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文学的特
象征主义文学是来自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并于20世纪初期扩及欧美各国的一个文学流派,是象征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体现,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主要涵盖诗歌和戏剧住蒸约委情列两大领域,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西方主流学360问答术界认为象征主义文学的诞生是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水岭。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爱伦·坡是象征主义的先万呀块历操云善师且驱。尽管“象征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886年,但波德莱尔和爱伦·坡早在19世纪中叶的创作就最初涉及到了一些象征主义的理念。19世纪80年代中期在法国正式打出旗号的象征主义是对以孔德为代伯识住革初头花表的实证主义哲学和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的反拨。在象征主义者看来,很英实证主义只知机械的论证实际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自然主义则侧重遗传和环境对人性形成的影响,这些都无法揭露艺术的本质。象征主义者们主张发掘隐匿在自然界背后的理念世界,凭个人的敏感和想象力来创造超自然的艺术。尼采、弗洛伊德和柏格森的思想可以看作是象征主义的哲学基础。象征主义者在题材上侧重描写个权切盾房费学转人幻影和内心感受,极少涉及广阔的社会题材;在艺术方法上否定空泛的修辞和生硬的说教,强调用有质感的形象和暗示、烘托、对比、联想的方法来创作。此外,象征主义文学作品多重视音乐性和韵律感。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文学思潮,象征主义在各个国家、地区的发展特征不尽相同,这涉及到各个国家民号阿照须族气质、文化传统以及作家个人气困所明错还职下显常级进质等等复杂因素。法国的象征主义比较精纯,而英美的象征主义则显得比较驳杂。象征主义文学在诗歌领域内的成就最高,诸多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都可被归于象征主义诗人之列。此外象征主义在戏剧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象征主义戏剧象征主义的理验才朝查养总困停片她念在19世纪90年代进入欧洲的戏剧领域。比利时的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被认为是第一位象征主义剧作家。1890年,旅居巴黎的梅特一诉声棉声燃速模手运林克发表《闯入者》,标志着象征主义戏剧的诞生。该剧以抽象衡没表师饭的概念“死亡”为题,没有具体的情节或环层观至厂己吗阳待拿候句境,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戏剧叙事风格。1892年,梅特林克发表多幕剧《佩莱亚斯和梅丽桑德》,在欧洲剧坛引起轰动。该剧根据中世纪骑士故事改编,以大森操动为支火图传毛林为背景。女主人公来吸古历不明,一切情感的发生都是不自觉的。全剧营造了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情调、一种怅惘无告的哀戚。作者卫督段慢房灯支欢用词语的重复、人物之间的回应、休止或沉默等方式烘托人生无常、命运难测的神秘气氛。马拉美曾经在观看此剧后评论:“这个艺术形式使一切成为名副其实的音乐。”梅特林克一生的颠峰是1908年创作的名剧《青鸟》。这是一部六幕童话剧,以穷苦人家的一对兄妹寻找青鸟的过程象征寻片事唱染找幸福的过程。这部剧作使得梅特林克跻身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法语剧作家之列。德国剧作家盖尔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的创作经历了从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到象征主义的转变。早期的名作《日出之前》(1889)和《织工》(1893)中已经开始采用某些象征主义的元素,而发表于1896年的《沉钟》则已经是彻底的象征主义风格了。《沉钟》也是一部童话剧,是象征主义剧作中风格最崇高悲壮的一部。此外,爱尔兰诗人叶芝也从事过戏剧的创作。在他领导的艾比剧院曾经上演过他执笔的26部戏剧,基本都属于象征主义的风格。这些戏剧没有鲜明的性格塑造、尖锐的戏剧冲突,人物的动作也很少,只是不断的用诗的语言倾诉内心的情绪和憧憬。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演于1906年的《阴影下的水》。由于象征主义侧重暗示和朦胧之美,适宜于抒情,而不适宜于描写冲突和具体的人物性格,因此象征主义戏剧的成就十分有限,且并没有如诗歌一样形成一场国际性运动。
文本分析的步骤范文
文本分析的步骤范文
文本分析的步骤范文,相信还有很多人都对文本分析的步骤或者是内容并不了解的,那么到底什么是文本分析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本分析的步骤范文吧,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本分析的步骤范文1
一、定义
文本(Text)主要指由一定的符号或符码组成的信息结构体,这种结构体能够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如语言的、文字的、影像的等等。文本由特定的人制作而成,其语义必然会反映出人的特定立场、观点、价值和利益等意识形态的内容。
而文本分析法(TextualAnalysis)指的是从文本的表层深入到文本的深层,从而发现那些不能为普通阅读所把握的深层意义。
作为探讨讯息内容性质的一种有力的研究方法,文本分析也是文化研究学者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研究中,文本分析法更多从修辞、叙事等方面入手研究文本,由表及里把握文本的深层意义。
二、理论基础
文本分析的理论资源来自阐释学和人文主义,存在几种不同的研究取向,比如滥觞于英美文学批评的“新批评”法、以罗兰·巴尔特代表的符号学分析法、着重于故事分析与叙述视角分析的叙述学分析法、兼顾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文本解构的互文、对话理论分析法、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本社会学研究方法和英国文化研究等。
文本分析就像“庖丁解牛”,把文章的一字一句“解开”来看,细细解读品味它的涵义。
从其理论资源可以看出,文本分析更多适用于偏向于文学、叙事类的研究。
文本分析的步骤范文2
分析方法
(1)“新批评”细读法
“新批评”细读法不是一种自我感兴趣的印象式批评,而是一种“细致的诠释”,是对作品作详尽分析和解释的批评方式。在这种批评中,批评家似乎是在用放大镜读每一个字,捕捉着文学词句中的言外之意、暗示和联想等,其操作过程大拦指致分为以下三个步骤:首先是了解词义,然后是理解语境,再次是把握修辞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最早、最常见的话语分析方法是言、象、意的文本分析方法。中西细读批评的共通之处在于,都力求透过语言的外壳把握文本之义,如注重对语言的字、词、句构成;声音的节奏、格律;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细致分析。“言”即等同于西方“细读”批评对文学文本的声音层面、意义单元的分析;“象”即等同于西方“细读”批评对文本的意象和隐喻;“意”即等同于象征和象征系统的仔细阅读和分析。“意”是中西“细读”批评共同的追求,然而在对“意”的深切领会上,中国式的细读批评主张凡是与文本有关的内容都纳入到对“意”的探求之中,如通过对文体、作品风格、时事、地理、风俗等全方位,立体剖析以深究文本之意。
(2)“叙述学”分析法
“叙述学”探讨的是艺术性言语的叙述手段:一个故事如何通过叙述被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统一情节结构的。“叙述学”理论的产生与俄国形式主义、索绪尔语言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20世纪文学文化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最具体实用的,在它的`观照下,我们自以为通晓明白的故事、情节、作者、读者、视角、评论等都有了新的含义;一些习以为常的概念甚至受到了颠覆,一些新的概念迎面而来。
“叙述学”分析法,主要是故事分析(包括故事序列分析,故事类型分析等等),与叙述视角分析(包括叙述者的人称、位置、可信度;叙述者的声音、叙述的速度等)。具体说包含四个镇培方面:
其一、叙述主体-语态。话语是谁说的,即“叙述主体是谁”在叙述效果和文本意义的表达中至关重要,此中包括“叙述角度”(叙述人、受叙人、人称、视角、),“叙述态度”(叙述人声音、叙御衡唯述人干预、聚焦)。
其二、叙述方式-语式。事件与话语的关系,即讨论叙述是在怎样的时间、空间中展开的。此中包括“叙述幅度”(时间幅度、空间幅度),“叙述频率”(事件频率、叙述频率)。
其三、叙述进程-结构。文章结构(叙述线索、情节安排、话语序列),文体结构(文体互渗)。
(3)“符号学”分析法
文本里都出现了哪些符号,尽可能多地列举它们;
考察每个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判断重要的符号体现的隐含意义和意识形态。
考察文本里的符号如何组合在一起。
考察文本里符号采用了什么手法而被联系在一起,是否运用可隐喻或转喻手法。