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北平的国画油画

双峰并秀的国画油画艺术
油画最像自然,追求相似,而国画更像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国画与油画,原属东、西两个完全不同背景的文化,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格局中,中国的油画家属于引进西学的浪潮中首当其冲的角色。但有一个似乎无法回避的现象就是,其中许多有识的大家巨匠,如徐悲鸿、刘海粟、吴冠中、阳太阳等姿尺人,或改良、或合壁、或回归,在他们学习西方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把民族文化的博大精神作为自己根本的课题。
郭北平出名于国画,成名于油画,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国画、油画穿插进行,对他来说,这既是一种休息方式,也是两种艺术相互促进发展的实践探索。郭北平的油画作品,在酣畅淋漓的写实中,气韵深厚师法自然的基调,高度概括的笔墨等都得益于他国画的丰富底蕴和学养。他的国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吸收借鉴油画的造型进行创新,写意融合写实,画面既有含蓄的超乎想象的悠远意境,又有真实的令人共鸣的心灵震撼。
油画是通过透视、解剖、色彩等自然科学,把逼真地再现自然当作最主要的手段和目的,而国画则是从社会科学出发,重人文和意象,外造师化,中得心源,绘画只是一种手段,通过写形来达意抒情、借物写心和抒志畅神。郭北平很早以前就起步于国画,从宜川县文化馆时的《山区放映队》、《胜利炮声》、《知心话》入选省美展,到省美创组时的《边区小姐妹》、《毛主席视察南泥湾》入选全国美展,再到西安特艺厂时创作《延安新春》、《时光》等获得业界的赞许,他的国画题材广泛而全面。虽然他后期潜心于油画,但从2000年开始,正处于创作高峰期的郭北平,在间隙中又拿出了数量颇丰的写意花鸟画创作,而且品位上乘,引起当代画坛的一片关注。
国画的最高境界是意随笔到。郭北平的花鸟画,一直都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游走着,水墨混色的魅力,使他的作品滋润迷离,引人而又感人的视觉冲击,充溢着冲和的色彩与时代的韵味,赋予传统一种新意。《紫藤花》、《春色将阑》、《鸟语图》、《结庐在人境》等,崎岖新颖的构图,水墨淋漓的自由着色,虚实相间的反衬,以小见大言情壮物的立意,不仅符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规律,也暗合了中国古语境由心造的艺术信条,看似信笔而画,实则显示出作者浓厚的国画底蕴和坚强的创新精神。艳丽但很协调、沉着而又明静、浓淡层次分明的用色,以精简之笔勾勒物之神态的写意,将西方油画语言与中国传统绘画完美地嫁接,静中有动,朴实热烈,笔墨潇洒的花鸟画,以其浓郁的传统意识和时尚的现代气息,给人们带来一种妙尽自然荡涤凡尘之思的美。
画者心也,书者情也,所谓书画同源。诗情画意,相得益彰,也是国画艺术独有的特色。那题诗的书法,点划和字行排列更与画面珠联壁合,成为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题诗书跋不仅对绘画意境的升华产生强烈的映带之致,还会更加强化其感染力和表现力量。郭北平年少时曾学习临摹欧阳洵、孙过庭等名家的书帖,书法成就非同小可,他喜欢写字,西安街头常能发现他给商家题写的牌匾。郭北平的夫人李望平教授为西安大唐芙蓉园仕女馆创作的《连廊组画》,在大片留白处,他的长段书法题跋,更是增加了组画虚实相映的高深韵裂核味。虽然油画不需要题跋做记,但在花鸟画创作中,他的书法艺术却为整幅作品增色不少。郭北平在写意、畅神的艺术创作中,或引用古诗,或抒发感受,而呈现给读者的不只是精美的艺术作品,还有美妙的意境和字如其人的笔墨!郭北平的花鸟画,还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绘画中融汇了书法线条的中国画技巧的艺术特色,花的枝条,鸟的腿脚,都以简约而恣肆交错的线条勾勒而成。他以书入画,横面抽取、概括自然物象,融入情思意境的创新手段,创作出一幅幅洒脱空灵、气象万千的绝品佳作。在不断的探索中,郭北平尝试着把中国艺术精神和艺术特征,纳入到自我意识诗化的必然之路,这种创新使他逐渐步入中国画的高难境界,他也因此奠定了在当代国画坛的中坚地位。
郭北平是油画大家,也是一位高产的画坛宿将。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他的油画重头作品连续出击,几乎囊括了20年里所有的全国大展。仅1999年以来的全国美展中,他就夺得了一金二银四铜的佳绩,而且新作源源不断,大有一点艺术常青树的味道。
郭北平油画,森严中尤见随机,肆册掘酣畅的写意精神令人称奇叫绝。他的油画作品,给予人的美感是整体之美,是和谐之美,是结构之美,同时具有一种一气呵成的流畅气势。1983年,研究生毕业的郭北平回到西安美术学院,在生他养他的家乡迎来了艺术创作的又一个春天。他陆续创作出《高原千秋》、《瑶山居》、《角落里的老人》、《冻土地》、《弘一大师》、《石鲁》等作品,连续参加了全国六、七、八、九、十届全国美展及一、二、三届中国油画展,并20多次获奖。郭北平从西安走向全国,从此名声鹊起,令画坛注目。
郭北平堪称才情型实力派的油画大家。他在中西两种文化中自由出入,娴熟地驾驭着具有高难度的西方油画艺术语言,又精湛地表现着中国当代人物的心灵。郭北平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活生动且富有神采,既有中国淳朴与豪放的大秦之美,又有西方柔情与细腻的人性关怀。郭北平深得西方油画的内在精髓–将油画视为表达情感的媒介,在自由的创作中敞开自己的灵魂,他的极具写意的肖像、人体、静物和风景,都在有意无意地表现着中国人对待自然与生活的态度,即散淡怀抱、畅神抒怀、情志相融、物我两忘的审美情趣。从写实向写意深入,将造型与写意相融汇,郭北平纵横捭阖的用笔、用色技巧,使作品既有动态的气韵,又有耐人寻味的色彩,既有厚重与力度,又有轻松的视觉快感。欣赏郭北平的油画,留给人的是一种神超物外、远离世俗的亲切从容的心境。

:《油画静物》,黄鸣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帮你找到了 本书详尽介绍了油画静物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近现代静物画创作,各风格流派与名家精品。同时也介绍了油画静物的学习与创作、工具与为爱方执拉英换望鲁高帝材料的选择等等。 印象主义运动可以被视为传统与现代美术的链条。19世纪光学的进步给绘画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它的意义并不在于成就了一个印象派,更在于它给绘画带来了观念的进步。尤其是后期印象主义,在风格样式上具有更加浓郁的现代特征,也成为静物画发展的一座高峰,其艺术创作特色是注重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体与面等要素的关系,表现出强烈的内心化和个性化庆若晚鱼件势液加贵色彩,它为此后日新月异的现代主显心纸很课千请义绘画的出现作了更充分的理论准备。进入现代主义之后,静物画在风格样式上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野兽主义与立体主义不仅拓宽了静物画来自的表现手法,而且使“绘画手吗目些冲摆脱了对文学、历史的依赖”,突显了“绘画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具象表现绘画给静物画注入了新的内涵,一批有深刻思想的艺术家不满足于内省的姿态,对视觉艺术做出了更为理性的选择,此时的静物画比较多地体现了他们对传统视觉语言的回归意识。客观上讲,塞尚以360问答来的静物画艺术已完全超越了传统静物画的审美范畴,而被融入到大艺术之中,人们再也不用为它的地位忧心忡忡。许多艺术家常常将静物画作为自己探索、阐释造型规律和视觉语言的特定对象,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本世纪所有的绘画,包括一些新的绘画运动,无论是从观念销本护岩聚必良到形态都与静物画存在着某种阻鲜张侵内在的联系。 ***方艺状镇饭/youhuajiaoCh心语河止日眼区所/youhuajingwu-china-meish投/

21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