是西欧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给后世留下了丰厚的音乐遗产,包括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9部交响曲、10余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其他作品 。

舒伯特出生在维也纳郊外的一个教师家庭,从小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很快就显示出自己在音乐创作上的天才。大家都说莫扎特是短命天才,但舒伯特比他活的还短,只有31岁。

浪漫主义时期四手联弹

随着时代的变迁,阶层的分化始终伴随着艺术的分化。音乐也从巴赫时期的教堂,莫扎特时期的宫廷,到了舒伯特生活的浪漫主义时期的平民。他的作品简朴无华,多愁善感,受到社会各个阶层听众的喜爱。与极富男子气的作曲家相比,比如贝多芬,舒伯特的作品中不时流露出青春的忧伤和温柔的痛苦,这种情感的吐露,对爱的诉求,细致地描绘了他内心世界,也符合当时维也纳流行的音乐风格。

舒伯特的音乐里还透出一种特殊的气质,超越了男女之间的性爱, 比如他写的那首尽人皆知的《圣母颂》。 每次听到都像第一次听,都被打动。 舒伯特曾经说,“人们对于我在这首祈愿之歌中所表现出的虔诚非常惊奇……理由何在呢。我想,大概是因为我在感情中,全身心倾泻了真实的虔诚吧。”

舒伯特身边有很多朋友,大都是中下层的小知识分子,经常在一起为舒伯特举行音乐聚会,推广他的作品,为他争取版税,舒伯特亲切地称之为“我们的圈子”。(有点像今天的朋友圈)。

舒伯特个子不高,据说只有1米55,长着圆圆的脑袋,戴着大大的眼镜,友善的脸上带着腼腆的青年,虽然受到朋友们的欢迎,却很少受到爱神的青睐。18岁那年,他遇到了人生的初恋,爱上了特丽莎·葛罗伯,一个纺织厂富商的寡妇的女儿。特丽莎长着一张娃娃脸,中等身材,颇为丰满,虽说算不上美人,却有一副清甜的女高音歌喉。舒伯特为她写了好几首曲子,包括刚才那首C大调《圣母颂》。朋友问及他心中的秘密,舒伯特深情地说,“我爱她,她也爱我,她占据了我心中最亲密、最深刻的那份感情。”然而这段恋情却不了了之。1820年,不知道什么原因,特丽莎嫁给了一个面包师。曾经在一本舒伯特的传记中有过特丽莎的一幅肖像画:一袭黑服,脖颈上系着白色的纱巾,说不上出众,却也美丽典雅,明艳动人。她之所以嫁给面包师,估计面包师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而穷作曲家的日子每每朝不保夕。

青涩之恋就这样结束了,而舒伯特并非不憧憬自己的爱情,他希望爱情是比翼双飞型旦此的。在日记中他写道,“找到知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而妻子是知己就再好不过了。”

1824年5月底,舒伯特离开维也纳前往匈牙利艾斯特哈兹公爵家,给两位公主上音乐课。8年前,公爵曾经带着两位小公主来维也纳,那个时候她们还是情窦未开的少女。尤其是妹妹卡洛琳才11岁。如今,卡洛琳已经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四个月的乡下生活,让舒伯特对卡洛琳暗生情愫。他在给知心朋友的信中透露了心中的秘密:“在这里,我与我爱的人朝夕相处,我已经把她藏在自己的心房,藏在我的钢琴中,藏在我的心底。”除了固定的上课时间,他还经常造访卡弊迟晌洛琳的家,悄悄地坐在靠背椅上,满心欢喜地看着他这位心爱的女门生。然而舒伯特做事从来不草率莽撞,他也知道,以自己一个穷作曲家的身份无法和伯爵小姐修成正果。这和贝多芬遇到的情况没什么两样。卡洛琳对舒伯特本人很尊重,也很看重他的才华,可能她并未意识到舒伯特爱上了自己,腼腆的作曲家自然也不会对这位高不可攀的伯爵小姐做出表白。舒伯特的一个朋友回忆说,有一天,卡洛琳故意做出一副认真的样子问舒伯特,为什么不专门给她写一首曲子。舒伯特悲伤地回答说,“你说什么呢,我写的每一首作品都是献给你的,难道这还不够吗?”也许这也是舒伯特唯一的一次公开表白自己的感情。不善言表的舒伯特又一次将情感的激流化作了音乐。专门将一首《f小调幻想曲》的四手连弹钢琴曲(作品编号940)献给了卡洛琳。也许这个故事有传说的色彩,但作品《献给卡洛琳》却是有谱子为证。

很多人都见过四手联弹。就是两个人一起演奏作品。两个人一起坐在钢琴前,一个在高音区一个在低音区。舒伯特是对这种体裁贡献最大的作曲家,几首作品都有着明显的交响乐特性。而《f小调幻想曲》可以说是一首具有内省性和戏剧张力的钢琴曲,全曲处处散发出复杂而热切的情感。

乐曲旋律非常优美,而传达出的情绪很忧伤。试想一下,在这种双人演奏模式中,他可以和卡洛琳亲近,不经意间两双手短暂的触碰可以让他心旷神怡。而其间演奏的同步性要求非常高,如果相濡以沫,四只手就像一个心灵一样。当两个人的心脑手高度协调一致时,那种无以言表协调会产生多么大的爱情魔力。也只有在这个时刻,舒伯特的款款爱意才真正得以表达。仔细聆听的话,不难发现旋律中充斥着不安、躁动和强烈的渴望之情,那些缠绵凄恻和忧郁痛苦的音乐之流,或许正交错着他一往情深的爱情之梦。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一首古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琴基础
《钢琴基础》是2011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红。
[1]
书名
钢琴基础
作者
林红
ISBN
9787308058414
页数
174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快速
导航
目录
内容概要
家会热力渐露轴本易本套教材每册都由相应过数量的单元构成。本册坏混差主要以作品所处的时代来划分。它包括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20世纪钢琴音乐四个单元,另外为了弘扬民族和世界的音乐文化,增强学生对钢琴音乐学习的兴趣,教材还分别编写了爵士风格的钢琴音乐和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以及综合部分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除乐曲部分外,还包括相应的手指练习、练习曲、歌曲改安对编的钢琴曲和四手联弹四个部分。
目录
第1单元 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
第2单元 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
第3单元 浪座镇继演许四海序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
第4单元 20世纪钢琴音乐
第5单元 爵士风格钢琴音乐
第6单元 中国钢琴音乐
第7单元 综合
纠错
参考资料

49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