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派
新古典主義:選擇嚴峻的重大題材(古代曆史和現實的重大事件), 在藝術形式上,強調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現;在構圖上強調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視素 描和輪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對色彩不夠重視。 浪漫主義: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學院派來自是完全對立的,它反對純理360問答性和抽象表現,強調具體的、具有特征的描繪和情感的傳達;反對類型化和一般探山廠展可的降校陸化,主張表現個性化,描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衣政分判飛跟導省衆她狀态;反對用古代藝術法則來束縛藝術創作,主張自由奔放熱情的主觀描繪,使藝術家的感情在創作中得到充分的傳達;反對刻闆的雕刻般造型和過分強調素描爲主要表現手段,竭命确張可席日力強調光和色彩的強烈對比上的飽和色調,以動蕩的構圖、奔放而流暢的筆觸,有時以比喻或
新古典主義藝術的代表人物:
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1684 ~ 1721]是布雪的遠親,他于1775 年到羅馬學畫,一直待到1781年才返回法國。爲了維護新古典主義,他毅然放棄了布雪的洛可可風格, 改采卡拉瓦喬式的強烈明暗對照法,于是以他爲代表的新古典主義藝術随之興起。1789 年法國發生了大革命,在革命前夕,大衛創作了《荷瑞斯兄弟之誓》[The Oath of the Horatii] ,盡管形式是古典的,題材是曆史的,但是這幅畫卻有新的時代含意,鼓舞人們爲自由而奮鬥。
在革命的年代,大衛更加意氣風發,他用不著像從前一般需要從曆史中找尋英雄形象做爲繪畫的題材,因爲在現實生活中就模數有很多活生生的英雄人物。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畫了《馬拉之死》[Death of Marat]這幅畫。
大衛的藝術,融合了各種不同的風格。從年輕時嚴肅的新古典主義,至拿破侖時代所采用的威尼斯蘆禦派的色彩及光線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然而,從他當時及稍後以古典主題爲題材的作品中,又看到他對素描及刻闆的古物研究之重視,這種現象跟他所采用的威尼斯派的風格又截然不同。他的肖像畫構圖不僅嚴謹,而且非常寫實。後來,在他的古典主題中,卻陪碼岩又流露出日趨甜潤的畫風。 卡諾瓦[Antonio Canova, 1757 ~ 1822],十八世紀末期,洛可可的風格頗爲流行,但随著繪畫的演變,新古典主義的風格不久就成爲雕刻的主要趨勢,并以希臘、羅馬雕刻作爲發展的基礎,其中最著名者的雕刻家爲卡諾瓦。卡諾瓦來自威尼斯,是新古典主義盛期雕刻的代表。由於當時人們對於古典文物的懷古幽情,對於大理石材的雕刻特别喜好因此他在這時充分發揮了他的才華,雕出很多大理石作品。
《手持默都沙頭顱的柏修斯》[Perseus with the Head of Medusa]是卡諾瓦的名作之一,在希臘神話中,任何人看到蛇發女妖默都沙一眼就會化成石頭,然而柏修斯卻以勝利者的姿态,手臂高舉著他所砍下來的默都沙頭顱。卡諾瓦在柏修斯身上加上一件拖曳及地的鬥篷,賦予他輕快的朝氣。由於這座雕像所呈現的莊嚴高貴以及蓬勃換發的抒情詩意,使它不容置疑的成爲卡諾瓦那時代雕刻藝術的标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