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是什么画派?

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五大流派。 1、早期的代表画派: 文艺复兴风格,代表画家佛罗伦萨画派: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威尼斯画派:提香乔尔乔来自内 巴洛克风格。代表画家:鲁本斯委拉斯开支贝尼尼伦勃朗 洛可可风格。代表画家:布歇华多弗拉戈纳尔夏尔丹透纳 2、晚期的代表画派: 新古典风格谁准色五没械多固。代表画家:普桑大卫安格360问答尔 浪漫主义画派。代表画家:德拉克洛瓦。 印象画派:马奈莫奈毕沙罗 德加 雷诺阿 新印象画派:修拉西涅克 后印象画派:梵高塞尚高更

谁是最后一位伟大的新古典主义启蒙者,在18世纪晚期

是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1709-1784)是英国18世纪最后一位新古典主义启蒙文学家、学者、语言学家、传记家、评论家、又是著名的词典编撰家。

新古典主义时期,或从王朝复辟到十八世纪下半叶,英国诗歌的古典风格得以兴盛,并在德莱顿、蒲泊及词典编纂家塞缪尔·约翰逊的时代达到巅峰。英国著名的启蒙主义文学家有约翰·德莱顿、亚历山盯颂大,蒲柏、约瑟夫·艾迪森与理查·斯蒂尔(这两位是现代散文的先驱〉、乔纳森·挪威夫特、丹尼尔·笛福、理查·B·谢立丹、亨利·费尔丁和塞缪尔·约翰逊。
诗歌的灵性、形式及艺术风格得到重视。嘲弄式英雄史诗、骑士抒情诗、讽喻诗及讽刺短诗是当时流行的形式。除了形式与措辞上的优雅,新古典主义诗歌还富有严肃及真诚的语调和不断的说教。

塞缪尔·约翰逊,英国作家、文学评论家和诗人。1728年进入牛津大学学习。因家贫而中途辍学。1737年开始为《绅士杂志》撰写文章。以后自编周刊《漫步者》(1750~1752)。经九年的奋斗,终于编成《英语大辞典》(1755)。约翰逊从此扬名。1764年协助雷诺兹成立文学俱乐部,参加者有鲍斯韦尔、哥尔德斯密斯、伯克等人,对当时的文化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一生重要作品有长诗《伦敦》(1738)、《人类欲望的虚幻》(1749)、《阿比西尼亚王子》(1759)等。还编注了《莎士比亚集》(1765)。
约翰逊是英国18世纪中叶以后的文坛领袖。1762年,国王乔治三世给了他每年300镑的津贴。
约翰逊的《英文辞典》在当时开创了英文词典学的新阶段。在此之前,英国只有冷僻的难词或新词语的汇编。约翰逊从大量文学著作中搜集素材,选出例词例句。他涉猎极广,他的条目中提到富兰克林的电学发明,引用了大量名作名句,这在当时是词典学的创举。此外他还注意日常用词的解释,并对当时的英文拼法起了规范作用。在1828年美国韦氏大词典问世前,它是最具权威的英文词典,并受到法国和意大利学者的赞赏。
约翰逊主编的《莎士比亚集》,有校勘、注释和评论,其中校勘最弱。约翰逊认为戏剧基于想象,各幕之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异是应该允许的。他认为三一律之中,只有行动的一致性是重要的,空间的一致性和时间的一致性是虚妄的。莎士比亚不受这一规则的束缚,正是伟大之处。约翰逊在这一点上继承了18世纪早期英国文艺评论家的见解,但他把这一理论说得更为透彻。另一方面,约翰逊也反对盲目崇拜莎士比亚。
《诗人传》起自17世纪诗人考利、弥尔顿等,至同时代诗人为止,在现代版本中共52人,每传自二千字至五、六万字,长短不等。叙诗人家世,教育,生平纪年,作品,掌故轶事,并加以评论;也写文学风格,国事民生,党派纷争,因此可以看作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结束至18世纪后半叶100年间的文学史和社会实录。
约翰逊在评论诗人时,重格律,重词令典雅,重有益于社会的伦理内容。在《考利传》里,约翰逊对于这位17世纪诗人的作品和诗人多恩的作品的风格作了详细分析,他引了两人几十段诗,指出他们常用隐晦的哲学概念和夸张的比喻,因此名之为“玄学诗派”。他从古典主义文学观出发,不喜欢这一类诗的晦涩、荒诞、不雅。而在20世纪20年代,这一派诗风盛行于英国文坛,“玄奥”的诗作成为一时风尚。但约翰逊写《考利传》时,不因为不喜欢这类诗而略凯旦郑而不提,反而详细论述这一诗派,并说明其特点,表明了一个评论家的见识和气度。
约翰逊在作品里,坚决抵制渐渐兴起的浪漫主义运动。他的作品风格沉重冗长、拉丁语句式随处可见,以至于人们把那种华而不实并且带有新古典主义色彩的写作风格称为“约翰逊式文风”。
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稳居英国300年间最受欢迎的文人宝座之首,从未动摇。1984年12月13日塞缪尔·约翰逊逝世200周年纪念时, 《泰晤士报》说约翰逊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有资格做“英国的主保圣人”,因为“迟或语言乃是英国人的主要荣耀”,而约翰逊的才学和工作是促使英语成为“世界语言”的重要因素之一。说约翰逊是英国“国宝”,毫不为过。

15世纪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色是什么?

1〉威尼斯在15世纪成为地中海沿岸最大的商业中心,实现贵族共和制政体,整个城市充满繁华的世俗气氛,15世纪后半期美术题材就从宗教转向世俗。

〈2〉世俗的题材使艺术家把目光转向美丽的自然风光,舒适豪华的生活也带来一种享乐主义的情调,这一切都使威尼斯画派的艺术家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演奏了一段华丽的终曲。

〈3〉威尼斯画派追求色彩的热烈明朗与辉煌灿烂。

〈4〉威尼斯气候潮湿,也使油画得到发展。(1)贝利尼:A.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注重风景的描绘,把自然景色诗意化,作品充满宁静和淡雅的情调。B.成功之处在于将风景的氛围与画中人物的精神状态紧密结合在一起。C.色彩和素描的表现力成为首要的因素,这也是威尼斯画派的共性:a.《有小树的圣母》:用刺眼的色彩安排揭示人物内心壮丽感受和精神状态。b.《神的欢宴》《湖的圣母》:大胆采用外光,色彩明朗鲜艳,流畅的线条富于音乐性.D.这种和谐优美的基调促进了威尼斯画派的形成和发展。(2)乔尔乔纳:A.威尼斯画派全盛时期的人物,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威尼斯画派的画家。B.诗一般的画面:不仅是一种优美的视觉效果,而且有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a.《三个哲学家》《沉睡的维纳斯》。b.《田园合奏》:对美丽的大自然和对幸福人生的赞歌。C.作品有高度的抒情,这种抒情被奇特的理性精神所统领,大自然在作品也变的日益重要。(3)提香:A.作品显得壮丽,热情,富于想像,色彩强烈,用笔奔放。B.人物更为粗旷,更加加意气风发,也更完整:a.《天上人间的爱》:牧歌式的情调,反映出当时在人文学者中流行的新柏拉图主义思想。b.《乌尔宾诺的维纳斯》:追求光与色的波澜壮阔,形象逼真,生动,情节的风俗化处理,加强对世俗欢乐的认同感,反映他的现实主义艺术观。C.晚年内心充满不安的情绪,笔触显得凝重,色彩更加单纯:《丹伊娜》。D.艺术的优点在于笔触的运用方法为造型的表现提高了更多可能性。(4)委罗内塞:作品表现世俗的欢乐与自由:《利未的家宴》《加纳的婚宴》。

(5)丁托列托:A.艺术理想是“把提香的色彩和米开朗基罗的形体结合起来”:a.具有宏大的构图,复杂激烈的人物动态和异乎寻常的透视角度:《圣马可的奇迹》。b.《银河的起源》:运用人物动态与光线对比创造出生动欢快的气氛。B.主要关心画面的视觉效果。

(6)柯罗乔:画面色调明快,诗意盎然,妇女形象美丽动人:《圣夜》《丽达与天鹅》。

15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