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主要内容 创作背景是什么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书是宝贵的东西,我们要好好珍惜,好好阅读。下面介绍的是《狂人日记》主要内容,仅供参考。

《狂人日记》主要内容

它由13则闹灶日记组成,记录汪岩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揭露了封建主义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封建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运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杂志,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

《狂人日记》创作背景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在中国“五四运动”结束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

1917年8月9日,鲁迅应钱玄同之邀,答应其为《新青年》写文章,并在1918年4月完成《狂人日记》的创作。1918年5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杂志。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

狂人日记的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

它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揭露了集权专制社会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对集权专制社会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运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困弯御,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狂人日记》是怎样成功运用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手法的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中国第来自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杂志。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它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360问答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揭击选祖触重露了集权专制社会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底东棉欢然对集权专制社会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运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鲁迅的文章《狂人日记》的简介

狂人日记>的独创性主要表现在大胆采用写实与象征相调和的方法.象征和理想的紧密交融,象征又做到含蓄和明朗的和谐统一,也是<狂人日记>的突出特点.小说充满深切的哲理意味,使心理刻画具有凝重深沉的格词.对鲁迅自身的灵魂袒露和潜意识的表白,也是值得人们深深品味的一个特点.<狂人日记>采用日记体,各个章节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完美无缺的整体.从艺术风格的角度而言,<狂人日记>树立了时代性和民族性相统一的楷模.

34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