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特的白桦林作品赏析?
《白桦林》- Birch grove 1885-1889 30 x 50 cm 布面油画 伊萨克·列维坦 – Isaak Iliich Levitan(1860~1900)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藏。
《白桦林》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其宁静、温馨、柔和的光线。整个树林都沐浴在那暖暖的阳光之中,使人有说不出的惬意和投入,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19世纪俄罗斯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在风景画方面,列维坦是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列维坦曾因积劳成疾,一度赴意大利、瑞士和法国考察和疗养,接触到法国正在兴起的印象主义外光画法,这对他的画风改变有一定的影响。在此画中,列维坦尝试描绘阳光照在桦树林中的光感和空气感,具有鲜明的印象派画风。列维坦的作品情调细腻,情景交融,诗意盎然,充满着民族主义的思想感情。《白桦丛》便是这样的风景画,画家抒情的手法,诗意地展示了白桦林的魅力,让人从中领略自然的生态之美。
克里姆特的作品欣赏
这是一幅装饰性壁画,也是一幅广受好评的艺术杰作。画中大量使用了金片、银箔等 装饰性要素,使画面看上去熠熠生辉、金光闪闪。在这种金色的背景下,一对恋人在开满鲜花的柔软草地上,热烈拥吻。男人的双手轻柔而充满爱意地抱起了女人的头,正富有激情地吻着她的脸。女人的左手握着男人的右手,闭着眼睛,沉浸在无尽的幸福和浪漫 的想象中。画中的男子乌黑的头发,黝黑的皮肤,突出了男子的健壮和阳刚之气,而女子白皙的皮肤和红润的嘴唇显示她的娇柔和美丽。男人和女人身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图案纹样,除了女人有完整的身体曲线外,男人则完全处于这些图案的包围中。而这些长方形、螺旋形、圆形的各色图案有着很强的装饰效果,也充斥着神秘的象征意义。有人认为这幅画其实就是强烈的情欲的象征,这些各种形状的图案是史前人类充满神秘意义的符号。而画中的女人娇柔地依偎在男子的怀中,向他献上自己的脸庞和嘴唇,甚至无视环境的危险,是一种性爱的暗示。但是这种情爱在这种金黄色彩的衬托下,在鲜花和各色图案的包围中,让人没有一点邪念和粗俗的感觉,将人从一种世俗的观念和道德的约束下解脱出来,只感到一种温馨、浪漫、富有激情的生命冲动。正如克里姆特的拥护者评价的那样:“还没有人给我们提供过一幅某种欧洲女子如此高大完美的肖像。”画面上各种金银片、铜、珊瑚的装饰使这幅画艺术魅力大大提高,它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件工艺性极强的工艺品。画面上色彩主要是金黄色,点状的背景以及开满鲜花的草地把整幅画衬托得唯美而轻柔,让人不管怎样看都能得到一种新鲜而典雅的艺术享受。 名 称:《吻》
作 者: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创作时间:1907~1908 年
尺 寸:180 × 180cm
类 别:银,金叶,布面油画
收 藏:奥地利,维也纳,奥地利美术馆 在欧洲的传统文化中,传统手工艺一直不登大雅之堂,是不能和绘画艺术同日而语的。但是,随着后来的发展,一度被否定的平面装饰艺术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克里姆特由于出生于伍缺竖一个从事金银雕刻兼铜版工艺的家庭,从小就接触了许多有关传统手工艺和镶嵌画的知识,因而是他最腔大早把传统手工艺和现代艺术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艺扮拿术风格。
克里姆特是一位对人生有着独特体会和探索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把生命的诞生、成长、衰老、死亡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描绘,把绘画上升到了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的层次,把宇宙人生的生死循环进行了艺术的表现。他绘画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浓郁的装饰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吸收了日本的“浮世绘”和中国的年画等装饰要素,把绘画的装饰功能发挥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欧洲的新艺术运动增添了许多新鲜的因素,并开拓出了一种新的油画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